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多逆变并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
,特别涉及一种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多逆变并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微电网
中,通常是利用多逆变器并联来提高微电网的功率容量、灵活性及系统冗余度,但在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如何实现功率的精确分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在现有技术中,并联运行的逆变器多是采用下垂控制来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但其分配精度受物理参数的影响。并且,由于逆变器的等效阻抗、连接线的线路阻抗(合称输出阻抗)等不确定性,导致逆变器并联系统输出功率分配失衡,环流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多逆变并联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功率分配失衡、环流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主控逆变单元及从控逆变单元输出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计算得到各逆变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以及平均有功功率;根据各所述逆变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所述平均有功功率的偏差,调节各所述逆变单元输出的参考电压;基于调节的所述参考电压,重新获取各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的状态信息,并计算所述主控逆变单元与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电压分量差值及电流分量差值;根据所述电压分量差值及所述电流分量差值,自适应调节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虚拟阻抗,以使从控逆变单元的输出阻抗与所述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主控逆变单元及从控逆变单元输出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计算得到各逆变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以及平均有功功率;根据各所述逆变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所述平均有功功率的偏差,调节各所述逆变单元输出的参考电压;基于调节的所述参考电压,重新获取各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的状态信息,并计算所述主控逆变单元与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电压分量差值及电流分量差值;根据所述电压分量差值及所述电流分量差值,自适应调节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虚拟阻抗,以使从控逆变单元的输出阻抗与所述主控逆变单元的输出阻抗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各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计算得到各逆变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以及平均有功功率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输出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进行派克变换,以获得所述输出电压的q、d轴分量及所述输出电流的d、q轴分量,其中,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派克变换表达式如下:其中,u
i
为各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u
i,delay
为u
i
延迟四分之一个工频周期的电压信号,U
i,d
为u
i
的d轴分量,U
i,q
为u
i
的q轴分量;基于所述输出电流的派克变换表达式如下:其中,i
i
为各逆变单元的输出电流,i
i,delay
为i
i
延迟四分之一个工频周期的电流信号,I
i,d
为i
i
的d轴分量,I
i,q
为i
i
的q轴分量;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d、q轴分量和所述输出电流的d、q轴分量,计算各逆变单元的输出有功功率和平均有功功率,其中,所述各逆变单元的输出有功功率和所述平均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其中,P
i
为所述各逆变单元的输出有功功率,i=1,2;P
average
为所述主控逆变单元和从控逆变单元的平均有功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U0为额定电压幅值,k
pu
为所述偏差的比例,k
iu
为所述偏差的积分系数, P
average
为所述主控逆变单元和从控逆变单元的平均有功功率,P
i
为所述各逆变单元的输出有功功率,i=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主控逆变单元与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电压分量差值及电流分量差值,包括:所述电流分量差值及电压分量差值的表达式如下:所述电流分量差值及电压分量差值的表达式如下:其中,ΔI
d
为d轴电流分量差值,I
2,d
为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输出电流d轴分量,I
1,d
为所述主控逆变单元的输出电流d轴分量,ΔU
d
为d轴电压分量差值,U
2,d
为所述从控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d轴分量,U
1,d
为所述主控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d轴分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仓文涛,尹相柱,郭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