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丸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2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6
一种滴丸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启闭构件及气缸,启闭构件设于下料管上,气缸安装于下料管上,且气缸的活动端安装于启闭构件;气缸用于控制启闭构件的启闭,以通过启闭构件控制位于下料管内滴丸的下料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料管、启闭构件及气缸在进行药丸装填包装时,方便进行滴丸的下料启停控制,并且对工况要求较低,同时也方便进行控制,其中,下料管设置在装填时对滴丸有一定的筛选操作,同时不同于现有的圆管状结构,该下料管还能去除滴丸外壁的残留药物,启闭构件在气缸的带动下方便进行滴丸下料时的启停控制,提高了装填过程的可控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丸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药品制备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滴丸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滴丸是将乳化后的物料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得呈流体态的药材进入溶液中,并在溶液中进行团聚形成丸剂,而后根据加工工艺可在滴丸的外壁上涂覆一层糖衣,当完成后,通过筛选等操作筛选出合格的产品,而后将滴丸包装在包装板上,而在滴丸向包装板装填时现有的采用电磁控制的方式进行滴丸装填时的启停控制,这种方式虽然响应速度较快,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脱离的药粉进入启停机构中,从而使得启停机构的启闭操作阻滞感增强,同时也不便于进行控制,从而对滴丸的包装装填操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滴丸下料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进行滴丸的下料启停控制,并且对工况要求较低,同时也方便进行控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5]一种滴丸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启闭构件及气缸,启闭构件设于下料管上,气缸安装于下料管上,且气缸的活动端安装于启闭构件;
[0006]气缸用于控制启闭构件的启闭,以通过启闭构件控制位于下料管内滴丸的下料启停。
[0007]进一步地,下料管呈矩形管状结构,下料管的上端设有安装法兰,下料管的下端每个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
[0008]进一步地,启闭构件包括套设于下料管的框板,框板的一侧成形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连接于气缸的活动端,框板的下端连接有四个上拉构件,上拉构件设于下料管的外壁,上拉构件均连接有启闭件,启闭件穿于矩形孔,上拉构件用于拉动启闭件,以使启闭件的下端进行转动,并当启闭件的下端向外转动时,启闭件呈打开的状态。
[0009]进一步地,上拉构件包括向下延伸地安装于框板下壁的一对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均设有前伸杆,前伸杆的根部均设有滑块,滑块上均设有滑轨,滑轨的侧壁均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均安装于下料管的侧壁,前伸杆上均套设有活动套,活动套的内侧端均设有内板,内板之间设有中杆。
[0010]进一步地,启闭件包括安装于下料管外壁的一对转动座,转动座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筒,转筒的一侧成形有下板,下板的下端倾斜地设有下卡板,下卡板与下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钝角,转筒的另一侧成形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下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连接块上开设有U形槽,U形槽的内侧端为开口端,中杆穿于U形槽内,连接块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弹簧片安装于下料管的外壁。
[0011]进一步地,前伸杆的外壁开设有U形限位槽,U形限位槽的外侧端为闭口,活动套的内壁设有多个U形头,U形头均穿于U形限位槽内。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3]在进行药丸装填包装时,方便进行滴丸的下料启停控制,并且对工况要求较低,同时也方便进行控制,其中,下料管设置在装填时对滴丸有一定的筛选操作,同时不同于现有的圆管状结构,该下料管还能去除滴丸外壁的残留药物,启闭构件在气缸的带动下方便进行滴丸下料时的启停控制,提高了装填过程的可控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5]图1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6]图2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7]图3示出了启闭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3所示,一种滴丸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1、启闭构件2及气缸3,启闭构件2设于下料管1上,气缸3安装于下料管1上,且气缸3的活动端安装于启闭构件2。