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48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4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所述摄像机的上方设置有转向盒,且转向盒的外壁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轨道,所述摄像机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电池柱,且电池柱的顶端中心对称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电机,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套设有滚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电池柱在轨道的内侧沿直线运动,在转向盒的内侧绕转向盒轴线转动调向,本方案,摄像机利用电池柱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对滚轮的传动,实现电池柱沿直线位移或绕轴线进行转动转向,以此适应参与者位置的变化,保证摄像机始终可以跟随在参与者身后,对其位置进行观察,减小监控的空白期,提升监控效果。提升监控效果。提升监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娱乐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室逃脱》是一款实景逃脱类游戏。密室逃脱互动游戏的主要创意多源自于电影、网络等场景,一般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及挑战性,带来刺激的情景体验;密室逃脱可以因不同的设计思路衍生出不同的主题,从古墓科考到蛮荒探险,从窃取密电到逃脱监笼,玩家尽可以在自己喜好的主题场景中扮演理想中的角色,凭借细致的目光,缜密的推理,强健的体魄和齐心的协作,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获取奖励。
[0003]现有的密室逃脱游戏中,为对参与者进行良好的监控,会在场景中布置诸多的红外摄像头,以避免参与者发生意外,但是场景中的摄像头由于位置固定,容易出现监控死角,场景较大的密室需要的摄像头数量众多,线路排布复杂,不便于后期的维护检修操作,同时在监控过程中,监视者需要不断的切换对应监控的屏幕,导致发现不及时,造成参与者心理上的创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所述摄像机的上方设置有转向盒,且转向盒的外壁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轨道,所述摄像机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电池柱,且电池柱的顶端中心对称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电机,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套设有滚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电池柱在轨道的内侧沿直线运动,在转向盒的内侧绕转向盒轴线转动调向。
[0006]优选的,所述转向盒下方开设有多段式结构的通槽,通槽的每段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板,并且转板的顶部中段位置通过扭簧转轴和转向盒之间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摄像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且转筒转动套设于电池柱的底端,所述电池柱的顶端设置有充电孔。
[0008]优选的,所述电池柱的中段位置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锥齿轮,所述转筒的顶端设置有卡齿环,且卡齿环和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向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转向盒的侧壁上对应轨道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
[001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1]通过设置轨道和转向盒,实现对密室中各个空间的整体布置,保证摄像机可以运
动至各个房间中,摄像机利用电池柱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对滚轮的传动,实现电池柱沿直线位移或绕轴线进行转动转向,以此适应参与者位置的变化,保证摄像机始终可以跟随在参与者身后,对其位置进行观察,减小监控的空白期,提升监控效果;电池柱在运行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锥齿轮对转筒顶端的卡齿环进行啮合传动,从而使得摄像机在电池柱的底端转动,减小第一驱动电机不必要的位移,减小装置的能耗,提升时单次充电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的仰视等轴测图;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的转向盒内部结构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的转向盒纵剖图;
[001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的监控机构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转向盒;3、轨道;4、摄像机;5、转筒;501、卡齿环;6、转板;7、扭簧转轴;8、电池柱;9、第一驱动电机;10、滚轮;11、充电孔;12、第二驱动电机;13、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参照图1

4,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4,摄像机4的上方设置有转向盒2,且转向盒2的外壁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轨道3,优选的转向盒2呈圆柱状结构,且转向盒2的内部中空,下端面开设有通槽,轨道3侧视面呈C形结构,C形结构的开口朝向下方,且轨道3的开口宽度和转向盒2的开口宽度相同,摄像机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电池柱8,且电池柱8的顶端中心对称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均套设有滚轮10,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传动电池柱8在轨道3的内侧沿直线运动,在转向盒2的内侧绕转向盒2轴线转动调向,转向盒2下方开设有多段式结构的通槽,通槽的每段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板6,并且转板6的顶部中段位置通过扭簧转轴7和转向盒2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转板6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转板6的侧边和转向盒2的通槽竖直端壁之间接触,由于转板6的上方宽度有扭簧转轴7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转板6和转向盒2之间的限位,阻止转板6向下的转动,保证滚轮10在转向盒2中的稳定转动,摄像机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5,且转筒5转动套设于电池柱8的底端,摄像机4通过转筒5实现和电池柱8之间的轴向限位,径向转动,电池柱8的顶端设置有充电孔11,电池柱8的中段位置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2,且第二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套设有锥齿轮13,转筒5的顶端设置有卡齿环501,且卡齿环501和锥齿轮13之间啮合传动连接,优选的和锥齿轮13中心对称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一个随动齿轮,两个齿轮的啮合提升卡齿环50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转向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且转向盒2的侧壁上对应轨道3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优选的插接口对应后续轨道3的走向,转向盒2的内部下端面和轨道3的内部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转向盒2插接口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栓,轨道3的端部设置有和螺栓插接的连接条,螺栓上的螺母套实现对轨道3连接条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转向盒2和轨道3之间的位置固定。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密室中进行轨道3和转向盒2的安装,将轨道3插接至转向盒2的外壁上,并通过螺栓进行两者之间的固定,在进行监控时,将电池柱8顶端的两个滚轮10插接至入口位置处的轨道3中,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对电池柱8上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进行操控,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反向转动时,两个滚轮10将电池柱8向一个方向进行传动,从而使得电池柱8在轨道3中进行前、后运动,实现摄像机4的位置调节,当电池柱8在转向盒2中需要进行转向时,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电池柱8绕其轴线进行转动,实现滚轮10的位置调节,滚轮10进而可以向不同方向的轨道3中进行位移,以此保证了摄像机4在密室中各个房间进行位移,实现持续的拍摄跟踪;在电池柱8运动过程中,摄像机4的方向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2进行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传动锥齿轮13进行转动,锥齿轮13和转筒5上的卡齿环501进行啮合,从而使得转筒5在电池柱8的外壁上共轴转动,实现摄像机4绕电池柱8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4)的上方设置有转向盒(2),且转向盒(2)的外壁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轨道(3),所述摄像机(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电池柱(8),且电池柱(8)的顶端中心对称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均套设有滚轮(10),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传动电池柱(8)在轨道(3)的内侧沿直线运动,在转向盒(2)的内侧绕转向盒(2)轴线转动调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室逃脱用随动式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盒(2)下方开设有多段式结构的通槽,通槽的每段内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板(6),并且转板(6)的顶部中段位置通过扭簧转轴(7)和转向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京疏秀冯寅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