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12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腔;吸嘴,设于所述壳体的一开口端上,且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以及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本体、第一弹性件及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端上,所述底座的外侧上凹陷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他部分突出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所述电池本体插入所述壳体的另一开口端,且所述底座将所述壳体的该开口端密封,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电池本体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这种雾化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更换电池。卸更换电池。卸更换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的
,特别是涉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储液腔体、雾化芯、电池及吸嘴,液体注入储液腔体内,电池为雾化芯供电,通电后的雾化芯能够加热储液腔体内的液体,使液体被雾化并生成雾化气体,最终雾化气体会通过吸嘴吸出。目前的雾化装置中,电池是固定设于壳体内,且无法拆卸,使得电池无法被循环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雾化装置的电池无法拆卸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更换电池的雾化装置。
[0004]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0005]壳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
[0006]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腔;
[0007]吸嘴,设于所述壳体的一开口端上,且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以及
[0008]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本体、第一弹性件及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端上,所述底座的外侧上凹陷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他部分突出于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腔;吸嘴,设于所述壳体的一开口端上,且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以及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本体、第一弹性件及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端上,所述底座的外侧上凹陷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他部分突出于所述底座的外侧面,所述电池本体插入所述壳体的另一开口端,且所述底座将所述壳体的该开口端密封,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电池本体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及固定座,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固定座抵接,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输出电极,所述输出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本体、所述雾化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极包括正电极及负电极,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导通件及第二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所述雾化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通件分别与所述负电极、所述雾化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怀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瑞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