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设备属于种植大棚
,特别涉及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食用菌和蔬菜植物的种植条件不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气体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采取单独的种植模式。而且在现有的大棚种植中,其大棚的结构均为小型,简易的粗犷式,其保温性差,使用寿命短,不易工业化生产,更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模式,特别实在当今土地资源急缺的情况下,如何发展高效的立体农业种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的农作物立体种植支架的搭建方式,都是用废弃的木棍或木头捆绑搭建而成,这种方式搭建成的种植支架位置比较固定,支架的高度调整不易,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支架不适用与食用菌与蔬菜的混合种植,现有技术存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设备针对现有传统的支架不适用于食用菌与蔬菜的混合种植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板(2),所述多个挡板(2)将底板(1)上方的空分隔成多个种植空腔(3),所述种植空腔(3)四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柱(4),所述种植空腔(3)两侧的支撑柱(4)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固定梁(5),所述两个固定梁(5)上分别转动设置有能够相互扣合的顶棚(6),所述种植空腔(3)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沿种植空腔(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1)两侧的第一固定杆(8),该第一固定杆(8)上端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杆(9),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杆(9)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杆(9)之间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0)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固定杆(8)一端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一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杆(11),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杆(9)远离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之间转动设置有一个第四连接杆(12),所述第三连接杆(11)与第四连接杆(12)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三连接杆(11)与第四连接杆(12)依次首尾相连且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0)朝向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齿条(14),上述第一齿轮(13)始终啮合在该第一齿条(14)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0)朝向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上述第一齿轮(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5),所述两个固定梁(5)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述顶棚(6)开合的驱动装置(18),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草莓苗(29)与菌棒(30)的第一种植架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设置有三个且沿种植空腔(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种植空腔(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物种立体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8)包括插设在支撑杆(17)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齿条(19),所述第二齿条(19)上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朱建锡,张加清,沈建生,孙萍,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