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止吐绑带技术

技术编号:34777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止吐腕带,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因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按重量份的原料:丁香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止吐绑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止吐绑带。

技术介绍

[0002]化疗后呕吐的病机有虚实两类,实者化疗伤胃,化疗药物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呕吐;而虚者,化疗药多为寒凉之品,易致脾虚,中阳不足,升降失职,浊阴上逆,胃失温养、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而致呕吐。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都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变脏腑主要在胃,还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0003]单纯西医止吐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虽然有不错的镇吐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症状难以控制,同时西医止吐药副作用较为显著,比如便秘、头晕、疲劳和胃肠功能紊乱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止吐绑带。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用于外敷在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并在脉冲刺激下,释放可发挥止吐作用的有效成分,从而缓解使用者的呕吐症状,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下述按重量份的原料:丁香2

5份、半夏2

5份、茯苓1

3份、黄芩1

2份、旋复花1

2份、吴茱萸0.8

1.2份、代赭石0.8

1.2份以及生姜1

3份。
[000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半夏为生半夏。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将丁香2

5份、半夏2

5份、茯苓1

3份、黄芩1

2份、旋复花1

2份、吴茱萸0.8

1.2份、代赭石0.8

1.2份以及生姜1

3份碾碎混合,即得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吐绑带,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电流脉冲组件,具有一个脉冲件,用于发射脉冲;脉冲释放件,与脉冲件电性连接,用于释放脉冲;包裹件,包裹在脉冲释放件的外侧;绑带,连接在包裹件的两端,用于将包裹件佩戴在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处;以及中药盛放件,设置在包裹件朝向使用者的皮肤的一面,用于盛放上述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
[000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中药盛放件包括:药囊,盛装有用于缓解呕吐症状的中药;网兜,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药囊的空间,网兜设置在包裹件的底部并朝向使用者的皮肤的一面。
[00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流脉冲组件还具有:充电接口,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以及控制器,与脉冲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脉冲件发射脉冲。
[001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绑带为弹力绑带,包括:第一弹力绑带、第二弹力绑带,第一弹力绑带包括:第一弹力绑带主体,一端固定连接在包裹件的一侧;第一魔术贴,设置在第一弹力绑带主体的另一端;第二弹力绑带包括:第二弹力绑带主体,一端固定连接在包裹件的另一侧;第二魔术贴,设置在第二弹力绑带主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吐绑带,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安装部,具有一个药槽;绑带,连接在安装部的两端,用于将安装部佩戴在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处;药囊,放置在药槽中,该药囊盛装有上述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以及电流脉冲组件,设置在安装部上,具有一个脉冲件,用于释放脉冲信号并作用于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处以及上述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流脉冲组件还具有:电池,与脉冲件电性连接,用于供电;控制器,与脉冲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脉冲件发射脉冲;以及充电接口,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安装部还具有:显示件,用于显示电池的电量和脉冲件的脉冲信号。
[0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按钮,用于调节脉冲件发射的脉冲强度。
[0016]在专利技术提供的止吐绑带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相关穴位为内关穴、神阙穴或足三里穴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0017]丁香:温;辛;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0018]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0019]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0]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21]旋复花:咸,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0022]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肝、脾、胃经,主治胃寒疼痛,能温里散寒止痛,又有行气、解郁之功。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健胃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作用,能镇吐,与生姜有协同作用。
[0023]代赭石:味苦、甘,性微寒。归肝、胃、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0024]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0025]本专利技术中,选择内关穴、神阙穴和足三里穴有如下原因:
[0026]内关穴为手厥阴经络穴、可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可以治疗胸闷、心慌等心脏疾病;同时,内关穴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以上经脉都循行于胸脘胁腹,故内关穴又是治疗胸痛、胁痛、胃痛、心痛、反胃、胸脘满闷等疾病非常重要的穴位。
[0027]神阙穴居于人体正中,与督脉相表里,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故神阙可谓一穴而系全身,故有“气气归脐”之说,因此脏腑经脉之病,取神阙灸治可达通脉调脏腑、培元固本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部皮肤角质层最薄,脐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药物敷脐吸收较好,能有效发挥药物作用。
[0028]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用于外敷在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处,并在脉冲刺激下,释放可发挥止吐作用的有效成分,从而缓解使用者的呕吐症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按重量份的原料:丁香2

5份、半夏2

5份、茯苓1

3份、黄芩1

2份,旋复花1

2份,吴茱萸0.8

1.2份、代赭石0.8

1.2份、生姜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半夏为生半夏。3.一种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丁香2

5份、半夏2

5份、茯苓1

3份、黄芩1

2份,旋复花1

2份,吴茱萸0.8

1.2份、代赭石0.8

1.2份、生姜1

3份碾碎混合,即得外敷用的止吐中药组合物。4.一种止吐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脉冲组件,具有一个脉冲件,用于发射脉冲;脉冲释放件,与所述脉冲件电性连接,用于释放脉冲;包裹件,包裹在所述脉冲释放件的外侧;绑带,连接在所述包裹件的两端,用于将所述包裹件佩戴在所述使用者的相关穴位处;以及中药盛放件,设置在所述包裹件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皮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然杨学王怡超应明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