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340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稳压电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主体机构与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防护外壳、热交换腔与电源主体,所述热交换腔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的内部的低端,所述热交换腔的上端与防护外壳的顶端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电源主体位于热交换腔的内侧,所述电源主体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内部的底部。该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可使进入防护外壳内部的散热气流以更低的温度对电源主体进行散热,而安装的热交换腔本身为铝制结构,其换热效果更好,避免原有的防护外壳热交换效率不高,可使电源主体的外部环境保持在较低的温度,提高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稳压电源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稳压电源在工作时会严重发热,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风扇接入电路,一旦电源开启风扇就会开启并对电源进行散热,但单一的风扇散热效果较差,电源一旦发热,其内部的所有部件都会跟着发热,气流在进入电源的一瞬间就开始变热,当到达电源发热源处时基本无法带走多少热量,尤其在夏季外界气流本身温度就高时散热效果就更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单一的风扇散热效果较差,电源一旦发热,其内部的所有部件都会跟着发热,气流在进入电源的一瞬间就开始变热,当到达电源发热源处时基本无法带走多少热量,尤其在夏季外界气流本身温度就高时散热效果就更差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主体机构与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主体机构(1)与散热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防护外壳(101)、热交换腔(102)与电源主体(103),所述热交换腔(102)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101)的内部的低端,所述热交换腔(102)的上端与防护外壳(101)的顶端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电源主体(103)位于热交换腔(102)的内侧,所述电源主体(103)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101)内部的底部,所述电源主体(103)的上端与防护外壳(101)的顶端之间存在一定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排风口(201)、负压风机(202)、左水冷管(203)、右水冷管(204)与进风口(205),所述排风口(201)固定连通在防护外壳(101)的上端,所述负压风机(202)固定安装在排风口(201)的内侧,所述左水冷管(203)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101)的内部的左部,所述左水冷管(203)位于热交换腔(102)的左侧,所述左水冷管(203)的上部延伸至防护外壳(101)的上方,所述右水冷管(204)固定安装在防护外壳(101)内部的右部,所述左水冷管(203)与右水冷管(204)为对称结构,所述进风口(205)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101)下部的左右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陈培峰程晓轩李永甫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