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0390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包括轮换供料平台及下贴辊组件,其中,上述轮换供料平台水平设置,轮换供料平台包括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在供料工位及贴片工位之间轮换进行偏光片上料及偏光片贴合,贴片工位上方设有面板搬移承载机构,其底部水平吸附固定有面板;上述下贴辊组件设置于贴片工位处,并位于轮换供料平台的侧部,轮换供料平台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的一侧贴紧面板底部后,下贴辊组件从下方抵住偏光片,并通过旋转辊贴使偏光片逐步贴合至面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偏光片轮换自动上料,线接触式偏光片自动辊贴,有效提升了贴合效率,减少了贴合气泡。减少了贴合气泡。减少了贴合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板显示器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电视、冰箱、空调、仪器仪表等需要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近年来,随着以大屏智能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居产品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我国平板显示器件出货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的跨越式发展。。
[0003]随着屏幕制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屏幕产品的尺寸在小尺寸方向及大尺寸方向均得到了不断的拓展,适用于家庭影音方面的屏幕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如目前已经出现了65寸、70寸等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未来屏幕尺寸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大尺寸屏幕制成工艺中,涉及到的基本物料为面板,大尺寸面板需要贴附偏光片等光学膜材,在大尺寸面板产线自动化改造提升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需要解决大尺寸面板偏光片的自动贴合问题,以及偏光片上料与贴合动作之间的自动衔接和效率提升问题;2、偏光片贴附过程中偏光片与面板贴合面之间易产生贴合气泡,因此还需要解决贴合气泡问题,以提升贴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偏光片轮换自动上料,线接触式偏光片自动辊贴,有效提升了贴合效率,减少了贴合气泡的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包括轮换供料平台及下贴辊组件,其中,上述轮换供料平台水平设置,轮换供料平台包括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在供料工位及贴片工位之间轮换进行偏光片上料及偏光片贴合,贴片工位上方设有面板搬移承载机构,其底部水平吸附固定有面板;上述下贴辊组件设置于贴片工位处,并位于轮换供料平台的侧部,轮换供料平台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的一侧贴紧面板底部后,下贴辊组件从下方抵住偏光片,并通过旋转辊贴使偏光片逐步贴合至面板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的轮换供料平台包括平台旋转电机、旋转轮换架及偏光片承载组件,其中,上述平台旋转电机设置在搬移承载机构的下方,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旋转轮换架水平连接在平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旋转轮换架上并列间隔地设有二个承载工位。
[0007]优选的,所述的偏光片承载组件包括二组,二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分别设置在二个承载工位处,平台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轮换架带的二组偏光片承载组件旋转轮换运动,其中一组偏光片承载组件上料,另一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将偏光片倾斜向上靠近搬移承载机构吸附的面板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的偏光片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块、承载支台、承载电机、张紧辊及辊
带,其中,上述承载支块竖直设置在旋转轮换架的侧部,并向上延伸;上述承载支台可转动地连接在承载支块上,并经设置于旋转轮换架上的倾斜气缸驱动而旋转;张紧辊包括至少二根,张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支台的侧部;上述辊带套设在张紧辊上,经张紧辊张紧;上述承载电机设置在承载支块的端壁上,其输出端与张紧辊连接,以便驱动张紧辊旋转运动。
