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56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针对传统的积水吸取后不能进行清理和回收利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车板,车板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内放置有吸水管、电源和控制开关,车板的顶部设置有积水收集罐,积水收集罐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剂配料箱,吸附剂配料箱与积水收集罐之间连通有间歇下料机构,车板的顶部设置有吸水泵,吸水泵与积水收集罐之间连通有同一个弯管,积水收集罐之间设置有搅拌机构,车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以对积水抽取,同时可以对积水吸附清洁,可以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清洁效果,可以对积水重复利用。对积水重复利用。对积水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井道的侧壁、底板有故障,并且最初构造的防水层没有很好的防水效果,这样,地下水将不断地从断层泄漏并进入电梯井内,电梯井内部积水需要进行清理,如果不能及时清理,积水产生异味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积水还会腐蚀金属。
[0003]传统的方式电梯井内部积水清理采用吸水泵和管道吸取积水,吸取积水不能进行清理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积水吸取后不能进行清理和回收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包括车板,车板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内放置有吸水管、电源和控制开关,车板的顶部设置有积水收集罐,积水收集罐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剂配料箱,吸附剂配料箱与积水收集罐之间连通有间歇下料机构,车板的顶部设置有吸水泵,吸水泵与积水收集罐之间连通有同一个弯管,积水收集罐之间设置有搅拌机构,车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车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推把,积水收集罐的顶部设置有加入口,积水收集罐的外侧设置有排放管。
[0007]优选的,所述间歇下料机构包括导料管,导料管连通在吸附剂配料箱与积水收集罐之间,导料管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漏孔,漏孔上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的底部设置有T型杆,T型杆的下方配合有凸轮,凸轮与搅拌机构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杆,密封塞滑动安装在两个导向杆的外侧,两个导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拉簧,拉簧的顶端与密封塞相连,拉簧的底端与隔板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均转动安装在积水收集罐内,第二旋转轴的外侧安装有多个水流冲击叶,多个水流冲击叶均位于弯管的下方,凸轮的偏心位置安装在第二旋转轴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外侧均套设有链轮,两个链轮的外侧啮合有同一个链条,第一旋转轴的外侧安装有多个搅拌杆。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本方案通过两个推把推动车板移动,向吸附剂配料箱内部加入吸附剂用于对积水处理,在吸水泵的进水口位置安装吸水管与电梯井的积水位置连通,吸水泵将积水吸入弯管内,然后进入积水收集罐内,积水对多个水流冲击叶冲击,多个水流冲击叶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挤压T型杆移动,T型杆推动密封塞移动,使得密封
塞离开漏孔,吸附剂通过漏孔进入积水收集罐内,吸附剂与积水接触,可以对积水内部的污渍吸附清洁;
[0013]本方案第二旋转轴通过两个链轮和链条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旋转轴多个搅拌杆旋转对积水和吸附剂搅拌,可以提高对积水吸附清洁的效果,可以对积水清洁重复利用;
[0014]本技术使用方便,可以对积水抽取,同时可以对积水吸附清洁,可以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清洁效果,可以对积水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车板;11、万向轮;12、推把;2、积水收集罐;21、加入口;22、排放管;3、收纳箱;4、吸附剂配料箱;5、间歇下料机构;51、导料管;52、隔板;53、漏孔;54、导向杆;55、拉簧;56、密封塞;57、T型杆;58、凸轮;6、吸水泵;61、弯管;7、搅拌机构;71、第一旋转轴;72、搅拌杆;73、第二旋转轴;74、水流冲击叶;75、链轮;76、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包括车板1,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箱3,收纳箱3内放置有吸水管、电源和控制开关,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积水收集罐2,积水收集罐2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剂配料箱4,吸附剂配料箱4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连通有间歇下料机构5,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水泵6,吸水泵6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连通有同一个弯管61,积水收集罐2之间设置有搅拌机构7,车板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车板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推把12,积水收集罐2的顶部设置有加入口21,积水收集罐2的外侧设置有排放管22;万向轮11上设置有刹车片,设置的排放管22可以对积水收集罐2内部的积水排放。
[0022]本实施例中,间歇下料机构5包括导料管51,导料管51连通在吸附剂配料箱4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导料管51内设置有隔板52,隔板52上开设有漏孔53,漏孔53上设置有密封塞56,密封塞56的底部设置有T型杆57,T型杆57的下方配合有凸轮58,凸轮58与搅拌机构7相连;
[0023]具体的,凸轮58挤压T型杆57移动,T型杆57推动密封塞56移动,使得密封塞56离开漏孔53,吸附剂通过漏孔53进入积水收集罐2内。
[0024]本实施例中,隔板5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杆54,密封塞56滑动安装在两个导向杆54的外侧,两个导向杆54的外侧均套设有拉簧55,拉簧55的顶端与密封塞56相连,拉簧55的底端与隔板52相连;拉簧55为密封塞56提供向下的拉力,使得密封塞56对漏孔53堵塞。
[0025]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7包括第一旋转轴71和第二旋转轴73,第一旋转轴71和第二旋转轴73均转动安装在积水收集罐2内,第二旋转轴73的外侧安装有多个水流冲击叶74,多
个水流冲击叶74均位于弯管61的下方,凸轮58的偏心位置安装在第二旋转轴73的外侧,第一旋转轴71和第二旋转轴73的外侧均套设有链轮75,两个链轮75的外侧啮合有同一个链条76,第一旋转轴71的外侧安装有多个搅拌杆72;
[0026]具体的,第二旋转轴73通过两个链轮75和链条76带动第一旋转轴71旋转,第一旋转轴71多个搅拌杆72旋转对积水和吸附剂搅拌。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两个推把12推动车板1移动,向吸附剂配料箱4内部加入吸附剂(用于对积水处理),在吸水泵6的进水口位置安装吸水管,并将吸水管与电梯井的积水位置连通,启动吸水泵6,吸水泵6将积水吸入弯管61内,然后进入积水收集罐2内,积水对多个水流冲击叶74冲击,多个水流冲击叶74带动第二旋转轴73旋转,第二旋转轴73带动凸轮58旋转,凸轮58挤压T型杆57移动,T型杆57推动密封塞56移动,使得密封塞56离开漏孔53,吸附剂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包括车板(1),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收纳箱(3),收纳箱(3)内放置有吸水管、电源和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积水收集罐(2),积水收集罐(2)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剂配料箱(4),吸附剂配料箱(4)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连通有间歇下料机构(5),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水泵(6),吸水泵(6)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连通有同一个弯管(61),积水收集罐(2)之间设置有搅拌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下料机构(5)包括导料管(51),导料管(51)连通在吸附剂配料箱(4)与积水收集罐(2)之间,导料管(51)内设置有隔板(52),隔板(52)上开设有漏孔(53),漏孔(53)上设置有密封塞(56),密封塞(56)的底部设置有T型杆(57),T型杆(57)的下方配合有凸轮(58),凸轮(58)与搅拌机构(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积水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杆(54),密封塞(56)滑动安装在两个导向杆(54)的外侧,两个导向杆(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珺富郭飞王彬田延华汪凉陈克伟张志强张凤德张全贺张林刘后喜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