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36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包括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显示区和驱动IC,显示区内设有若干个像素单元,横排像素单元均与第三扫描线连接,纵列像素单元均与第二扫描线连接,每个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顺次设有容纳第二扫描线和/或第三扫描线的布线区,驱动IC上设有顺次设置的PIN脚,驱动IC上的PIN脚与每个布线区内的第二扫描线和/或第三扫描线顺次连接,第三扫描线通过第一信号线与驱动IC的PIN脚连接,第二扫描线通过第二信号线与驱动IC的PIN脚连接,相邻第二信号线和第一信号线与驱动IC上的PIN脚顺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驱动IC的PIN脚顺序,防止引线交叠,实现窄下边框同时提高显示效果。下边框同时提高显示效果。下边框同时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纸布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纸(墨水屏)的运用越来越广。电子纸(墨水屏)显示具有超低功耗,低频显示、省电的特点,在价格标签、教育平板、公交站牌具有广泛地应用市场。
[0003]参见图1所示,电子纸的显示区21主要由多根控制每行像素单元的第一扫描线31,和多根控制每列像素单元的第二扫描线32共同控制,而为了方便控制,会将第一扫描线31和第二扫描线32引线到驱动IC22进行集中控制。在传统的电子纸中,一般是将第二扫描线32从显示区21直接引线到驱动IC22,第一扫描线31从显示区21先引线到显示区21左右两侧边界的非显示区再引线到驱动IC22。而现有的电子纸随着显示区21的尺寸增大,分辨率增加,电子纸的左右边界也逐步减小。由于受到边界空间的限制,电子纸的第一扫描线31无法通过左右边界的非显示区引线到驱动IC22,所以一般都是将横向的第一扫描线31通过显示区21中绝缘层内的第一过孔311换向成纵向的第三扫描线33,最后将所有的第二扫描线32和第三扫描线33全部直接从显示区21引线到驱动IC22进行控制。
[0004]参见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第一信号线41将显示区21内的第三扫描线33和驱动IC22进行连接,通过第二信号线42将显示区21内的第二扫描线32和驱动IC22进行连接。但随着电子纸的显示区21尺寸增大,显示区21与驱动IC22之间的空间区域就逐步减小。而现有的驱动IC22其PIN脚都是固定连接的,这就使得PIN脚不能够与第二扫描线32和第三扫描线33依次匹配,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出现相互交替穿插走线的情况,而驱动IC22一般都比较小,这就导致整个相互交替穿插过程都集中在驱动IC22一侧(图2中虚线框内),因过近的间距,部分交叠处会产生寄生电容,会对第一信号线41或第二信号线42形成干扰,导致显示区21的显示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电子纸窄下边框,将引线重叠设计过于靠近驱动IC,造成电子纸显示不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包括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显示区和驱动IC,所述显示区内设有呈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像素单元,每一横排的像素单元均与一条第三扫描线连接,每一纵列的像素单元均与一条第二扫描线连接,所述显示区沿横排方向在每个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顺次设有布线区,所述布线区内设有一条第二扫描线和/或一条第三扫描线,所述驱动IC上设有沿显示区的横排方向顺次设置的若干个PIN脚,所述驱动IC上的若干个PIN脚与每个布线区内的第二扫描线和/或第三扫描线一一顺次连接,所述第三扫描线通过第一信号线与驱动IC上的PIN脚
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通过第二信号线与驱动IC上的PIN脚连接,相邻所述第二信号线和第一信号线与驱动IC上的PIN脚一一顺次连接。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驱动IC的PIN脚顺序进行改进,使驱动IC上的PIN脚能够与每个布线区内的第二扫描线和/或第三扫描线顺次连接,保证每个相邻的布线区的引线互不交叠;再将相邻第二信号线和第一信号线与驱动IC上的PIN脚一一顺次连接,保证每个布线区内部的两条引线不重叠交叉,防止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交叠产生寄生电容,在实现窄下边框设计的同时保证电子纸的显示区显示效果正常。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与第三扫描线连接的第一金属线和与驱动IC上的PIN脚连接的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与第二扫描线连接的第三金属线和与驱动IC上的PIN脚连接的第四金属线,所述第三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的阻抗不同,所述第二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的阻抗不同。这样,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分成两部分,再通过将其设置成不同阻抗,更进一步的防止相邻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产生寄生电容,防止信号出现干扰,影响电子纸的显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阻抗相等。这样,保证输入到第二扫描线和第三扫描线上的信号强度一致,保证整体阻抗均匀性,防止驱动信号一个强一个弱,不能够完全的点亮像素单元。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的电阻阻值差小于等于五千欧姆,所述第二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的电阻阻值差小于等于五千欧姆。这样,将电阻阻值的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电阻阻值差距过大,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过度消耗电能,使得驱动信号变小。
[0011]优选的,所述玻璃基板在显示区和驱动IC之间设有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与玻璃基板贴合的第一引线层、设置于第一引线层上的绝缘层和设置于绝缘层上的第二引线层,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均设置于第一引线层,所述第二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均设置于第二引线层,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所述第一金属线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金属线连接,所述第三金属线通过第三过孔与第四金属线连接。这样,通过过孔换线连接,方便将两种不同金属线进行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金属线的长度,所述第三金属线的长度小于等于第四金属线的长度。这样,将靠近驱动IC一侧的第二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设置的更长,使得过孔连接端能够更靠近显示区一侧,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布设,方便设置过孔。
[0013]优选的,部分所述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设有虚拟线,所述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均设有两种扫描线,两种所述扫描线为第二扫描线和第三扫描线,或第二扫描线和虚拟线,或第三扫描线和虚拟线。这样,通过增设虚拟线,保证显示区内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都能够有两种扫描线,防止不对称产生寄生电容影响电子纸显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纸面板架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区与驱动IC之间的引线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的面板架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中的显示区与驱动IC之间的引线连接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中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中的第一信号线连接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中的第二信号线连接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玻璃基板,21、显示区,22、驱动IC,23、布线区,31、第一扫描线,311、第一过孔,32、第二扫描线,33、第三扫描线,34、虚拟线,41、第一信号线,411、第一金属线,412、第二金属线,42、第二信号线,421、第三金属线,422、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包括设置于玻璃基板(1)上的显示区(21)和驱动IC(22),所述显示区(21)内设有呈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像素单元,每一横排的像素单元均与一条第三扫描线(33)连接,每一纵列的像素单元均与一条第二扫描线(32)连接,所述显示区(21)沿横排方向在每个相邻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顺次设有布线区(23),所述布线区(23)内设有一条第二扫描线(32)和/或一条第三扫描线(33),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22)上设有沿显示区(21)的横排方向顺次设置的若干个PIN脚,所述驱动IC(22)上的若干个PIN脚与每个布线区(23)内的第二扫描线(32)和/或第三扫描线(33)一一顺次连接,所述第三扫描线(33)通过第一信号线(41)与驱动IC(22)上的PIN脚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32)通过第二信号线(42)与驱动IC(22)上的PIN脚连接,相邻所述第二信号线(42)和第一信号线(41)与驱动IC(22)上的PIN脚一一顺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线的电子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41)包括与第三扫描线(33)连接的第一金属线(411)和与驱动IC(22)上的PIN脚连接的第二金属线(412),所述第一金属线(411)和第二金属线(412)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42)包括与第二扫描线(32)连接的第三金属线(421)和与驱动IC(22)上的PIN脚连接的第四金属线(422),所述第三金属线(421)和第四金属线(422)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411)和第三金属线(421)的阻抗不同,所述第二金属线(412)和第四金属线(422)的阻抗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驱动IC输出区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胡自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