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1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其特征在于:由手柄、铰支座、左夹具、右夹具、限位螺栓构成;所述手柄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板结构,其上开设圆形通孔;所述铰支座上开有圆形通孔,与手柄下部分的圆形通孔通过销钉相连接,铰支座底部为板结构,其上开有凹形槽,凹形槽方向与铰支座上圆形通孔方向垂直,铰支座底部一端的中心处焊接有带螺孔的钢片;所述左夹具位于铰支座底部带螺孔钢片的对面端处,并通过焊接与铰支座底部相连;所述右夹具与铰支座底部的凹形槽适配并套在凹形槽内;所述限位螺栓与铰支座底板焊接带螺孔的钢片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了打磨效率。了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五金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对金属试样表面光滑度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的手持式用具。
技术背景
[0002]在许多有关于研究高耐久性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实验中,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一旦混凝土内部的氯离子含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氯离子将会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从而导致钢筋锈蚀,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因此,在实验阶段我们需要用到大量钢片等金属材料来模拟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面腐蚀情况。而金属表面的光滑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腐蚀效果。因此,为了使我们实验的每个钢片试样都保持一致,更好地控制单一变量,使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加精确和对比性更强,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金属材料例如钢片进行表面光滑度的处理,使每一个钢片的表面光滑度都一样。但是在对钢片表面光滑度的处理过程中,没有简易方便的工具进行处理,而是采用的传统的人工手持试样这种方式进行处理,使用这种方式不仅效率很低、打磨出来的钢片光滑度效果不好,无法满足实验要求。而且还会在手持的过程中不小心磨掉指甲甚至划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该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舒适、制造成本低的优势。不但大大地提高了打磨效率。而且打磨出来的钢片表面光滑度较好,满足实验要求。同时,通过握住手柄进行打磨避免了直接手持试样进行打磨带来的安全隐患,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其特征在于:由手柄、铰支座、左夹具、右夹具、限位螺栓构成;所述手柄为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部分是板结构,其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并穿于销钉上,并与上部分通过焊接相连,在打磨钢片试样的过程中,手柄可以在竖直平面自由转动,使打磨过程更加舒适;所述铰支座上开有圆形通孔,与手柄下部分的圆形通孔通过销钉相连接,铰支座底部为板结构,其上开有凹形槽,凹形槽方向与铰支座上圆形通孔方向垂直,凹形槽使右夹具在槽内左右移动以根据试样的尺寸大小来固定试样,铰支座底部一端的中心处焊接有带螺孔的钢片;所述左夹具位于铰支座底部带螺孔钢片的对面端处,并通过焊接与铰支座底部相连;所述右夹具与铰支座底部的凹形槽适配并套在凹形槽内;所述限位螺栓与铰支座底板焊接带螺孔的钢片螺栓连接,限位螺栓主要作用为固定右夹具以夹紧试样。
[0005]进一步,所述手柄上套有防滑棉纱布,其主要作用在于手持手柄起到防滑效果,同时提高手持手柄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了打磨过程中的效率及舒适感。
[0006]进一步,手柄末端处附有缓冲橡胶垫,在手持手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在打磨施力过程中对手部造成伤害。
[0007]对试样进行打磨时,先将试样贴住左夹具,通过旋转螺栓使右夹具夹紧试样,螺栓固定住此位置,固定好试样后,即可手握手柄进行打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的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不费力的优势,不仅打磨出来的钢片表面光滑度较好,满足实验要求,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同时,通过握住手柄进行打磨避免了手直接持住试样进行打磨带来的安全隐患,便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进行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相关的科研实验。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1

手柄,2

铰支座,3

左夹具,4

右夹具,5

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例
[0010]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所示,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包括手柄1、铰支座2、左夹具3、右夹具4、限位螺栓5。手柄1为直径40mm,长度为200mm的铝合金圆柱体,手柄1下部分是厚度为20mm的板结构,其上开设有直径为15mm的圆形通孔,并与上部分通过焊接相连;铰支座2上开有直径为15mm的圆形通孔,与手柄1下部分的圆形通孔通过销钉相连接,销钉尺寸与圆形通孔适配,铰支座2底部为厚20mm的板结构,其上开有凹形槽,凹形槽方向与铰支座上圆形通孔方向垂直,凹形槽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20mm,铰支座2底部一端的中心处焊接有带螺孔的钢片,钢片长宽尺寸为40mm
×
60mm,螺孔直径 15mm;所述左夹具3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体,直角边长度20mm,棱体高度40mm,并通过焊接与铰支座2底部相连;所述右夹具4底面为梯形的四棱体,梯形尺寸为:上底 30mm、下底50mm、高20mm,棱体高度50mm,右夹具4与铰支座2底部的凹形槽适配并套在凹形槽内;所述限位螺栓5与铰支座2底板焊接带螺孔的钢片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并与直径为15mm的螺孔适配。
[0012]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上套有防滑棉纱布。
[0013]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末端附有缓冲橡胶垫。
[0014]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对试样进行打磨时,先将试样贴在左夹具3上,通过限位螺栓5使右夹具4向试样方向上移动并夹紧试样,限位螺栓5固定住此位置。固定好试样后,即可手握手柄1进行打磨。
[0015]本技术提供的用具拥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不费力的优势,不仅打磨出来的钢片表面光滑度较好,满足实验要求,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同时,通过握住手柄进行打磨避免了手直接持住试样进行打磨带来的安全隐患,便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进行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相关的科研实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光滑度处理的简易工具,其特征在于:由手柄、铰支座、左夹具、右夹具、限位螺栓构成;所述手柄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部分是板结构,下部分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下部分与上部分通过焊接相连;所述铰支座上开有圆形通孔,与手柄下部分的圆形通孔通过销钉相连接,铰支座底部为板结构,其上开有凹形槽,凹形槽方向与铰支座上圆形通孔方向垂直,铰支座底部一端的中心处焊接有带螺孔的钢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武剑罗盛禹刘建伟罗启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