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031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0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智慧步道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步道上的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包括用户的运动轨迹;基于获取的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运动里程;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运动里程及历史运动总里程得到所述用户的总运动里程;以及,将不同用户的总运动里程进行排行,将排行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中进行显示。本申请具有便于用户查看跑步数据并增加智慧步道的趣味性的效果。据并增加智慧步道的趣味性的效果。据并增加智慧步道的趣味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智慧步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全行业变革提供了支撑。智慧步道顾名思义,是在新建或原有步道的基础上,引进智慧互动设施,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与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结合,使枯燥的跑步运动变的生动有趣,运用智能科技力量为周边市民创造方便快捷的运动健身途径。 智慧跑道广泛应用与公园、景区、社区、体育公园、街边花园等场景。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智慧步道不便于用户查看跑步数据,趣味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用户查看跑步数据并增加智慧步道的趣味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步道上的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包括用户的运动轨迹;基于获取的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运动里程;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运动里程及历史运动总里程得到所述用户的总运动里程;以及,将不同用户的总运动里程进行排行,将排行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中进行显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智慧步道中完成跑步后,处理器自动保存用户的运动里程并进行累加处理,从而得到历史运动总里程;处理器实时将不同用户的总运动里程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行从而得到排行结果;此后,处理器将排行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便于用户知晓在智慧步道中的排行结果,增加了用户在智慧步道中运动的趣味性。
[0008]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还包括用户在步道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时刻;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在步道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所述时刻得到若干历史配速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配速数据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配速;以及,将用户的所述当前配速发送至显示终端中。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用户的当前配速发送至显示终端中从而便于用户了解当前的配速。
[0010]可选的,所述当前配速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当前的配速;为权重;。
[0011]可选的,断所述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同一跑道的前方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获取第一用户的配速;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用户左侧跑道、位于所述用户后方且最靠近所述用户的用户;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前方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前方用户的距离得到所述用户超过前方用户的第一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第一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距离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超过所述用户的第二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如果否,则发送第一指令至所述用户的运动手环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触发所述运动手环产生第一动作。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的配速大于前方用户的配速,则该用户有较大概率超过前方用户,用户有较大概率需要变更跑道;此时处理器基于用户的配速、前方用户的配速及用户与前方用户的距离得到用户超过前方用户的第一时长;并且服务器判断第一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用户的配速,当第一用户的配速大于用户的配速,则用户变更到左侧跑道,可能会发送碰撞的现象;此时,服务器基于用户的配速、第一用户的配速及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距离得到第一用户超过用户的第二时长;如果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则用户在第一时长内变更到左侧跑道不会与左侧后方的用户发生碰撞;如果第一时长不大于第二时长,则用户有较大概率与后方的用户发生碰撞,此时处理器发送第一指令至用户的运动手环中,第一指令用于触发运动手环产生第一动作。
[0013]可选的,在判定所述用户的配速大于同一跑道的前方用户的配速后还包括:获取第二用户的配速;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用户右侧跑道、位于所述用户后方且最靠近所述用户的用户;判断所述第二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第二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第二用户的距离得到所述第二用户超过所述用户的第三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三时长;如果否,则发送第二指令至所述用户的运动手环中;所述第二指令用户触发所述运动手环产生第二动作。
[0014]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还包括由所述运动手环上传的心率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配速得到所述用户的运动强度;基于所述运动强度得到与所述运动强度相对应的心率区间;实时判断所述心率数据是否位于所述心率区间内;如果否,则获取后面预设个数的心率数据中心率数据未位于所述心率区间的第一个数;基于所述第一个数及所述预设个数得到第一占比;判断所述第一占比是否大于预设占比;如果是,则发送第三指令至所述运动手环;所述第三指令用户触发所述运动手环产生第三动作。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提醒用户合理地调整运动强度,处理器基于用户的用户的配速得到用户的运动强度,基于运动强度得到与运动强度相对应的心率区间;
当某一心率数据不位于心率区间内时,为了避免偶然数据或者检测误差导致误判,处理器获取后面预设个数的心率数据中心率数据未位于心率区间的第一个数;基于第一个数及预设个数得到第一占比;当第一占比是否大于预设占比时,则表明用户需要适当调整运动强度或者配速,此时处理器发送第三指令至用户的运动手环中,第三指令用于触发运动手环产生第三动作。
[0016]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的平均配速得到指数K;基于所述用户的体重、运动时长及指数K得到所述用户的卡路里消耗量;判断所述卡路里消耗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消耗量;如果是,则发送第四指令至所述运动手环;所述第四指令用户触发所述运动手环产生第四动作。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用户知晓本次运动消耗的卡路里。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9]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步道上的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包括用户的运动轨迹;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运动里程;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运动里程及历史运动总里程得到所述用户的总运动里程;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不同用户的总运动里程进行排行,将排行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中进行显示。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服务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被服务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任一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21]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服务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任一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获取用户的当前配速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图中,301、第一获取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获取步道上的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包括用户的运动轨迹;基于获取的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运动里程;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当前运动里程及历史运动总里程得到所述用户的总运动里程;以及,将不同用户的总运动里程进行排行,将排行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中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数据还包括用户在步道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时刻;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在步道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所述时刻得到若干历史配速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配速数据得到所述用户的当前配速;以及,将用户的所述当前配速发送至显示终端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配速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当前的配速;为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同一跑道的前方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获取第一用户的配速;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用户左侧跑道、位于所述用户后方且最靠近所述用户的用户;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前方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前方用户的距离得到所述用户超过前方用户的第一时长;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第一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距离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超过所述用户的第二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如果否,则发送第一指令至所述用户的运动手环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触发所述运动手环产生第一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步道的运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用户的配速大于同一跑道的前方用户的配速后还包括:获取第二用户的配速;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用户右侧跑道、位于所述用户后方且最靠近所述用户的用户;判断所述第二用户的配速是否大于所述用户的配速;如果是,则基于所述用户的配速、第二用户的配速及所述用户与第二用户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利军孙珏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动家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