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掺杂砷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7926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掺杂砷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掺杂物、传输剂和单质砷采用气相传输法进行煅烧,得前驱体;其中,所述掺杂物为单质铋或单质碲;所述传输剂为单质碘或碘化物;S2,对所述前驱体依次进行浸泡处理、研磨处理、分散处理、超声液相剥离处理和固液分离处理,得上清液,所述上清液为含所述掺杂砷烯纳米片的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完成了砷烯纳米片的改性,有效获得了掺杂砷烯纳米片材料,不仅在砷烯纳米片中掺入了新的元素,还使得掺杂砷烯纳米片材料能够保持片层结构;且当掺杂砷烯纳米片较厚时,其仍然具有带隙,从而有利于其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杂砷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砷烯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掺杂砷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III

V族元素二维材料因其量子约束的电子能带结构、随层数可调的带隙、优异的电子迁移性能等特点在近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报道的二维半导体的特征带隙都小于2.0eV,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特别是在蓝光和紫外范围内光响应的光电器件中。
[0003]有研究者发现,V族元素中单层砷烯纳米片材料具有超大带隙、超高载流子迁移率、超大开关比等优点,有望弥补其他材料在半导体应用中的不足;但是,砷烯纳米片具有特殊的层数依赖性,即当砷烯纳米片的层数大于等于三层时,该纳米片材料呈现出无带隙结构,因此极大的限制了砷烯纳米片的应用价值。
[0004]为了提高砷烯纳米片的性能和应用性,需对砷烯纳米片进行掺杂改性,以弥补传统砷烯纳米片的缺陷,使其层数在大于等于三层时仍具有带隙结构;但是,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并未有相关的掺杂砷烯纳米片的制备工艺,使得掺杂砷烯纳米片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砷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掺杂物、单质砷和传输剂采用气相传输法进行煅烧,得前驱体;其中,所述掺杂物包括单质铋或单质碲;所述传输剂包括单质碘或碘化物;S2,对所述前驱体依次进行浸泡处理、研磨处理、分散处理、超声液相剥离处理和固液分离处理,得上清液,所述上清液为含所述掺杂砷烯纳米片的分散液;其中,所述浸泡处理包括:将所述前驱体浸泡至第一有机溶剂中;所述研磨处理包括:将所述浸泡处理后的所述前驱体依次进行干燥和研磨,得前驱体粉末;所述分散处理包括:将所述前驱体粉末分散至第二有机溶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掺杂物、所述单质砷与所述传输剂的摩尔比为1

10:50:0.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气相传输法的操作过程包括:将所述掺杂物、所述单质砷和所述传输剂置于石英管中,然后将所述石英管真空密封后置于双温区管式炉中,并在设定的温度场下进行煅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传输法采用的温度场为500

550℃或550

600℃;所述煅烧的时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平田金王伟杰柴立元闵小波刘振兴梁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