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55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设有壳体及与壳体竖向同轴设置的线圈、动铁芯、静铁芯和隔磁管,所述静铁芯包括第一静铁芯和第二静铁芯,所述第一静铁芯的主体部分呈管状,套设在隔磁管上部的外侧,其下端低于第二静铁芯的下端,所述第二静铁芯固定安装在隔磁管内的上部,动铁芯位于第二静铁芯的下方,与隔磁管滑动连接,其顶面在常态下与所述第一静铁芯的下端之间留有第一工作气隙,与第二静铁芯的下端之间留有第二工作气隙,且第二工作气隙大于第一工作气隙。这种电磁驱动头能够明显提高启动动力/最大动力输出。动动力/最大动力输出。动动力/最大动力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主要可用作大功率电磁阀及其他机构/装置驱动的电磁式原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用于驱动电磁阀等机构/装置的电磁式驱动装置(或称电磁驱动头,或电磁头)通常主要由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组成,电磁头的壳体内设有隔磁管,线圈及用于安装固定线圈的线圈架设置在隔磁管外侧的壳体内空间,壳体外侧安装有接线盒,线圈的接线端设置在接线盒内,通过接线盒连接外部电源,静铁芯和动铁芯设置在隔磁管内,其中静铁芯固定安装在隔磁管的上部,动铁芯位于静铁芯的下方,与隔磁管的内壁滑动配合,可在隔磁管内上下移动,隔磁管的下端安装在隔磁管座上,隔磁管座上设有用于与其他装置连接的连接结构,例如,法兰结构,使用时通过隔磁管座将电磁头固定安装在阀门本体或其他所要驱动的装置上,动铁芯的下端连接阀门本体或其他驱动的装置的活动件/输入件上(例如,电磁阀的阀杆或阀瓣),当线圈通电时,静、动铁芯相互吸引,动铁芯带动阀杆等活动件上移,直至上限位置(例如,与静铁芯的下端接触),当线圈不通电时,动铁芯在复位螺旋弹簧和/或重力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设有壳体及与壳体竖向同轴设置的线圈、动铁芯、静铁芯和隔磁管,所述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围绕在隔磁管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线圈架上,所述隔磁管穿过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的隔磁管通孔,其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板,底端位于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包括第一静铁芯和第二静铁芯,所述第一静铁芯的主体部分呈管状,套设在隔磁管上部的外侧,位于所述线圈和隔磁管之间,其下端低于第二静铁芯的下端,所述第二静铁芯和动铁芯设置在隔磁管内,所述第二静铁芯固定安装在隔磁管内的上部,所述动铁芯位于第二静铁芯的下方,与隔磁管的内壁滑动配合,其顶面在常态下与所述第一静铁芯的下端之间留有第一工作气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静铁芯的顶部设有圆环形的盘状结构,第一静铁芯的顶部盘状结构自第一静铁芯的主体部分的顶端径向向外伸出,其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顶板的内侧表面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其特征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磁套,所述导磁套位于壳体底板与隔磁管的连接部位,所述导磁套的主体部分呈套管状,套设在隔磁管上,其顶部高度低于常态下动铁芯的顶面高度,其底部设有圆环形的盘状结构,所述导磁套的底部盘状结构自导磁套的主体部分的底端径向向外伸出,其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底板的内侧表面贴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底部敞口的主壳体和盖住所述主壳体的底部敞口的壳体盖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大功率电磁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铁芯的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婷谢海龙谢海勇金春徐华丰汪玉海叶凯强郑渊周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孚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