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48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包含底板防水结构、侧墙防水结构、顶板防水结构,在底板防水结构中以结构底板、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和混凝土垫层配合,在侧墙防水结构中以结构侧墙、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聚乙烯泡沫板配合,在顶板防水结构中以结构顶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复合土工膜隔离层/聚乙烯丙纶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混凝土保护层配合,在底板防水结构、侧墙防水结构、顶板防水结构中按照防水等级设置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喷涂厚度,使得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好,且地下工程的施工工序减少,整体采用喷涂防水材料,效率明显提高。效率明显提高。效率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工程,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性能优异的地下工程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地下工程的防水材料多种多样,通常分为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防水的结构也根据防水等级和不同的工况进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地下工程环境和适用条件。根据防水行业的国家标准GB 50108

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所做出的规定,防水等级分为四个等级。通常的地下工程,如房建地下室和屋面、地铁车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工程一般为一级防水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公路隧道等为二级防水工程。根据GB 50108

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规定,一级防水由两道防水材料组成,如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卷材。二级防水由一道防水材料组成,通常做法为单层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市场统计,由于防水卷材问世早,应用案例多等原因,目前防水卷材在地下工程中的用法占据80%以上的市场。然而,防水卷材在实际施工和服役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如:
[0003]1、搭接缝过多:实际施工时,两幅防水卷材应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搭接,以防止地下水从搭接处渗漏到基层表面,产生渗漏水。防水卷材搭接缝的处理方式分为热熔、自粘或胶粘带粘接等几种方式。然而,在实际工况条件下,受灰尘、混凝土表面水含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很难做到满粘,从而导致渗水、窜水等现象。
[0004]2、局部工艺复杂:当采用防水卷材时,大面积防水直接进行铺贴,处理搭接缝即可。但处理节点部位,如阴阳角、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时,处理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定位、切割、加强等一系列工艺施作。多道工艺的施工方法,不仅仅人工耗费多,产生防水薄弱点的概率也会增加,施工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0005]3、防水条件苛刻:防水卷材的施工对基面要求极高,要求基面必须干净、干燥、平整,因此潮湿基面无法施工,基面必须找平,且不得有灰尘、油渍等影响粘接的物质。实际工况很难满足防水卷材对基面的要求,从而导致防水效果差。
[0006]正是由于防水卷材存在上述这些缺陷,且随着防水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采用喷涂形式的防水材料,既可以解决传统防水卷材的搭接缝问题,还降低了对防水基面的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但现有技术通常仅在地下工程的侧墙和顶板上使用以喷涂形式制备防水层,并且侧墙上的喷涂防水层仅作为多层结构中辅助的一层材料,还需要其他防水层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土工膜同时配合喷涂防水层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这无疑增加了地下工程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实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决传统防水卷材施工对防水基面的要求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同时
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喷涂形式防水卷材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工序多而效率低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包含底板防水结构、侧墙防水结构、顶板防水结构;
[0010]所述底板防水结构包括垫层、找平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保护层、结构底板;找平层位于垫层之上,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位于找平层之上,保护层位于防水层之上,结构底板位于保护层之上;
[0011]所述侧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侧墙、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聚乙烯泡沫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在结构侧墙外表面,聚乙烯泡沫板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外表面;
[0012]所述顶板防水结构包括结构顶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保护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在结构顶板上表面,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上表面,保护层位于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之上;
[0013]所述底板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侧墙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顶板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
[0014]本技术中涉及的用语“A和/或B”是指A和B、A或B中的任意一种,A、B由任意词汇替换。
[0015]所述找平层是厚度为10~20mm的水泥砂浆。
[0016]所述底板防水结构的保护层是强度等级C15~C20、厚度为45~55mm的混凝土。
[0017]所述底板防水结构的保护层是强度等级C20、厚度为50mm的混凝土。
[0018]所述顶板防水结构的保护层是强度等级C15~C20、厚度为65~75mm的混凝土。
[0019]所述顶板防水结构的保护层是强度等级C15~C20、厚度为70mm的混凝土。
[0020]所述耐根穿刺层为聚乙烯丙纶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0021]结构侧墙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结构侧墙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缝。所述结构侧墙上的施工缝处设置镀锌钢板止水带,防止地下水渗漏。
[0022]所述结构底板、结构侧墙、结构顶板是强度等级C35~C45的混凝土。
[0023]所述垫层和/或保护层是强度等级C15~C20的混凝土。
[0024]垫层的厚度为150~200mm,保护层的厚度为45~75mm。
[0025]优选的,所述垫层为C15或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50~200mm;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材料,厚度为10~20mm;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盐喷膜材料喷涂而成的防水膜层,其厚度根据防水等级确定,优选的二级防水厚度为2mm,一级防水厚度为3mm。所述保护层为防水层的保护层,优选的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所述结构底板为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底板,结构底板为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C35、C40、C45等。
[0026]优选的,所述结构侧墙为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侧墙,结构侧墙为混凝土层,其混凝土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C35、C40、C45等;所述结构侧墙经过基层处理,所述基层处理为将结构侧墙表面的水泥砂浆浮浆清理、锚杆头切割打磨以及螺栓孔封闭找平;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盐喷膜材料喷涂而成的防水膜层,其厚度根据防水等级确定,优选的二级防水厚度为2mm,一级防水厚度为3mm。防水层在结构侧墙进行基层处理之后施工,直接施作在处理后的结构侧墙外表面;所述保护层为侧墙防水的保护层,优选的可采用3cm厚硬质聚乙烯泡沫板,属于砌砖保护中的一种。
[0027]优选的,所述结构顶板为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顶板,结构顶板为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C35、C40、C45等;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盐喷膜材料喷涂而成的防水膜层,其厚度根据防水等级确定,优选的二级防水厚度为2mm,一级防水厚度为3mm。所述隔离层的目的是为避免在浇注保护层时破坏防水层,优选的,隔离层可选用复合土工膜,它属于油毡中的一种。优选的,复合土工膜规格可为300g/

,350g/

,400g/

,45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包含底板防水结构、侧墙防水结构、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防水结构包括垫层、找平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保护层、结构底板;找平层位于垫层之上,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位于找平层之上,保护层位于防水层之上,结构底板位于保护层之上;所述侧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侧墙、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聚乙烯泡沫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在结构侧墙外表面,聚乙烯泡沫板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顶板防水结构包括结构顶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保护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在结构顶板上表面,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上表面,保护层位于隔离层和/或耐根穿刺层之上;所述底板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侧墙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顶板防水结构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为2~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是厚度为10~20mm的水泥砂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防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纲张涵
申请(专利权)人:高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