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义敏专利>正文

一种倒立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30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育辅助运动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倒立辅助器,包括基座和垫板及设置在垫板和基座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分别铰接在垫板和基座的一侧,所述基座上方转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用于辅助倒立的升降机构、支撑横杆及支撑板,通过连接板将垫板和基座折叠起来收纳。和基座折叠起来收纳。和基座折叠起来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立辅助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体育辅助运动器械
,涉及一种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瑜伽是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有利于改善体姿、增强身体活力、延缓机体衰老。瑜伽体位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伴有体式要点,初学者在练习时可以借助辅助器材协助完成标准动作,比如:手倒立式,轮式等。
[0003]目前在练习瑜伽手倒立时,都是双腿向上靠在墙面或门板上,然而初学者在前期由于身体条件无法完成标准的动作,由于墙体仅仅起到扶持的作用,不能结合手倒立力学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且只有双手先撑地才能完成倒立,初学者在练习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失去信心。
[0004]现在市面上的倒立辅助练习器材大多数都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很好地符合人体工学以及无法满足大多数练习者的需要。其单一的辅助功能和价格决定了倒立辅助器适合在练习者集中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而非个人使用。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倒立辅助练习器材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是也有许多的问题,例如:
[0005]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倒立辅助器械采用的辅助方式都是使用户被动倒立,仅起到倒立完成期间血液倒流的养生效果,而忽略了倒立练习过程对机体的训练效果,锻炼效果不佳。
[0006]市面上的大多数倒立辅助器械在辅助方式上基本采用使用户头部迅速下冲的方式,用户容易害怕,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感的同时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0007]市面上的大多数倒立辅助器械都比较大,整体框架大、不易移动、占地多,并且其组成零件多导致安装也困难。
技术内容
[0008]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倒立辅助器,包括基座和垫板及设置在垫板和基座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分别铰接在垫板和基座的一侧,所述基座上方转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用于辅助倒立的升降机构、支撑横杆及支撑板,通过连接板将垫板和基座折叠起来收纳。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方设有安装部及转动设置在安装部两端的支撑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内成型有安装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弯折穿入所述安装通孔内转动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方至少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座内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两端凸出成型有连接轴,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面成型有若干个凹槽,通过支撑杆抵接在对应的凹槽内使支撑板固定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的高度选择适合的凹槽用支撑杆固定住,用户的双脚放置于抬高的支撑板上,在倒立时抬高双脚一定的高度可以使得用户的重心前移,便于
用户更好的完成整个倒立的动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杆内部中空,所述固定杆上成型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升降杆上成型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件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使得固定杆和升降杆之间锁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均由两块相对设置的安装板构成,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座上;所述支撑横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座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座上成型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和若干个第一行程槽,所述固定杆上成型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通过第一销钉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程槽中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销钉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座上成型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行程槽,所述支撑横杆上成型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第二销钉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程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销钉连接。
[0019]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20]通过将升降杆收缩至固定杆内,然后将整个固定杆和支撑横杆折叠平放于基座上,随后将支撑杆和支撑板平放于基座上,最后将垫块通过连接板转动到基座上方折叠整个器械进行携带和存放,使得用户携带更方便,存放的占地面积更小。
[0021]本技术分为辅助肩部、腰部和腿部三个部分,任意部分可单独辅助或是两两组合辅助,亦或是三个部分组合使用,也可全部折叠无需辅助,共八种不同的组合使用模式。若是用户在使用前认为自己在倒立时已经可以不需要支撑横杆来提供肩部辅助时,可以在使用时将支撑横杆折叠,仅靠升降杆、支撑板分别辅助腰部、腿部,同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渐渐熟练后,可以逐步减少辅助,当用户可以完全不需要辅助时,即可实现自由倒立。本技术将倒立练习由“靠墙保护”转变为采取机械定点辅助等方式对人体精准辅助,便于理论理解和科学练习。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4]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003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003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收纳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使用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
基座;2

辅助机构;3

垫板;4

支撑杆;5

连接板;6

支撑板;7

安装部;8

连接座;9

安装通孔;10

第一通孔;11

连接轴;12

凹槽;13

升降机构;14

支撑横杆;15

固定杆;16

升降杆;17

第一固定孔;18

第二固定孔;19

第一转动座;20

第二转动座;21

安装板;22

第一安装孔;23

第一行程槽;24

第二通孔;25

锁紧件;26

第一销钉;27

第一滑动杆;28

弹簧;29

第二滑动杆;30

第二安装孔;31

第二行程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垫板(3)及设置在垫板(3)和基座(1)之间的连接板(5),连接板(5)两端分别铰接在垫板(3)和基座(1)的一侧,所述基座(1)上方转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2)包括用于辅助倒立的升降机构(13)、支撑横杆(14)及支撑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安装部(7)及转动设置在安装部(7)两端的支撑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倒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7)内成型有安装通孔(9),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弯折穿入所述安装通孔(9)内转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方至少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座(8),连接座(8)内成型有第一通孔(10),所述支撑板(6)两端凸出成型有连接轴(11),所述支撑板(6)通过连接轴(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与所述连接座(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一面成型有若干个凹槽(12),通过支撑杆(4)抵接在对应的凹槽(12)内使支撑板(6)固定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固定杆(15)和升降杆(16),所述固定杆(15)内部中空,所述固定杆(15)上成型有第一固定孔(17),所述升降杆(16)上成型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第二固定孔(18),通过锁紧件(25)穿过第一固定孔(17)和第二固定孔(18)使得固定杆(15)和升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敏
申请(专利权)人:朱义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