气缸3用于控制启闭构件2的启闭,以通过启闭构件2控制位于下料管1内滴丸的下料启停。其中的下料管1连接至料斗内,方便进行滴丸的下料操作,当在进行下料时,气缸3带动启闭构件2向上运动,而启闭构件2向上运动时将取消对位于下料管1内滴丸的封堵,从而使得滴丸向下运动至包装板上,而当该滴丸包装装填完成后,启闭构件2在气缸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并再次进行滴丸的封堵,同时包装板进行移动,接着再次取消封堵,如此操作直至包装板装填完成为止。
[0019]下料管1呈矩形管状结构,下料管1的上端设有安装法兰11,下料管1的下端每个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12。
[0020]呈矩形管状结构的下料管1在下料时能对滴丸外壁的碎屑去除掉。而安装法兰11的设置方便进行下料管1的连接固定。
[0021]启闭构件2包括套设于下料管1的框板20,框板20的一侧成形有连接凸起200,连接凸起200连接于气缸3的活动端,框板20的下端连接有四个上拉构件,上拉构件设于下料管1的外壁,上拉构件均连接有启闭件29,启闭件29穿于矩形孔12,上拉构件用于拉动启闭件29,以使启闭件29的下端进行转动,并当启闭件29的下端向外转动时,启闭件29呈打开的状态。上拉构件包括向下延伸地安装于框板20下壁的一对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下端均设有前伸杆22,前伸杆22的根部均设有滑块23,滑块23上均设有滑轨24,滑轨24的侧壁均安装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均安装于下料管1的侧壁,前伸杆22上均套设有活动套26,活动套26的内侧端均设有内板27,内板27之间设有中杆。启闭件29包括安装于下料管1外壁的一对转动座28,转动座28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筒290,转筒290的一侧成形有下板291,下板291的下端倾斜地设有下卡板292,下卡板292与下板291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钝角,转筒290的另一侧成形有连接块293,连接块293位于下板291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连接块293上开设有U形槽294,U形槽294的内侧端为开口端,中杆穿于U形槽294内,连接块293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295,弹簧片295安装于下料管1的外壁。前伸杆22的外壁开设有U形限位槽220,U形限位槽220的外
侧端为闭口,活动套26的内壁设有多个U形头,U形头均穿于U形限位槽220内。
[0022]当在进行下料管1的封堵和取消封堵控制时,通过气缸3带动框板20进行升降运动,而框板20的升降运动将带动前伸杆22沿着滑轨24进行升降运动,同时当前伸杆22进行升降运动时,将通过中杆带动连接块293绕着转轴进行转动,而连接块293的转动也将使得下板291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封堵或者取消封堵作用。
[0023]其中,当框板20向上运动时,前伸杆22向上运动,活动套26向内运动,下板291绕着转轴向下转动,此时将取消对滴丸的下端限位,进而取消了封堵。
[0024]其中,当框板20向下运动时,前伸杆22向下运动,活动套26向外运动,下板291绕着转轴向上转动,此时下卡板292将对滴丸的下端进行限位,进而实现了对滴丸的封堵。
[0025]其中,下卡板292的设置能够确保对滴丸限位的稳定性,并且也方便进行滴丸的掉落。
[0026]其中,U形限位槽220及U形头的设置对活动套26的运动距离进行限定,避免过量运动,而不方便进行控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管(1)、启闭构件(2)及气缸(3),启闭构件(2)设于下料管(1)上,气缸(3)安装于下料管(1)上,且气缸(3)的活动端安装于启闭构件(2);气缸(3)用于控制启闭构件(2)的启闭,以通过启闭构件(2)控制位于下料管(1)内滴丸的下料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料管(1)呈矩形管状结构,下料管(1)的上端设有安装法兰(11),下料管(1)的下端每个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启闭构件(2)包括套设于下料管(1)的框板(20),框板(20)的一侧成形有连接凸起(200),连接凸起(200)连接于气缸(3)的活动端,框板(20)的下端连接有四个上拉构件,上拉构件设于下料管(1)的外壁,上拉构件均连接有启闭件(29),启闭件(29)穿于矩形孔(12),上拉构件用于拉动启闭件(29),以使启闭件(29)的下端进行转动,并当启闭件(29)的下端向外转动时,启闭件(29)呈打开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拉构件包括向下延伸地安装于框板(20)下壁的一对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下端均设有前伸杆(22),前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