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的致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05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6
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包括于一配置有主锁头的外壳的容置空间中配置一锁组件,其作动该主锁头,且包含一固接该主锁头的主动件、一可致动该主动件的带动件、一与该带动件连动的操控结构、一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外壳上的被动结构、及一与该被动结构连动的作用件,故平时可使用目标钥匙锁固该逃生门,以防止不肖人士由外界侵入,且于逃生时,逃生者只需转动该操控结构即可开门,以快速由室内向外界逃生,而不需以该目标钥匙开锁。不需以该目标钥匙开锁。不需以该目标钥匙开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具的致动方法
[0001]本申请是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2010847575.2、申请日为2020年08月2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锁匣装置及锁具的致动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锁具,特别指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现有逃生门为了避免小偷入侵,通常会于门内采用钥匙锁上该逃生门。
[0004]然而,现有逃生门于逃生过程中,需先寻找钥匙,再解除该逃生门,故于逃生时,使用者需浪费时间进行解锁,再推开逃生门,造成浪费许多逃生时间,因而不利于逃生。
[0005]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平时可使用目标钥匙锁固逃生门,并于逃生时只需转动操控结构即可开门,而不需以目标钥匙开锁。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包括:提供一锁具,其具有一外壳及至少一设于该外壳上的锁栓,且于该锁具的相对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目标把手与第二目标把手;于第一时间点,将该第一目标把手朝第一目标方向转动,以锁固伸出该外壳的该锁栓而使该锁栓处于上锁状态;于第二时间点,朝第二目标方向转动该第一目标把手,以释除该锁栓的上锁状态,致使该锁栓缩入该外壳而令该锁栓处于解锁状态,其中,该第一目标方向与该第二目标方向为相反方向;以及于第三时间点,朝第三目标方向转动该第二目标把手,带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使该锁栓处于该上锁状态,其中,该第一目标方向与该第三目标方向为相同方向。
[0008]前述的方法中,该第一目标把手为室内把手,且该第二目标把手为室外把手。
[0009]前述的方法中,该第一目标把手为室外把手,且该第二目标把手为室内把手。例如,还包括于该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之间,借由目标钥匙操控该锁具。
[0010]前述的方法中,还包括借由目标钥匙操控该锁具。
[0011]前述的方法中,该第一目标方向为朝上扳动该第一目标把手。
[0012]前述的方法中,该第二目标方向为朝下扳动该第一目标把手。
[0013]前述的方法中,该第三目标方向为朝上扳动该第二目标把手。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包括:提供一锁具,其具有一外壳及至少一设于该外壳上的锁栓;于第一时间点,以电控方式作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令该锁栓处于上锁状态;于第二时间点,以电控方式释除该锁栓,使该锁栓缩入该外壳而令该锁栓处于解锁状态;以及于第三时间点,以电控方式作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令该锁栓处于该上锁状态。
[0015]前述的方法中,该锁具配置一连动该锁栓的感应组件。
[0016]前述的两种方法中,该锁具为锁匣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容置空间;主锁头,其配置于该外壳的一侧,以可滑动的方式进出该容置空间;以及锁组件,其配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作动该主锁头,且包含一固接该主锁头的主动件、一可致动该主动件的带动件、一与该带动件连动的操控结构、一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外壳上的被动结构、及一与该被动结构连动的作用件。
[0017]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该带动件轴接该外壳。
[0018]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该操控结构具有操控端口,以轴接该外壳。
[0019]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该被动结构为往复结构。
[0020]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该作用件轴接该外壳,且该作用件的其中一侧作为对应该被动结构作动的作用部,而另一侧作为对应该主动件作动的限位部。
[0021]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还包括一配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空转组件,其包含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外壳上的致动件、一轴接该外壳的拨动件、一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操控结构上的推动件及一设于该操控结构上的被动件。例如,该被动件形成有一可接合或可分离该推动件的空转口。
[0022]前述的锁匣装置中,还包括一配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保险组件,以令该外壳上配置保险锁头及副锁头,且该保险组件包含一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外壳上以带动该保险锁头一并位移的第一主动件、一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外壳上以带动该副锁头一并位移的第二主动件、及一连动该第一与第二主动件的凸轮件。例如,该凸轮件具有钩部,以松开或卡制该第一主动件。或者,该带动件形成有一带动挡块,其抵靠该凸轮件,以致动或止动该凸轮件。
[0023]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致动方法中,主要借由该锁组件的设计,平时可使用目标钥匙锁固该逃生门,以防止不肖人士由外界侵入,且于逃生时,逃生者只需转动该操控结构即可开门,以快速由室内向外界逃生,而不需以该目标钥匙开锁,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锁匣装置应用于逃生门时,不仅可防盗,且有利于逃生。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匣装置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0026]图1B为图1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7]图1C为图1A的后视平面示意图。
[0028]图1D为图1A所配合的目标钥匙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A为图1A的局部前视立体示意图。
[0030]图2B为图2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1]图2B

为图2A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2]图2C为图2A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3]图2D及图2D

为图2A的锁组件于作动时的示意图。
[0034]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匣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前视立体示意图。
[0035]图3A

为图3A的作动状态的示意图。
[0036]图3B为图3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7]图3C为图3B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8]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匣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前视立体示意图。
[0039]图4B为图4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0]图4C为图4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1]图4D为图4C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42]图4E为图4A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43]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匣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前视立体示意图。
[0044]图5B为图5A的局部立体前视示意图。
[0045]图5C为图5B的局部立体前视示意图。
[0046]图5D为图5A的调控组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47]图5E为图5A的调控组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4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致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方块图。
[0049]图6A至图6D为图6的图说示意图。
[005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致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方块图。
[0051]图7A至图7D为图7的图说示意图。
[005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具的致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方块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锁具,其具有一外壳及至少一设于该外壳上的锁栓,且于该锁具的相对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目标把手与第二目标把手;于第一时间点,将该第一目标把手朝第一目标方向转动,以锁固伸出该外壳的该锁栓而使该锁栓处于上锁状态;于第二时间点,朝第二目标方向转动该第一目标把手,以释除该锁栓的上锁状态,致使该锁栓缩入该外壳而令该锁栓处于解锁状态,其中,该第一目标方向与该第二目标方向为相反方向;以及于第三时间点,朝第三目标方向转动该第二目标把手,带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使该锁栓处于该上锁状态,其中,该第一目标方向与该第三目标方向为相同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目标把手为室内把手,且该第二目标把手为室外把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目标把手为室外把手,且该第二目标把手为室内把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于该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的间,借由目标钥匙操控该锁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借由目标钥匙操控该锁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目标方向为朝上扳动该第一目标把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目标方向为朝下扳动该第一目标把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目标方向为朝上扳动该第二目标把手。9.一种锁具的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锁具,其具有一外壳及至少一设于该外壳上的锁栓;于第一时间点,以电控方式作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令该锁栓处于上锁状态;于第二时间点,以电控方式释除该锁栓,使该锁栓缩入该外壳而令该锁栓处于解锁状态;以及于第三时间点,以电控方式作动该锁栓伸出该外壳,以锁固该锁栓而令该锁栓处于该上锁状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锁具配置一连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明林清田
申请(专利权)人:田晋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