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初冬到初春时节路面温度较低,当温度低于0℃时,路表水分容易凝结成暗冰,此时路面的抗滑能力急剧下降,并且冰膜薄且透明不易被驾驶员察觉,极大威胁了驾驶员行车安全。现有道路交通涂层功能单一,且模式固定,无法对上述低温、冰滑等特殊路面状况进行感知,难以对路面状况实现自动预警调节警示等级。基于交通信号灯颜色的相关调查可知,颜色的改变是最直观的预警方式,不仅在心理上可以调动驾驶员和乘客的注意力,而且在生理上能够影响驾驶员的技能响应时间,从而使驾驶员和乘客自觉或本能地注意周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是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保证驾驶员安全行车,提升冬季路面出行安全,实现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有必要研发具有低温变色功能的路表涂层材料和技术,为冬季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储备。
[0003]示温预警涂层是对环境或物体温度进行预警的有效手段。目前,预警涂层在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制备低温变色复配物:在搅拌转速为500rpm~700rpm及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以0.5g/min~4g/min的速率向有机溶剂中加入显色剂并溶解,再以0.5g/min~4g/min的速率加入隐色剂并溶解,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低温变色复配物;所述的显色剂与隐色剂的质量比为(1~6):1;所述的隐色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0~60);二、制备低温变色微胶囊粉末:
①
、将低温变色复配物及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溶液混合,然后调整pH为5~6,分散乳化,得到可逆热致变色乳液;所述的低温变色复配物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溶液中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的质量比为1:(0.1~0.2);
②
、在温度为45℃~55℃及搅拌转速为300rpm~600rpm的条件下,以1mL/min~1.2mL/min的速率将壁材预聚体溶液滴加到可逆热致变色乳液中,然后调节pH为5~6,以升温速率为0.2℃/min~0.4℃/min,将温度从45℃~55℃升高至75℃~85℃,并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保温1.5h~3h,最后洗涤干燥,得到低温变色微胶囊粉末;所述的壁材预聚体溶液与可逆热致变色乳液的体积比为1:(0.1~0.15);三、制备低温预警变色涂层:在转速为200rpm~400rpm的条件下,向含有成膜助剂的胶黏剂中加入低温变色微胶囊粉末,并搅拌15min~30min,得到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所述的含有成膜助剂的胶黏剂与低温变色微胶囊粉末的质量比为1:(0.1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正辛醇、正癸醇或十二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显色剂为硬脂酸、双酚A或对硝基苯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隐色剂为结晶紫内酯或6
’‑
(二乙胺基)
‑1’2’‑
苯并荧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低温动态预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①
中用质量百分数为99%的乙酸水溶液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宁,王浩达,冀卫东,韦赟豪,张子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