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992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包括对接装置、料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通过气流平衡和截止门形成封闭区,很好的完成了粉尘的引导和扬尘控制,并且最终通过推动的动作和收回的动作,构建了一个截止阀门,这个门既可以控制下料速度,也可以形成关阀关料的动作,是一个无动力的几何结构。整体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可靠性增强,所有的气流扬尘都得到了控制,无外加动力,仅仅依靠推动装置推动和驱动阀开关两个动作即可完成所有的参与单元的封闭。的封闭。的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转运与落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药品和食品生产过程中,粉体和颗粒散料称配是一个核心环节。绝大多数的市售产品,其配方都至少是1种以上,甚至多大数十种的粉体物料称配。因此,每一个粉体物料就需要一个称重和称配装置,并且称配完成以后,采用容器去接收称配之后的粉体物料。一种公知的通用技术方案是,采用轨道车或者无轨道的自动引导车,搬运一个料仓,逐个去进行接收称配的粉体物料,当料仓被搬运到称配装置下方以后,粉体物料从称配装置中下方到容器中,完成一次对接和落料。此工艺方案典型的技术方案已经被国外产品如matcon,UNI等公司使用多年并且技术开放,因此可以视为公知技术。
[0003]如公开号为CN10592317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给料的称重装料装置,包括:存料斗、喂料单元、称重缓存仓、计量单元和集料单元。通过在喂料单元和集料单元之间设置称重缓存仓,称重时称重缓存仓的出料口关闭;称重结束后,称重缓存仓的出料口打开、粉体物料进入集料单元,能够使称重装料和输送集料单元同时进行,提高计量速度;通过计量单元及时计量称重缓存仓内粉体物料的重量,能够准确计量装入集料单元中的粉体物料的质量,防止由于喂料单元无法根据粉体物料密度或粉体物料颗粒粒径的变化调整喂料速度而导致的装料误差,提高计量精度。
[0004]又如公开号为CN2109439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体对接除尘装置,包括上筒体、与上筒体滑动插接的下筒体、固定连接于上筒体外部的支架、设置于支架的升降驱动器、固定围设于下筒体外部的外筒体以及配合连接于外筒体与上筒体之间的柔性罩,升降驱动器与外筒体配合连接,外筒体内壁围设多个喷嘴,喷嘴朝向外筒体的底部边缘,上筒体上设置捕尘口。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当下料完成后通过喷嘴对料桶蝶阀进行吹扫,将堆积粉体吹扫进进料桶,减少浪费,蝶阀关闭后继续进行吹扫并通过捕尘口将吹扫的粉尘吸除,减少粉尘的交叉污染。
[0005]又如公开号为CN11049826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密封自动对接系统,包括控制器、料仓和接料装置;所述对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接料装置上的对接装置以及与料仓相连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料仓上的开关阀相连,以控制料仓下料口的开闭;对接装置包括浮动部、气囊和回位部,浮动部对应套设在所述下料口外周,气囊与浮动部同轴套设在下料口外周,浮动部与回位部相连,浮动部与接料装置滑动连接,回位部固定在接料装置上,控制器与对接装置和驱动装置相连。优点是:采用浮动的方式,实现了气囊膨胀时与下料口的密闭对接,保证了粉体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会挥发或者粉尘暴露,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粉体收率,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0006]但上述文献及现有技术中任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在于:
[0007]1、在料仓搬运到称配装置下方时,称配装置粉体物料下放到料仓过程,需要进行
对接,否则会产生粉尘外溢和严重扬尘,而且严重时产生泄露。该问题会导致已经称重的粉体物料,产生损失,造成后续生产工艺性和生产记录不匹配;
[0008]2、控制下料速度,让粉体物料下料速度变慢,在一定程度上,粉体物料扬尘会降低,但是这样会消耗很长的时间,导致工序节拍无法跟上生产;
[0009]3、落料完成以后的粉体物料,会在内管壁上有粘附,该粘附会不受控,使得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掉落,此时如果下方没有容器,则会让粉体物料直接落在地上,进一步加剧扬尘问题和卫生清理问题。因此设计制造一个能够快速下放,并且实现无尘落料装置,非常有必要。
