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34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包括用于穿插的弧形穿刺针和固定电线的固定器;所述弧形穿刺针的内部插设有电线,所述电线前端连接有放电电极,所述电线的后端连接有可拆卸接头;所述电线的后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器,本方案中的穿刺针为弧形,使得电极插入穿刺针内后,在超声引导颈部经皮穿刺时,能够绕开遮挡在颈部迷走神经上方的颈部血管,从而解决了既往无法直接经皮穿刺,放置刺激电极至颈部迷走神经旁的难题,进而实现了通过采用对病人创伤最小的方法—即经皮穿刺的方法,在颈部迷走神经旁放置周期性放电的刺激电极,从而解决了经皮穿刺,实施术中连续喉返神经监测的技术难题。测的技术难题。测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

技术介绍

[0002]食管癌是我国高发恶性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食管癌预后不良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临床发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转移率最高的区域。但是,由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在胸内位置最高并最难清扫,而且其所毗邻的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复杂,因此非常容易在清扫时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会导致患者喉部肌肉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声音嘶哑,同时表现为进食流质或饮水呛咳,严重者会导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如何在食管癌手术时实现对喉返神经的精确辨认与保护,从而安全的清扫沿喉返神经分布的淋巴结,成为食管癌手术的一个关键技术难点。
[0003]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医学中心试图通过术中实施持续的喉返神经监测,然后在持续喉返神经监测下,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该技术实施的解剖学基础与原理是通过在颈部植入紧靠迷走神经的自动周期性刺激电极,发放电刺激,然后电刺激经颈部迷走神经传导至其下游神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插的弧形穿刺针(1)和固定电线(3)的固定器(6);所述弧形穿刺针(1)的内部插设有电线(3),所述电线(3)前端连接有放电电极(4),所述电线(3)的后端连接有可拆卸接头(5);所述电线(3)的后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穿刺针(1)的内部插设连接有可拆卸的内芯(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弧形穿刺电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接头(5)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电线(3)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郑晖李勇魏时靖韩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