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03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3
本实用属于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包括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开关电路、延时电路和延时电路输入端;开关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等。本实用通过对模组的USB下载接线进行改良,在USB 5V线上增加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在主控MCU固件下载完成正常启动后,控制开启从设备(OpenCPU模组)的供电,在确保从设备供电后,输出开机完成信号,延时一小段时间后再接通从设备到PC端的USB下载通路,可以有效解决从设备漏电到MCU,导致MCU固件下载失败问题。导致MCU固件下载失败问题。导致MCU固件下载失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


[0001]本实用属于电路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MCU加Open方案模组组合,且模组的供电由MCU控制的产品 (即MCU为主控,OpenCPU模组为从设备),在生产时,有多个固件(MCU 固件+Open方案模组固件)需要下载,由于MCU与模组之间有GPIO相互连接交互,而两者刚上电瞬间GPIO状态不可控,且模组需通过USB进行下载,常规产线制作的治具通常会先接好下载接口与电脑端的接线,治具压合上电后直接开始下载,在产线固件均为首次下载,此时MCU固件还未烧录,不能控制从设备(OpenCPU模组)供电,而此时电脑端的USB 5V已经接入从设备的 USB接口,可能会通过两者之间的GPIO漏电到MCU,干扰MCU的下载,导致 MCU固件概率性下载失败,甚至产生浪涌导致模组内部IC EOS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从而解决现有采用MCU加Open方案模组产品的组合电源控制电路结构进行改进,防止从设备漏电到主设备的MCU,导致固件下载失败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包括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开关电路、延时电路和延时电路输入端;开关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r/>[0007]所述开关电路设有滤波去耦电容C1、滤波去耦电容C2、滤波去耦电容C7、MOS管M1、电阻R1和米勒电容C10;
[0008]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的S极连接,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之间从左至右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1、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2、电阻R1,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之间从右至左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7、米勒电容C10;MOS 管M1的G极与延时电路连接,米勒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与MOS管M1的G极与延时电路之间;
[0009]所述延时电路设有电阻R2、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3和电容 C3;三极管Q1的C极与通过电阻R3与MOS管M1的G极连接;三极管 Q1的E极接地,三极管Q1的B极通过电阻R3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3之间从左至右连接有接地的电容C3、接地的电阻R4。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3的阻值、电容C3的电容容值决定延迟接通的时长。
[0011]相应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USB电路,包括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一种USB电路应用于从设备模组的供电由主从MCU 控制的产品。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通过对模组的USB下载接线进行改良,在USB 5V线上增加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在主控MCU固件下载完成正常启动后,控制开启从设备 (OpenCPU模组)的供电,在确保从设备供电后,输出开机完成信号,延时一小段时间后再接通从设备到PC端的USB下载通路,可以有效解决从设备漏电到MCU,导致MCU固件下载失败问题。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实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为:101

开关电路,102

延时电路,IN

电源输入端, OUT

电源输出端,CTRL

延时电路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方案中:
[0021]为了使本实用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
[0022]如图1所述;
[0023]本实用提供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包括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开关电路、延时电路和延时电路输入端;开关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
[0024]所述开关电路设有滤波去耦电容C1、滤波去耦电容C2、滤波去耦电容C7、MOS管M1、电阻R1和米勒电容C10;
[0025]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的S极连接,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之间从左至右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1、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2、电阻R1,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之间从右至左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7、米勒电容C10;MOS管M1 的G极与延时电路连接,米勒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与 MOS管M1的G极与延时电路之间;
[0026]所述延时电路设有电阻R2、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3和电容 C3;三极管Q1的C极与通过电阻R3与MOS管M1的G极连接;三极管 Q1的E极接地,三极管Q1的B极通过电阻R3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3之间从左至右连接有接地的电容C3、接地的电阻R4;所述电阻R3的阻值、电容C3的电容容值决定延迟接通的时长;
[0027]相应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USB电路,包括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
[0028]所述一种USB电路应用于从设备模组的供电由主设备MCU控制的产品;
[0029]所述滤波去耦电容C1、滤波去耦电容C7、电容C3的电容容量相同;
[0030]所述滤波去耦电容C2的电容容量大于滤波去耦电容C1的电容容量;
[0031]所述米勒电容C10的电容容量为小于滤波去耦电容C1的电容容量;
[0032]所述电阻R1、电阻R4的电阻阻值相同;
[0033]所述电阻R2、电阻R3的电阻阻值小于电阻R1的电阻阻值。
[0034]实施例
[0035]图1、图2所示;所述滤波去耦电容C1、滤波去耦电容C7、电容C3 的电容容量均为100nF;所述滤波去耦电容C2的电容容量为1uF。所述米勒电容C10的电容容量为10nF。所述电阻R1、电阻R4均为100K电阻;所述电阻R2、电阻R3均为10K电阻;
[0036]本实用通过对模组的USB下载接线进行改良,在USB 5V线上增加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在主控MCU固件下载完成正常启动后,控制开启从设备(OpenCPU模组)的供电,在确保从设备供电后,从设备输出开机完成信号,延时一小段时间后再接通从设备到PC端的USB下载通路,可以有效解决从设备漏电到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延时开关电路结构,包括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延时电路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开关电路和延时电路;开关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与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设有滤波去耦电容C1、滤波去耦电容C2、滤波去耦电容C7、MOS管M1、电阻R1和米勒电容C10;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的S极连接,电源输入端与MOS管M1之间从左至右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1、接地的滤波去耦电容C2、电阻R1,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MOS管M1的D极与电源输出端之间从右至左连接有接地的滤波去耦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骐俊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