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18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该隔音体包括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一限位件活动相接的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围合成隔音腔体,位于隔音腔体内设有若干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固定相接的限位组件,贯穿限位组件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传音绳组件,位于隔音腔体内还设有膜吸音层,膜吸音层通过传动绳与传音绳组件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错分布的传音绳组件,对传递至隔音垫本体处的噪音进行吸附,及通过金属丝芯将部分噪音以固体传音介质的方式传递至隔音体处,通过分布在网状隔音层的节点处的隔音体对传递至该处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由点、线构成面状覆盖,在提高了隔音垫本体的整体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降噪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垫
,具体为一种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03890839B提供的一种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其中,前围板隔音垫由前侧层、膜振动型吸音层及开孔隔音层积层构成。此处,膜振动型吸音层与开孔隔音层的积层体中,设定开孔隔音层的开孔部的内径及开孔率,通过与噪音中低频范围的噪音成分相关联,而抑制膜振动型吸音层与开孔隔音层的振动的共振现象。上述装置运用膜振动型吸音层与开孔隔音层的积层体,使得该积层体的振动被保持在与噪音中至少其低频范围的噪音成分相关联的相位差的范围内,以抑制膜振动型吸音层的振动与开孔隔音层的振动间的共振现象,但仅通过抑制低频噪音的共振的隔音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体及汽车用隔音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隔音体,包括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一限位件活动相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件(1)及与第一限位件(1)活动相接的第二限位件(2),所述第一限位件(1)和第二限位件(2)围合成隔音腔体(3),位于所述隔音腔体(3)内设有若干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1)和第二限位件(2)固定相接的限位组件(4),贯穿所述限位组件(4)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传音绳组件(5),位于所述隔音腔体(3)内还设有膜吸音层(6),所述膜吸音层(6)通过传动绳(7)与传音绳组件(5)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腔体(3)内设有三处限位组件(4),三处所述限位组件(4)在同一竖直面上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一端与第一限位件(1)固定相接的承载件(401),一端活动插设在承载件(401)内的设有一固定柱(402),所述固定柱(402)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2)固定相接,所述传音绳组件(5)贯穿固定柱(402)设置,位于所述固定柱(402)内且围设在传音绳组件(5)外端部填充有吸音材料,位于所述承载件(401)内设有一弹簧(403),所述弹簧(40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402)和承载件(401)固定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音体,其特征在于:贯穿所述固定柱(402)且水平方向上设有三处传音绳组件(5),贯穿所述固定柱(402)且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航徐驰吕明李培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