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和储能设备,辅助电源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切换模块、变压器及反激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电源的电压,当检测到输入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检测到输入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反激模块用于根据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入数量及输入电源的电压输出对应调节信号,以使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在预设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输入电源的电压范围来改变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接入数量,从而实现较宽电压范围的光伏输入且稳定输出电压。且稳定输出电压。且稳定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和储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和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板的技术越发成熟,制造成本不断降低,太阳能板逐渐被人们知悉并被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便携式储能产品上。现有的便携式储能产品PV(photovoltaic,光伏)输入的电压范围通常在为12V至150V。为了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源,辅助电源电路是PV充电电路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现有的辅助电源电路有两种,第一种是反激电路,但是反激电路不适用于PV输入电压为12V至150的宽输入电压场合中,很难实现稳定输出,第二种是DC/DC电路,但是DC/DC电路较复杂,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和储能电源,能够在实现较宽电压范围的光伏输入且电路结构较简单。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提供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包括:
[0005]电压检测模块、切换模块、变压器及反激模块;
[0006]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模块及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切换模块还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反激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数量为两个;
[0007]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0008]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所述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
[0009]所述反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入数量及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输出对应调节信号,以使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在预设范围内。
[0010]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0011]继电器和控制单元;
[0012]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还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0013]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第一继电器信号,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输出第二继电器信号;
[0014]所述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继电器信号将所述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并根据所述第二继电器信号控制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
[0015]可选地,所述继电器包括:
[0016]线圈和触点组;
[0017]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触点组的第一触点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触点组的第二触点通过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触点组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变压器的另一个原边绕组连接;
[0018]在所述线圈接收到所述第一继电器信号时所述触点组的第二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原边绕组串联;在所述线圈接收到所述第二继电器信号时所述触点组的第一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以使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
[0019]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
[0020]开关管Q1、电阻R1及电阻R2;
[0021]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继电器T1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还包括启动模块;
[0023]所述启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启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
[0024]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电源接入时控制所述输入电源通过所述启动模块给所述切换模块供电,并在所述输入电源接入预设时间后切换由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输出的电压给所述切换模块供电。
[0025]可选地,所述启动模块包括:
[0026]第一供电单元及延时单元;
[0027]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和所述切换模块连接,所述延时单元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连接;
[0028]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源接入时导通,以使所述输入电源通过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给所述切换模块供电;
[0029]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入电源接入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断开,同时,切换由所述副边绕组输出的电压给所述切换模块供电。
[0030]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
[0031]检测单元和驱动单元;
[0032]所述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切换模块连接;
[0033]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所述驱动单元;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所述驱动单元;
[0034]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切换模块,或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切换模块。
[0035]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0036]稳压管ZD11、电阻R11、电阻R12及电阻R13;
[0037]所述稳压管ZD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稳压管ZD11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12接地,所述稳压管ZD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3与所述
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稳压管ZD11的第三端接地。
[0038]可选地,所述反激模块包括:
[0039]调节单元和吸收单元;
[0040]所述调节单元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吸收单元与所述输入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
[0041]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入数量及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输出对应调节信号;
[0042]所述吸收单元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的漏感与所述调节单元中开关管的结电容谐振产生的尖峰电压。
[004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
[0044]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和储能设备,辅助电源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切换模块、变压器及反激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模块及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切换模块还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反激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所述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模块、切换模块、变压器及反激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模块及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切换模块还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及所述反激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检测到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所述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所述反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入数量及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输出对应调节信号,以使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在预设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继电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还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输出第一继电器信号,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输出第二继电器信号;所述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继电器信号将所述变压器的两个原边绕组串接,并根据所述第二继电器信号控制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和触点组;所述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触点组的第一触点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触点组的第二触点通过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触点组的公共触点与所述变压器的另一个原边绕组连接;在所述线圈接收到所述第一继电器信号时所述触点组的第二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原边绕组串联;在所述线圈接收到所述第二继电器信号时所述触点组的第一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以使所述变压器的其中一个原边绕组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Q1、电阻R1及电阻R2;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继电器T1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还包括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永亮,杨锦昌,黎香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