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55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包括:互相连接的发电系统、控制和储能系统、以及偏航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加速涡管、整流网栅和至少2台风机,所述整流网栅安装于所述加速涡管内并位于所述风机的前方,所述至少2台风机沿所述加速涡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加速涡管内;所述控制和储能系统用于储存所述发电系统所发的电能,并用于控制所述偏航系统偏航而带动所述发电系统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力发电设备能够充分适应极地、海岛等偏远恶劣环境,安装简易,年发电小时长,发电效率高,安全性高,非常适合极端风速频发的地区进行风能发电。行风能发电。行风能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极地等恶劣环境的风力发电设备,适合在极端风速频发、湍流度高、维护难度大、后勤补给困难的特殊地区使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手段条件下,气候恶劣、风雪肆虐、后勤补给不足的极地地区能源获取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柴油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柴油发电是目前极地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发电形式,其具备可靠性高、输出稳定、按需调节等优势,但柴油发电必须以燃油为媒介,需要在极地地区建立配套储油设施,并要求补给船定期穿梭供油,会面临燃油凝固、航路阻塞、油气泄露等问题,且燃油发电时产生的废气废料亦会对极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正在被摈弃。光伏发电主要优势是环境友好,但其效率有限,占地面积巨大,而且一旦进入极夜工况,光伏发电机组将基本处于长时间停机状态,不但不会提供电能,反而会成为消耗电能的负载。相比之下,风力发电方案能够有效统筹二者优势。极地地区常年盛行高速风,且风向稳定,是建立风电场的理想地点,风机仅需一次安装,便可持续发电,不需要科考船反复补给,而且风机不受极夜影响,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发电系统、控制和储能系统、以及偏航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加速涡管、整流网栅和至少2台风机,所述整流网栅安装于所述加速涡管内并位于所述风机的前方,所述至少2台风机沿所述加速涡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加速涡管内;所述控制和储能系统用于储存所述发电系统所发的电能,并用于控制所述偏航系统偏航而带动所述发电系统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涡管包括漏斗状进风口和喉管,所述喉管的前端与所述漏斗状进风口的窄端连接,所述漏斗状进风口的底面与所述喉管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喉管的后端作为出风口,所述整流网栅安装于所述喉管内并靠近所述喉管的前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进风口为方形漏斗状进风口,所述喉管为方形直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网栅为由若干管状件构成的蜂窝状结构网栅;所述整流网栅的长度为所述喉管的当量直径的0.4

1倍。5.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航系统包括风速风向仪、偏航轴承、蜗杆、驱动电机、导轨和若干支撑滚轮;所述风速风向仪设置在所述加速涡管的进风口,并与所述控制和储能系统连接;所述发电系统和所述控制和储能系统均落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远陈金路邹荔兵霍仕环杨如嫣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