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27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导热片、基块、L型蒸发管,所述基块内壁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扇条,所述扇条侧壁开设有弧槽。该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通过初始利用扇条对导热管密封,导热管与L型蒸发管之间无法进行热流传递,在设备高热时利用金属弯片智能监测,弯曲收缩使得相变冷媒流入导热管的内腔,控制相变冷媒有效利用,期间配合扩展用以对相变冷媒液化的冷凝片,从而高效保障了设备的运行安全且减小了降温成本、保证了降温进程稳定且快速。且快速。且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气及电气自动化设备,现有的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线圈发热、机械摩擦等问题会使得设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于部分发热一般的机电设备,其一般利用片状或翅状的导热机构自动进行散热,但由于运行情况不同导致的运行功率意外增大原因,这部分机电设备会遭遇间歇的高热问题,为了避免高热影响设备性能或损坏机电结构,也为了避免采用高效热管机构因低热量导致热管效应不明显使得热管内部结垢,实际运用时会对这部分机电设备配备水冷或风冷系统,以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持续的辅助降温,然而这也导致机电设备未出现高热时,存在散热亢余的情况,最终造成较大的降温成本支出,而节约成本仅利用对热量有超导作用的金属导热结构,也存在降温进程运行不够稳定快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一般的机电设备用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运行缺乏安全性且降温成本大、降温进程不够稳定快速的问题,实现以上高效保障了设备的运行安全且减小了降温成本、保证了降温进程稳定且快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导热片、基块、L型蒸发管,所述基块内壁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扇条,所述扇条侧壁开设有弧槽,所述基块内壁靠近所述导热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基块左右两侧均滑动插接有磁楔块,所述磁楔块侧壁固定连接有金属弯片,所述金属弯片与所述调节块之间活动连接有铰杆,所述基块外壁固定安装有磁环。
[000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壳体前端固定连接有基块,所述基块前端固定插接有L型蒸发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中心包括有密封芯杆,所述导热管前端包括有半圆状外盖部分,所述导热管前端于所述L型蒸发管内腔固定插接,所述导热管与所述扇条靠近所述L型蒸发管的一端分别由镀铝绝热材料组成,便于使得导热管与L型蒸发管连通,但在扇条对合期间,导热管与扇条分别在镀铝绝热材料的作用下,阻抗设备内部的热流朝向L型蒸发管传递。
[0006]进一步的,所述L型蒸发管的内部填充有低沸点的相变冷媒,所述冷凝片与所述L型蒸发管之间贯通连接,便于提供相变冷媒受热蒸发后的冷端,以促进相变冷媒在气液之间变化循流。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侧壁包括有与所述弧槽活动连接的销状部分,便于调节块
带动弧槽使得扇条偏转。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磁楔块靠近所述基块侧壁的一侧包括有与所述磁环对应的磁区,所述磁区与所述磁环之间邻近面的磁极相反,便于二者互相吸引,保证金属弯片相对导热管保持持续抵触导热的监测状态。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L型蒸发管前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冷凝片,所述冷凝片内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毛细块,所述冷凝片与所述磁楔块之间活动连接有曲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片的数量设计为三个,冷凝片以层叠的形式与所述L型蒸发管之间连接,其中上下两侧的冷凝片与L型蒸发管之间转动连接,中部的冷凝片与L型蒸发管之间固定连接,冷凝片之间包括有高压密封圈,所述曲杆与所述基块之间转动连接,曲杆与存在偏转机制的冷凝片连接,以便于磁楔块拉动曲杆使得上下侧冷凝片偏转,增大与空气接触的散热面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通过初始金属弯片在低温下定型,扇条对合使得导热管内部密封,导热管与L型蒸发管之间无法进行热流传递,在设备无法自散高热时,导热管即将高热传导至金属弯片使得其弯曲收缩,拉动铰杆使得调节块,拨动两侧的扇条分离,L型蒸发管中的相变冷媒即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导热管的内腔,利用相变冷媒的低沸点特性以进行快速的气化吸热,而在消除设备的散热瓶颈后,由于扇条可复位将相变冷媒压出,继而可保证对相变冷媒的投入控制时机,避免相变冷媒无效利用而影响其化学特性,这一设计从而高效保障了设备的运行安全且减小了降温成本。
[0012]2、该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通过相变冷媒气化进入到U型槽中,可在冷凝片的作用下液化且被动放热,液化的相变冷媒在毛细块的作用下自动回流达到循流效果,以实现不断辅助散热降温,由于金属弯片收缩时磁楔块在磁环的吸力作用下,进一步深入基块内部,因此这就使得曲杆被带动偏转,将上下两侧的冷凝片拉出,以增大冷凝片与空气接触的散热面积,而初始层叠的三块冷凝片可减小其裸露面积防止灰粘附,这一设计从而保证了降温进程稳定且快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块连接部分俯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连接部分俯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连接部分正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扇条连接部分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连接部分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冷凝片连接部分正视图。
[0014]图中:1、壳体;2、导热片;3、基块;4、L型蒸发管;5、保护机构;51、导热管;52、扇条;53、弧槽;54、调节块;55、磁楔块;56、金属弯片;57、铰杆;58、磁环;6、散热机构;61、冷凝片;62、U型槽;63、毛细块;64、曲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该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的实施例如下:请参阅图1

图7,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导热片2、基块3、L型蒸发管4,壳体1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2,导热片2为铝型材,壳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基块3,基块3前端固定插接有L型蒸发管4,L型蒸发管4的内部填充有低沸点的相变冷媒,冷凝片61与L型蒸发管4之间贯通连接,便于提供相变冷媒受热蒸发后的冷端,以促进相变冷媒在气液之间变化循流。
[0017]基块3内壁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5,保护机构5包括导热管51,导热管51由铜材构成,导热管51中心包括有密封芯杆,导热管51前端包括有半圆状外盖部分,导热管51前端于L型蒸发管4内腔固定插接,导热管51与扇条52靠近L型蒸发管4的一端分别由镀铝绝热材料组成,便于使得导热管51与L型蒸发管4连通,但在扇条52对合期间,导热管51与扇条52分别在镀铝绝热材料的作用下,阻抗设备内部的热流朝向L型蒸发管4传递。
[0018]导热管51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扇条52,扇条52侧壁开设有弧槽53,基块3内壁靠近导热管5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块54,调节块54侧壁包括有与弧槽53活动连接的销状部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导热片(2)、基块(3)、L型蒸发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块(3)内壁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5),所述保护机构(5)包括导热管(51),所述导热管(51)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扇条(52),所述扇条(52)侧壁开设有弧槽(53),所述基块(3)内壁靠近所述导热管(5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块(54),所述基块(3)左右两侧均滑动插接有磁楔块(55),所述磁楔块(55)侧壁固定连接有金属弯片(56),所述金属弯片(56)与所述调节块(54)之间活动连接有铰杆(57),所述基块(3)外壁固定安装有磁环(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片(2),所述壳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基块(3),所述基块(3)前端固定插接有L型蒸发管(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51)中心包括有密封芯杆,所述导热管(51)前端包括有半圆状外盖部分,所述导热管(51)前端于所述L型蒸发管(4)内腔固定插接,所述导热管(51)与所述扇条(52)靠近所述L型蒸发管(4)的一端分别由镀铝绝热材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设备用智能检测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蒸发管(4)的内部填充有低沸点的相变冷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