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58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先以四氯金酸溶液为原料,得到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然后基于巯基化合物对该凹形金纳米颗粒催化能力的强烈抑制作用,实现了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检测。具体方法是:绘制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尿液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巯基化合物广泛分布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在各种组织、细胞代谢的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巯基化合物的活性和数量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机能和代谢改变。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癌变后(早中晚期)会使巯基分子不可逆的脱落进入尿液中排出体外,而正常情况下尿中不会有巯基化合物,因此检测尿液中的巯基化合物含量,可用于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大量研究表明,尿液中巯基化合物含量显著增高常见于癌变过程。
[0003]常规的巯基化合物检测方法是利用其还原能力,使磷钨酸变为成钨蓝而呈蓝色测定尿中巯基物含量。因磷钨酸试剂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才有良好的呈色反应,故以醋酸盐缓冲液将溶液pH调至3~5左右。但在此条件下尿液中存在的尿酸、维生素等也能使磷钨酸还原,故有干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专利CN104749151B公开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稳定的金纳米簇颗粒在检测巯基化合物方面的应用,是由氯金酸和谷胱甘肽为原料制备谷胱甘肽稳定的金纳米簇颗粒,从而用于巯基化合物的检测。但是该专利技术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检测灵敏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方法简单,检测灵敏度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1、凹形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体积份计,具体步骤如下:先向10份0.08~0.11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加入0.2份25mmol/L四氯金酸水溶液、0.06~0.08份1mol/L氢氧化钠溶液、0.009~0.011份质量浓度33%双氧水溶液,剧烈振荡均匀,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表明Au
3+
还原为Au
+
;之后,快速注入0.28~0.33份0.003mol/L维生素C,搅拌混匀,在25~30℃水浴中保持15~30分钟,即得所述的凹形金纳米颗粒。
[0008]2、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
[0009]3、上述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在尿液中巯基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0010]4、基于前述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1](1)先将终浓度0~50nM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与凹形金纳米颗粒溶液(等效于0.47mmol/L Au)按照体积比1:4.5混合,然后加入3,3',5,5'

四甲基联苯胺(TMB)单组分显色液,摇匀后反应25~35s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652nm处吸光度变化值,绘制浓度

吸光值变化值标准曲线;
[0012](2)将尿样不经处理直接稀释后(稀释到在本检测方法响应曲线内)替换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与凹形金纳米颗粒溶液混合(体积比2:9)后,加入TMB单组分显色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变化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测定尿样中巯基化合物的含量。
[0013]优选的,步骤(1)中,TMB单组分显色液包含:质量浓度0.025%TMB,2.5mM双氧水。
[0014]优选的,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将100μL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与450μL凹形金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加入450μL的TMB单组分显色液,最终谷胱甘肽浓度为0、0.1、2、4、8、10、20、25、30、40、45、50nM,反应25~35s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652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变化值,并绘制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186x

0.00527,其中y为吸光度变化值,x为浓度。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以四氯金酸溶液为原料,得到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基于巯基化合物对该凹形金纳米颗粒催化能力的强烈抑制作用,实现了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检测。具体方法是:绘制浓度

吸光值变化值标准曲线;再将尿样稀释后替换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变化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测定尿样中巯基化合物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0.1nM。
[00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向巯基化合物中加入凹形金纳米颗粒后,体系颜色、吸光值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巯基化合物浓度增加,体系颜色变化越明显。通过实验表明,体系中吸光值变化与巯基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此来检测样品中巯基化合物的含量。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利用了凹形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使得检测信号得到较大放大。与常规的球形金纳米颗粒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凹形金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和高指数晶面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凹形金纳米颗粒的晶相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对体系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吸光值变化曲线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基于凹形金纳米颗粒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步骤S1,合成凹形金纳米颗粒,其方法如下:
[0027]在10mL浓度为0.1M CTAB中,加入200μL浓度为25mM HAuCl4和75μL浓度为1M NaOH(pH=11.46)和10μL质量浓度33%H2O2剧烈震荡混匀,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表明Au
3+
还原为Au
+
;之后,将300μL浓度为0.003M的AA快速注入溶液中,搅拌后将混合物在28℃水浴中保持15

30min,制备得到凹形金纳米颗粒。
[0028]请参阅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凹形金纳米颗粒的晶相图。制备得到的凹形金纳米颗粒的长度为69.4nm,夹角为16
°

[0029]步骤S2,绘制标准曲线:
[0030]将100μL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与450μL凹形金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加入450μL的TMB单组分显色液,最终谷胱甘肽浓度为0、0.1、2、4、8、10、20、25、30、40、45、50nM,反应30s后记录溶液颜色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652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变化值,并绘制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186x

0.00527,其中y为吸光度变化值,x为浓度;
[0031]其中,TMB单组分显色液中TMB的质量浓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体积份计,具体步骤如下:先向10份0.1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加入0.2份25mmol/L四氯金酸水溶液、0.075份1mol/L氢氧化钠溶液、0.01份质量浓度33%双氧水溶液,剧烈振荡均匀,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表明Au
3+
还原为Au
+
;之后,快速注入0.3份0.003mol/L维生素C,搅拌混匀,在25~30℃水浴中保持15~30分钟,即得所述的凹形金纳米颗粒。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3.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凹形金纳米颗粒在尿液中巯基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4.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凹形金纳米颗粒的一种检测尿液中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终浓度0~50nM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与凹形金纳米颗粒溶液按照体积比1:4.5混合,然后加入TMB单组分显色液,反应25~35s后用紫外分光光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邓圣旺陈轶乔匿骎邹征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智享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