[0009]优选的,所述的下贴辊组件包括下辊直线模组、下辊滑座、下辊气缸、下辊升降座、下辊电机、下辊、下清洁辊及离子风棒,其中,上述下辊直线模组沿直线方向设置在机台上;上述下辊滑座连接在下辊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并竖直向上延伸;上述下辊气缸竖直设置在下辊滑座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下辊升降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下辊滑座的一侧壁上,并与下辊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上述下辊及下清洁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下辊升降座上,且下辊位于下清洁辊的上方;上述下辊电机设置在下辊升降座的侧部,且输出端与下辊连接,以便驱动下辊旋转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的离子风棒设置在下辊滑座的另一侧壁上,且输出口倾斜朝上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实现了偏光片轮换自动上料,线接触式偏光片自动辊贴,有效提升了贴合效率,减少了贴合气泡的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本技术整体包括轮换供料平台及下贴辊组件,面板经上方的搬移承载机构从上方吸附固定面板后,带动面板直线移动至轮换供料平台上方,轮换供料平台通过可轮回旋转的两套偏光片承载组件同步从外侧进行偏光片上料及搬移承载机构下方进行偏光片贴合,贴合过程中偏光片承载组件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的一侧贴紧面板后,贴附机构的上辊贴组件配合下贴辊组件上下夹紧面板及偏光片,并通过相对旋转的上辊及下辊将偏光片辊贴至面板上的同时将面板直线传输至后方的接料传输机构上。
[0013]具体地,本技术针对偏光片的自动上料设计了具备两个工位的轮换供料平台,其中一个工位位于机台外侧,另一个工位位于搬移承载机构下方,外侧的工位用于偏光片上料,搬移承载机构下方的工位可同步的完成偏光片贴合;技术的轮换供料平台设置于面板搬移承载机构的下方,轮换供料平台以平台旋转电机作为承载及动力部件,其朝上设置的输出端上水平连接有旋转轮换架,旋转轮换架上设有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经平台旋转电机驱动使得两偏光片承载组件在机台外侧及面板搬移承载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轮换,外侧的偏光片承载组件上实现偏光片上料,上料完成后该轮换供料平台旋转至面板搬移承载机构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的一侧贴附至面板底部,同时已经贴附完成的偏光片承载组件旋转至机台外侧同步进行上料,该种轮换式上料及贴合设计,实现了同步贴合及偏光片上料,有效地提升了贴合效率;另外,本技术的偏光片承载组件整体采用可旋转式结构设计,以承载支台作为载体,在其上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张紧辊,同时两张紧辊之间张紧有辊带,贴附带上放置待贴合的偏光片,在贴合过程中为减少贴合气泡,本技术的贴合支台一侧的辊带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与面板线接触式贴合,该种线接触式贴合方式相比于面接触贴合,能有效减少贴合气泡,提升贴合质量。
[0014]本技术利用轮换供料平台的辊带作为偏光片承载载体后,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线接触式抵住面板一侧后,通过下贴辊组件向上将偏光片抵住至面板的底部后旋转运动,将偏光片以线接触式方式辊贴在面板底部的同时,下辊的旋转运动还提供动力将偏
贴后的面板逐步直线向前推动至接料传输机构的传输辊上,该种结构设计既能有效地减少面板偏贴气泡,同时还实现了面板的自动直线传输,与自动化产线高度结合,有效地提升了贴合效率;同时,本技术下贴辊组件的上辊和下辊的对应外侧还可转动地设置有上清洁辊和下清洁辊,当用于执行贴合的上下辊旋转贴合时,与两者接触的下清洁辊被下辊带动同步旋转运动,清洁辊在下辊的外侧贴住旋转的方式,可实时完成下辊的表面清洁,避免因下辊表面残留物导致的二次污染,有效地保证了贴合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换供料平台(4)及下贴辊组件(5),其中,上述轮换供料平台(4)水平设置,轮换供料平台(4)包括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两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在供料工位及贴片工位之间轮换进行偏光片上料及偏光片贴合,贴片工位上方设有面板搬移承载机构,其底部水平吸附固定有面板;上述下贴辊组件(5)设置于贴片工位处,并位于轮换供料平台(4)的侧部,轮换供料平台从下方倾斜向上将偏光片的一侧贴紧面板底部后,下贴辊组件(5)从下方抵住偏光片,并通过旋转辊贴使偏光片逐步贴合至面板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换供料平台(4)包括平台旋转电机(41)、旋转轮换架(42)及偏光片承载组件,其中,上述平台旋转电机(41)设置在搬移承载机构的下方,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旋转轮换架(42)水平连接在平台旋转电机(41)的输出端上,旋转轮换架(42)上并列间隔地设有二个承载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片承载组件包括二组,二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分别设置在二个承载工位处,平台旋转电机(41)驱动旋转轮换架(42)带的二组偏光片承载组件旋转轮换运动,其中一组偏光片承载组件上料,另一组偏光片承载组件将偏光片倾斜向上靠近搬移承载机构吸附的面板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光片送料及斜辊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片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块(43)、承载支台(44)、承载电机(45)、张紧辊(46)及辊带(47),其中,上述承载支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康宏刚李世杰张立文陈枚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