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944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能形成也可应对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的、与基板的粘接强度高的密封构件,并且不易溶解于液晶中。解决上述课题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包含不具有环氧基以外的聚合性官能团的环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及环氧基这两者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液晶滴加工艺来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涂布液晶密封剂而形成密封图案。然后,向形成了密封图案的基板、或与其成对的基板上滴加液晶,在真空中贴合。其后,通过进行UV照射、或者进行加热,从而使密封图案固化,形成密封构件。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在液晶密封剂未固化的状态下滴加液晶,因此有时液晶密封剂中的杂质、低分子成分溶出至液晶中。而且,若低分子成分等溶出至液晶中,则容易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产生被称为余像的显示不良。
[0003]此处,以往的液晶密封剂包含为UV固化性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和为热固化性的环氧化合物的情况较多。而且,环氧化合物通常不能通过UV固化来固化。因此,在UV固化后的密封图案内,仍然包含大量的低分子量的环氧化合物。而且,若对该密封图案进行加热以进行热固化,则由于热而使液晶发生相转变,密封图案中的环氧化合物容易溶出至液晶中。
[0004]因此,提出了下述方案:通过使用在一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和环氧基的化合物,从而确保UV固化性及热固化性,并且抑制环氧化合物向液晶中的溶出(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还提出了下述方案:通过使用熔点为50℃以上的结晶性环氧化合物,从而抑制环氧化合物向液晶中的溶出(专利文献2)。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2818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235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此处,近年来,要求增大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区域并缩窄包围其的区域的宽度(以下,也称为“窄边框化”)。对于窄边框化的实现而言,使密封构件的宽度细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以往的密封构件中,若使其宽度细,则粘接强度容易变得不充分,在基板与密封构件的界面处产生剥离,容易产生液晶的渗出等。
[0011]另外,环氧化合物等所包含的环氧基大大有助于密封构件与基板的粘接强度。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UV固化,使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进行聚合。因此,在热固化时,环氧基难以自由移动,环氧基不能充分地有助于与基板的键合。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液晶密封剂的粘度会上升,因此难以在液晶密封剂中包含大量的熔点高的环氧化合物。因此,通过该技术也难以获得充分的粘接强度。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具体而言,目的在于提供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
剂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能形成也可应对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的、与基板的粘接强度高的密封构件,并且不易溶解于液晶中。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
[0015][1]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包含不具有环氧基以外的聚合性官能团的环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及环氧基这两者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
·
环氧基的化合物、不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热固化剂、及光聚合引发剂,并且前述环氧化合物的含量为22~38质量%,将使前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以1:1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相对于仅将前述液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而言为200%以下。
[0016][2]如[1]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中,对于前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所包含的各成分,使前述各成分与液晶分别以1:10的质量比混合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了残留DC值时,前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的98质量%以上的成分的前述残留DC值相对于仅将前述液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而言为300%以下。
[0017][3]如[1]或[2]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中,前述环氧化合物中的分子量为500以上的成分的比例为25质量%以上。
[0018][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中,前述热固化剂为选自由有机酸二酰肼系热潜伏性固化剂、咪唑系热潜伏性固化剂、胺加合物系热潜伏性固化剂、及多胺系热潜伏性固化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0019][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还包含无机粒子。
[0020][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还包含有机粒子。
[0021][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还包含硅烷偶联剂。
[0022][8]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涂布[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而形成密封图案的工序;在前述密封图案未固化的状态下,向前述一个基板的前述密封图案的区域内、或另一个基板上滴加液晶的工序;将前述一个基板与前述另一个基板隔着前述密封图案叠合的工序;以及使前述密封图案固化的工序。
[0023][9]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前述密封图案固化的工序中,向前述密封图案照射光。
[0024][10]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前述密封图案固化的工序中,照射光后进行加热。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不易溶解于液晶中。进而,由该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得到的密封构件与基板的粘接强度高。因此,在所得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不易产生液晶泄漏、余像,进而还能够实现窄边框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7]1.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
[0028]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以下,也简称为“密封剂”)是用于制作液晶显示面板的密封构件的构件,在利用液晶滴加工艺来制作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可合适地使用。但是,也可以用于利用液晶注入工艺等来制作液晶显示面板。
[0029]如上述的那样,在以往的密封剂中,若包含大量的能有助于提高粘接强度的环氧化合物,则有在制造液晶显示面板时液晶容易被污染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若减少环氧化合物的量,则存在下述情况:例如在将液晶显示面板窄边框化时,得不到充分的粘接强度,在基板与密封剂的固化物(密封构件)之间产生剥离。
[0030]与此相对,通过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以使环氧化合物的量相对于密封剂的总量而言为22~38质量%、并且使密封剂与液晶以规定的比值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残留DC值相对于仅液晶的残留DC值而言成为200%以下的方式对密封剂的组成进行调整,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包含:不具有环氧基以外的聚合性官能团的环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及环氧基这两者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
·
环氧基的化合物、不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热固化剂、及光聚合引发剂,并且所述环氧化合物的含量为22~38质量%,将使所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及液晶以1:1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相对于仅将所述液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而言为20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其中,对于所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所包含的各成分,使所述各成分与液晶分别以1:10的质量比混合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了残留DC值时,所述液晶滴加工艺用密封剂的98质量%以上的成分的所述残留DC值相对于仅将所述液晶于120℃加热1小时、以5V施加1秒钟电压并短路0.1秒钟之后在30秒后测定的残留DC值而言为300%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滴加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尾宙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