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020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单体和制冷装置,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正极柱和负极柱上的通气孔均与气体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将大电池的主要集热体(正极柱和负极柱)上的热量直接导走,提高了大电池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大电池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大电池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储能电池
,涉及大电池技术,具体为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电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已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但是由于锂电池的原理和构造特性,其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常因内阻和其它原因发热,产生较大热量,而且热量会逐渐增加。如果堆积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散发,则会影响电池使用的稳定性,缩短锂电池使用寿命。温度进一步升高,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溶剂及正负极材料就会分解、燃烧,引起爆炸,引发不安全事故。
[0003]目前,锂电池的冷却方法是在电池外壳部位配置制冷装置,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但是热量仍旧不能从主要发热部位(极柱)上直接导出到电池外部,导热散热效果较差。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113224475A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极柱结构及大容量电池,极柱结构包括:极柱本体、与极柱本体连接的接线柱和导热单元。其中,上述接线柱上开通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口,上述导热单元穿过至少一个通口与极柱本体连接,上述导热单元分别与每个通口的内壁贴合。该散热方式是将导热单元插入接线柱上的通口内,其不是将导热单元直接与发热部件连接,导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池散热效率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
[0006]本技术是在极柱上设置通孔,将该通孔与冷却装置直接连接,当电池内部温度较高时,热量主要聚集在极柱上,通过对极柱直接散热的方式提高了散热效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单体和制冷装置,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上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所述正极柱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上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连通。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池单体有多个,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正极柱对应的通气孔和负极柱对应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连通。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正极柱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柱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接头。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上连通有进气端、冷气端和热气端,所述进气端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气端通过气体管道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热气端用于排放涡流管产生的热气。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压缩机与涡流管之间连通有干燥器。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所述压缩机通过膨胀阀与冷凝器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气体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气体管道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气体管道、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内的循环介质为冷媒。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的入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压缩机电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包括电池单体和制冷装置,在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在正极柱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通过气体管道向正极柱的通气孔内和负极柱的通气孔内输送冷气体或者冷介质,将大电池工作聚集在极柱上的热量导走,对极柱进行散热,从而保证大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本技术能够直接将大电池的主要集热体(正极柱和负极柱)上的热量直接导走,提高了大电池的散热效率。
[0016]2、在正极柱上的通气孔气体管道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柱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接头,通过绝缘接头将正极柱和负极柱与气体管道进行绝缘隔离,确保大电池工作的绝缘性。
[0017]3、本技术在压缩机与涡流管之间连通有干燥器;通过干燥器对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吸收,防止水汽进行正极柱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上的通气孔,影响大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影响散热效率。
[0018]4、制冷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压缩机入口处的温度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正极柱和负极柱的是否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如果判断正极柱和负极柱处于高温状态工作,则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开始工作,对正极柱和负极柱进行降温,使正极柱和负极柱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2中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3中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示意图;
[0021]其中,1

电池单体,2

正极柱,3

负极柱,4

极柱管道,5

气体管道,6

压缩机,7

温度传感器,8

控制器,9

涡流管,10

进气端,11

冷气端,12

热气端,13

冷凝器,14

膨胀阀,15

绝缘接头,16

干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单体1和制冷装置,电池单体1上设置有正极柱2和负极柱3,正极柱2和负极柱3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5,正极柱2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3上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5连通。电池单体1有多个,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的正极柱2对应的通气孔和负极柱3对应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5连通。正极柱2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5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柱3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接头15。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6和涡流管9,涡流管9上连通有进气端10、冷气
端11和热气端12,进气端10与压缩机6的出口连通,冷气端11通过气体管道5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热气端12用于排放涡流管9产生的热气。压缩机6与涡流管9之间连通有干燥器16。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6、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压缩机6通过膨胀阀14与冷凝器13连通,膨胀阀14的出口与气体管道5的入口连通,气体管道5的出口与压缩机6的入口连通,气体管道5、压缩机6、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内的循环介质为冷媒。制冷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压缩机6的入口处,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8电连接,控制器8与压缩机6电连接。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包括电池单体1和制冷装置,在电池单体1上并列设置有正极柱2和负极柱3,在正极柱2负极柱3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5,正极柱2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3上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5连通,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和制冷装置,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上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气体管道,所述正极柱上的通气孔和负极柱上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有多个,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正极柱对应的通气孔和负极柱对应的通气孔通过气体管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柱上的通气孔与气体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接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池用极柱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上连通有进气端、冷气端和热气端,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学翟腾飞雷政军郑高峰孙绮梵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