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85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领域。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包括以下步骤:A1,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A2,提高埋石率;A3,优化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的配合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提高抗渗能力;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良好的温控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坝体不良温度裂缝的产生;高流态混凝土确保了块石间较好的填充,实现埋石率的提高,达到埋石率增加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埋石混凝土坝防裂技术在满足重力坝的相关强度、适用性、安全性、使用寿命等前提下,通常采取提高埋石率实现防裂;即,在浇筑的混凝土中埋入大量的石块,从而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使得埋石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受温度应力的影响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少了温度裂缝的产生。埋石混凝土的抗渗技术通常采用的是浇筑一定厚度的防渗混凝土来实现。
[0003]以上技术比较单一,对埋石混凝土的防裂及抗渗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0004]我方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研究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的方法,进一步的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的效果,从而提高埋石混凝土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埋石混凝土的防裂及抗渗效果不是很明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包括以下步骤:A1,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A2,提高埋石率;A3,优化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的配合比。
[0007]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A4,根据温度变化,动态调整混凝土养生;A5,营造适宜的小气候,创造施工条件;A6,控制单仓分块、分层施工高度。
[0008]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A7,防渗面板的水平面设置键槽;A8,防渗面板与埋石混凝土设计水平错缝施工。
[0009]优选的,在步骤A1中:1)采用“双掺”技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通过调整埋石填充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浆膜厚度的方式来控制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强度;在步骤A2中,提高埋石率至30%;
在步骤A1中,采用如下重量配合比设计:水泥:粉煤粉:细骨料:5

20mm粗骨料:20

40mm粗骨料:水:减水剂:引气剂 = 180~190:98~100:830~835:600~610:490~500:160~165:2.83~2.85:0.022~0.024。
[0010]优选的,在步骤A3中:采用“双掺”技术加入粉煤灰,并掺入高性能砼膨胀剂;同时,在防渗面板中不得埋石;在步骤A3中,采用如下重量配合比设计:水泥:粉煤粉:细骨料:5

20mm粗骨料:20

40mm粗骨料:水:减水剂:引气剂 = 220~225:72~76:680~690:570~574:695~703:146~150:2.94~2.98:0.023~0.025。
[0011]优选的,在步骤A4中:预先确定温度应力较大部位,相应布设电子温度计监控;具体的,在混凝土内部埋设电子温度计,动态监测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温差不大于18℃;基于所测实际温度、边界条件及气候条件,提出埋石混凝土坝温度预警标准及应对措施;当温度超过预警值时,迅速采取温控措施。
[0012]优选的,在步骤A5中:在坝基处安装气象监测系统,指导并改善混凝土施工条件;即,采取喷雾及仓面安装喷淋管路,营造适宜的小气候;为实现坝面混凝土在温度22℃左右、湿度70%以上时段浇筑创造最佳施工条件。
[0013]优选的,在步骤A6中:结合提高埋石率,通过合理的单仓分块、分层施工高度,利用块石的吸热及导热特点,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非温控措施的防裂技术,减少施工缝的产生;即,将单仓号坝体分块长度控制在15m左右、高度控制在2.5m左右,结合埋石率30%,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裂缝的产生。
[0014]优选的:在步骤A7中:防渗面板每层施工水平面上,设置上口大、下口小的梯形键槽;从而,增加绕渗长度,以增强防渗能力;同时,对施工缝面进行全面凿毛处理,以进一步增强防渗能力;在步骤A8中:防渗面板与主体埋石混凝土分层高度上,设计水平错缝施工。
[0015]优选的,还包括:结合高流态混凝土,通过加强振捣来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埋石混凝土无架空、密实,提高大坝抗渗能力。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提高抗渗能力。
[0018]2、本专利技术,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良好的温控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坝体不良温度裂缝的产生;高流态混凝土确保了块石间较好的填充,实现埋石率的提
高,达到埋石率增加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
[0019]3、本专利技术,根据温度变化,动态调整混凝土养生,解决因温差带来的裂缝问题;营造适宜的小气候,为坝面混凝土浇筑创造最佳施工条件;合理的单仓分块、分层施工高度,利用块石的吸热及导热特点,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非温控措施的防裂技术,减少施工缝的产生。
[0020]4、本专利技术,防渗面板的水平面设置键槽,增加绕渗长度,以增强防渗能力;防渗面板与埋石混凝土设计水平错缝施工,实现面板抗渗+坝体抗渗有机结合。
[0021]5、本专利技术,采用静态铺筑法+高流态混凝土+强振捣+动态温控措施确保埋石施工质量,保证埋石混凝土无架空、密实,提高大坝抗渗能力。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24]图2为键槽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2,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
[0027]通过在迎水面设置厚0.9~2.4m的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以提高抗渗能力。
[0028]可以理解的是,防渗面板的厚度根据实际坝体结构,进行选取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尺寸。
[0029]整体的防裂及抗渗施工,包括以下步骤:A1,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A2,提高埋石率;A3,优化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的配合比。
[0030]其中,埋石混凝土采用低标号高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采用标号、抗渗等级高的配合比。
[0031]在步骤A1中:1)采用“双掺”技术,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掺和粉煤灰,减少水泥的使用;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水化温升对混凝土结构带来的不利因素,降低不良温度裂缝的产生;2)通过优化调整埋石填充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浆膜厚度的方式来控制单位体积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埋石混凝土的迎水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包括以下步骤:A1,优化埋石混凝土的配合比;A2,提高埋石率;A3,优化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的配合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A4,根据温度变化,动态调整混凝土养生;A5,营造适宜的小气候,创造施工条件;A6,控制单仓分块、分层施工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A7,防渗面板的水平面设置键槽;A8,防渗面板与埋石混凝土设计水平错缝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采用“双掺”技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调整埋石填充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浆膜厚度的方式来控制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强度;在步骤A2中,提高埋石率至30%;在步骤A1中,采用如下重量配合比设计:水泥:粉煤粉:细骨料:5

20mm粗骨料:20

40mm粗骨料:水:减水剂:引气剂 = 180~190:98~100:830~835:600~610:490~500:160~165:2.83~2.85:0.022~0.0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埋石混凝土坝防裂及抗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中:采用“双掺”技术加入粉煤灰,并掺入高性能砼膨胀剂;同时,在防渗面板中不得埋石;在步骤A3中,采用如下重量配合比设计:水泥:粉煤粉:细骨料:5

20mm粗骨料:20

40mm粗骨料:水:减水剂:引气剂 = 220~225:72~76:680~690:5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艳萍黄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