[0010]另外,公开号为CN10592317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给料的称重装料装置,此设备实际已经2020年11月的重庆的制药设备展览会,和此申请内容一致,该方案为了解决扬尘的问题和精度问题,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控制下料口大小和频率的方法,通过两组运动装置,上下分布先后依次夹持一根软管,通过每次夹持所产生的空隙来进行下料。该方案有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并没有主动控制扬尘,扬尘总量并没有减少,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夹持,会对粉体物料产生挤压,进而产生堆积密度变化,所带来的计量范围会产生不精准的问题。总体来分析,该方案并没有解决对接问题和对接中所涉及到的扬尘,和扬尘逃逸以后所带来的计量偏差问题;
[0011]公开号为CN2109439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对接除尘装置该方案已经注意到了粉体对接中产生扬尘问题,并且采用了对应的技术手段。结合该方案和分析发现,该方案并没有从结构上完全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扬尘和粘附。该方案的关注点在于,设置了集尘口7和吹扫6,是本方案的核心部分,在对接装置底部料仓上面设置了一个蝶阀,该蝶阀是旋转型运动,当料仓和料管脱离对接以后,该蝶阀已经随着料仓分离,分析得出,该结构存在根本性的结构问题:蝶阀是需要驱动力打开的,而该机构并不能提供蝶阀打开的驱动力。因此对接以后,需要采用某种方式打开此蝶阀并且关闭,因此会存在转轴空间。第二个问题是,采用旋转气流,并非能够完全将粉体物料吹扫干净,由于此时吹扫的区域粉尘比较多,反而会造成气流吹扫以后的大量粉尘和扬尘气体没有地方可以排出,扬尘沉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反而会造成扬尘沉降时间变长,最后当蝶阀分离以后,会造成扬尘外溢。第三个问题是粘附,该机构并不能完全解决粉体物料粘附问题,由于蝶阀的外置驱动力在本方案中没有描述,因此蝶阀上面的粉,经过密闭对接,也是存在可能性无法完全清理掉粘附的;
[0012]公开号为CN11049826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密封自动对接系统,仅仅是和本专利技术所涉及方案有近似之处,但是结构并不相同,由于存在一种可能性,开口开放,并不符合生产卫生风险可控原则,因此本方案并没有设计出类似的技术路线。
[0013]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伸缩对接的结构,为了解决伸缩密封的问题,通常的技术方案都是采用软连接,这也是一种公知的通用技术,但是软连接会存在弹性和质地出现力学上的各向异性,因此软连接往往是粘附粉的重点环节。另一个方面是,扬尘本身是气流所导致,最好的方案采用的不是过滤和堵的方案,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将扬尘气流进行引导,并且最终完成封堵才是最佳方案,目前没有类似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6]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包括对接装置、料仓,所述对接装置位置与料仓对应,包括转运料斗、驱动阀、截止装置,所述转运料斗与截止装置两者通过驱动阀连接,所述截止装置包括截止门、软连接管、排气管、吹扫装置、法兰盘、接头、推动装置、支撑结构,所述排气管一端通过软连接管与截止门一端连接,所述截止门另一端可贴合在接头内部与之闭合,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固定且延伸至支撑结构外,所述推动装置固定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装置(1)、料仓(2),所述对接装置(1)位置与料仓(2)对应,包括转运料斗(11)、驱动阀(12)、截止装置(13),所述转运料斗(11)与截止装置(13)两者通过驱动阀(12)连接,所述截止装置(13)包括截止门(131)、软连接管(132)、排气管(133)、法兰盘(135)、接头(136)、推动装置(137)、支撑结构(138),所述排气管(133)一端通过软连接管(132)与截止门(131)一端连接,所述截止门(131)另一端可贴合在接头(136)内部与之闭合,所述排气管(133)另一端固定且延伸至支撑结构(138)外,所述推动装置(137)固定在支撑结构(138)上,且推动装置(137)的推进端连接法兰盘(135),所述接头(136)设置在法兰盘(13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料斗(11)包括顶部料仓(111)、进料口(112)、回气口(113)、呼吸口(114)、固定座(115),所述顶部料仓(111)上设有进料口(112)、回气口(113)、呼吸口(114)与固定座(115),所述回气口(113)在工作中通过管状物与排气管(13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阀(12)包括但不限于蝶阀、光圈阀、布袋、软连接锁紧装置等一切可实现物料截断的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转运料斗的对接和无尘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137)包括固定块(1371)、伸缩装置(1372)、稳定杆(1373),所述固定块(1371)为推动装置(137)的推进端,且设置在伸缩装置(1372)与稳定杆(1373)的末端,所述稳定杆(1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张惠斌单衍民谢明煌於松波严光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