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74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木墙板、木端板、联动钢管、被动摩擦板、主动摩擦板、销轴、自攻螺钉、螺栓,外框架由两块木墙板和两块木端板组成,被动摩擦板通过建筑胶粘接于摩擦板固定槽内,联动钢管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于木端板的外侧,每一块主动摩擦板对应两块被动摩擦板,采用螺栓分别在主动摩擦板内侧、木墙板外侧将销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主动摩擦板内侧设置的螺栓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调节松紧程度,适用范围广泛;通过联动钢管将多根销轴连接为一个整体,使木搁栅的摩擦耗能过程具有良好的联动性,极大限度的提升其抗震性能;各构件的安装拆卸过程较为独立、简单,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了地球上大约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和48%的耕地。造成生态失衡,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的水源污染和50%的氯氟烃等。
[0003]绿色建筑在我国治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只注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而忽略了木结构绿色建筑。钢材、水泥、塑料的不可再生不可持续性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公认木建筑以及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工的建材,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新型木建筑的广泛应用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0004]为此,有必要针对木结构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进行系统性的研发,使我国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可循环、可持续。
[0005]古老而又现代的木结构建筑,开始逐渐回到建筑业的中心舞台,木结构建筑具有如下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0006]1、绿色: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而生产一立方米钢材排放二氧化碳12吨,一立方米混凝土排放二氧化碳3吨。另外,木结构建筑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芬多精和被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离子,有益人民身心健康。
[0007]2、节能:木结构房屋的保温节能性能优于任何其他结构形式。木材的隔热值比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
[0008]3、环保:木材是天然可生长材料,钢材对水的污染比木材大120倍。
[0009]4、抗震性能:木结构具有优越的柔韧性,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即使强烈的地震使整个建筑脱离其基础,其结构也经常完整无损。木结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所有结构中具有最佳的抗震性,这一点在许多大震中已得到充分证明。
[0010]5、耐久性:木材是一种稳定、寿命长、耐久性强的材料。我国众多古代木建筑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屹立。国外大量木结构住宅,已经使用了几百年,仍发挥着较好的使用功能。
[0011]6、耐火性能:经阻燃处理的木结构具有炭化效应,其低传导性可有效阻止火焰向内蔓延,从而保证整个木结构在很长时间内不受破坏。
[0012]7、设计灵活、使用率高: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相比,木结构的连接形式最为多样,空间布局最为灵活,使用率最高。
[0013]8、施工:木结构的施工工期最短,且不受气候影响,任何时间都可以施工。
[0014]木结构建筑不仅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且具有如下的巨大的工业化优势:
[0015]1、装配化率高:混凝土结构很难超过80%,而木结构可达到100%。
[0016]2、标准化、通用化率高:木结构材料单一,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比混凝土结构高。
[0017]3、车间自动化水平高:木结构可加工性强,车间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率远高于混凝土结构。
[0018]4、加工成本低:木结构构件无需模具、浇筑及养护,加工省时、省工、省钱。
[0019]5、加工精度高:木结构加工过程均采用机床程控操作,加工精度高。
[0020]6、运输成本低:木结构不仅质量轻,且外形更规整,无大量的外露钢筋。
[0021]7、装配速度快:装配混凝土结构仍需要大量的湿作业,与之相比,木结构施工工期能缩短几倍。
[0022]8、工人要求低:混凝土结构装配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大量精准操作、灌浆与现浇。尤其大量的钢筋连接,操作难度大。而木结构的安装操作显著简化。
[0023]9、大部品总成装配:由于木结构质量轻,更规整,因此可以采用大部品总成装配,工业化程度更高。
[0024]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广木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提高木搁栅整体的抗震性能,实现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25]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采用销轴穿过木墙板表面的矩形孔、联动钢管侧面的销轴插孔,为摩擦耗能提供充裕的滑动空间,通过联动钢管将多根销轴连接为一个整体,使木搁栅的摩擦耗能过程具有良好的联动性,极大限度的提升其抗震性能。
[002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7]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包括:木墙板、木端板、联动钢管、被动摩擦板、主动摩擦板、销轴、自攻螺钉、螺栓。
[0028]所述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外框架由两块木墙板和两块木端板组成,所述木端板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木墙板的左右两侧;
[0029]所述木墙板的内侧均匀开设多列摩擦板固定槽,木墙板的表面均匀开设多列通透的矩形孔;所述被动摩擦板通过建筑胶粘接于摩擦板固定槽内;所述联动钢管为方形钢管,其侧面等间距开设多个通透的销轴插孔,沿木端板竖向中心线,等间距设置4根联动钢管,每根联动钢管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于木端板的外侧;
[0030]所述主动摩擦板紧贴被动摩擦板设置,每一块主动摩擦板对应两块被动摩擦板,所述销轴穿过矩形孔、主动摩擦板、销轴插孔,采用螺栓分别在主动摩擦板内侧、木墙板外侧将销轴固定。
[0031]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板固定槽的高度与木墙板的高度相同。
[0032]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孔的高度与销轴的直径相同,矩形孔的宽度与相邻两列摩擦板固定槽之间的距离相同。
[0033]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孔在其尺寸范围内可供销轴左右滑动。
[0034]进一步地,所述销轴插孔的中心点与矩形孔的中心点相对应。
[0035]进一步地,所述销轴插孔的直径为联动钢管截面高度的0.7~0.8倍。
[0036]进一步地,所述被动摩擦板的厚度为摩擦板固定槽深度的1.2~1.5倍。
[00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8]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采用销轴穿过木墙板表面的矩形孔、联动钢管侧面的销轴插孔,为摩擦耗能提供充裕的滑动空间;主动摩擦板内侧设置的螺栓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调节松紧程度,适用范围广泛;通过联动钢管将多根销轴连接为一个整体,使木搁栅的摩擦耗能过程具有良好的联动性,极大限度的提升其抗震性能;各构件的安装拆卸过程较为独立、简单,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技术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俯视图;
[0040]图2为本技术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图1的A

A剖视示意图;
[0041]图3为本技术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主视图;
[0042]图4为本技术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木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技术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联动钢管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包括:木墙板(1)、木端板(2)、联动钢管(3)、被动摩擦板(4)、主动摩擦板(5)、销轴(6)、自攻螺钉(7)、螺栓(8),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联动摩擦耗能木搁栅的外框架由两块木墙板(1)和两块木端板(2)组成,所述木端板(2)通过自攻螺钉(7)固定于木墙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木墙板(1)的内侧均匀开设多列摩擦板固定槽(1

1),木墙板(1)的表面均匀开设多列通透的矩形孔(1

2);所述被动摩擦板(4)通过建筑胶粘接于摩擦板固定槽(1

1)内;所述联动钢管(3)为方形钢管,其侧面等间距开设多个通透的销轴插孔(3

1),沿木端板(2)竖向中心线,等间距设置4根联动钢管(3),每根联动钢管(3)的两端采用螺栓(8)固定于木端板(2)的外侧;所述主动摩擦板(5)紧贴被动摩擦板(4)设置,每一块主动摩擦板(5)对应两块被动摩擦板(4),所述销轴(6)穿过矩形孔(1

2)、主动摩擦板(5)、销轴插孔(3

1),采用螺栓(8)分别在主动摩擦板(5)内侧、木墙板(1)外侧将销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海王兴李翰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星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