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18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8
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结构合理,调整准确且效率高。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还设有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内设有空腔,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接口和若干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部、且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且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水源,所述水源向空腔内注入高温液体或低温液体;所述第二接口通过螺纹套连接圆柱状的水袋,所述水袋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袋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袋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肝素钠是粘多糖硫酸酯类抗凝血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目前,肝素钠主要是从猪、羊小肠粘膜和牛肺、腌肠衣盐水中提取。在肝素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制备肠粘膜、酶解、吸附、洗脱、沉淀脱盐和干燥步骤。
[0003]而在反应釜中进行酶解时,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在酶解的不同时期需要控制反应釜内达到不同的温度,升高温度一般采用电热丝加热,而降低温度一般采用自然降温或外部设置冷水夹套的方式,控温效果及调温效果较差,同时调温速度也低,不利于温度的快速、准确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调整准确且效率高的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还设有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内设有空腔,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接口和若干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部、且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且与空腔连通;
[0006]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水源,所述水源向空腔内注入高温液体或低温液体;
[0007]所述第二接口通过螺纹套连接圆柱状的水袋,所述水袋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螺纹套与第二接口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套与水袋之间可以是粘接,也可以通过卡箍固定。
[0008]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若干所述第二接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第二接口相对搅拌轴对称设置。
[0009]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水袋之间及水袋与搅拌叶片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测温仪传递信号。
[0010]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下侧,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对称的配重块。
[001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有滑动密封圈,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滑动密封圈。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中通过对输入空腔的液体的温度的控制,快速且准确地调整与控制反应釜本体内的温度,而且,输入液体后,水袋膨胀,能实现对物料的多重地可靠地搅拌,促进热量的传递,也促进了酶解反应的可靠进行,结构合理,控温调温速度快、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反应釜本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电动机;3、搅拌轴; 31、空腔;32、第一接口;33、第二接口;34、螺纹套;35、水袋;4、搅拌叶片;5、温度传感器;6、配重块;7、滑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还设有通过电动机2驱动的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部设有搅拌叶片4,所述搅拌轴3内设有空腔31,所述搅拌轴3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接口32和若干第二接口33,所述第一接口32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部、且与空腔3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33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且与空腔31连通;
[0017]所述第一接口32连接水源,所述水源向空腔31内注入高温液体或低温液体;
[0018]所述第二接口33通过螺纹套34连接圆柱状的水袋35,所述水袋35与所述第二接口33连通。电动机2驱动搅拌轴3转动,搅拌轴3转动带动搅拌叶片 4转动,实现对反应釜本体1内的物料的搅拌,促进酶解反应的进行;在需要升高反应釜本体1内的温度时,水源通过第一接口32向空腔31内输入高温液体,高温液体进入空腔31后、再通过第二接口33进入水袋35,使得水袋35膨胀,这样,高温液体的热量会通过水袋35传递给物料,实现对物料的加热,而且,膨胀后的水袋35能实现辅助搅拌动作,促进热量的快速传递;在需要降低反应釜本体1内的温度时,抽出空腔31内的高温液体、并注入低温液体,通过低温液体吸收物料内的热量,实现降温,这样,通过对输入空腔31的液体的温度的控制,快速且准确地调整与控制反应釜本体1内的温度,结构合理,控温调温速度快、效果好。
[0019]若干所述第二接口3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3上,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第二接口33相对搅拌轴3对称设置。这样的分布方式,能最大程度上提升热量的传递效率,提高升温或降温速度,也就提高了对反应釜本体1内的温度的快速且准确的调整,确保酶解反应可靠进行。
[0020]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水袋35之间及水袋35与搅拌叶片4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固定设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测温仪传递信号。通过温度传感器5的设置,能实时监控反应釜本体1 的物料温度,而且,对温度传感器5的位置进行限定后,通过读取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能够判断热量在物料内的传递效果,确保物料内的温度均匀,也就确保了酶解反应在合理的温度内可靠进行。
[0021]所述搅拌轴3的一端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上方,所述搅拌轴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1、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下侧,所述第一接口32位于所述搅拌轴3的一端,所述搅拌轴3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32 对称的配重块6。通过配置块的设置,确保了搅拌轴3能够平稳地转动,同时,在搅拌轴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堵帽封闭第一接口32,防止空腔31内的液体甩出。
[0022]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有滑动密封圈7,所述搅拌轴3穿过所述滑动密封圈7。这样,搅拌轴3能可靠转动,且搅拌轴3与反应釜本体1之间能可靠密封。
[0023]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还设有通过电动机(2)驱动的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部设有搅拌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内设有空腔(31),所述搅拌轴(3)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一接口(32)和若干第二接口(33),所述第一接口(32)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部、且与空腔(3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33)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且与空腔(31)连通;所述第一接口(32)连接水源,所述水源向空腔(31)内注入高温液体或低温液体;所述第二接口(33)通过螺纹套(34)连接圆柱状的水袋(35),所述水袋(35)与所述第二接口(3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粘膜酶解反应控温调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接口(3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卫平李娜丁雪达谷小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金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