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809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膜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包括拱形气肋单元、拉筋、地布、缆风绳、山墙、拉环、充气阀、减压阀,拱形气肋单元下部为向外倾斜的立柱,立柱上部连接有过渡段;拱形气肋单元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之间相切;地布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的最底端;过渡段上设有拉环,且拉环上连接有缆风绳,缆风绳上设置有绕线盘;山墙热合在前后端气肋的最外侧拱轴线上。相比较于传统的气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气肋单元,标准化结构设计,三根气肋作为一个单元,单元直接可以通过拉链拼接等方式进行快速的拼装,可以进行无限制的拓展,来实现结构形式的灵活多变。来实现结构形式的灵活多变。来实现结构形式的灵活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膜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军用帐篷主要应用于野外,需要方便携带,能够实现快速的拼装与拆卸,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形。目前已有的充气帐篷多为整体式,充气展开困难,不便于携带,内部环境差,不利于军用设备的保存,并且不具备拓展性与快速拼装的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实现快速的组装与拆卸。拥有抵御野外恶劣天气环境的能力,同时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储存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包括拱形气肋单元、拉筋、地布、缆风绳、山墙、拉环、充气阀、减压阀,所述拱形气肋单元下部为向外倾斜的立柱,立柱上部连接有过渡段;所述拱形气肋单元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之间相切,所述拉筋位于相切面,通过拉筋使拱形气肋单元约束出椭圆形截面;所述地布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的最底端;所述过渡段上设有拉环,拉环热合在气肋表面,且拉环上连接有缆风绳,缆风绳上设置有绕线盘;所述山墙热合在前后端气肋的最外侧拱轴线上,且山墙内开有洞门;所述充气阀、减压阀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下部立柱侧面。
[0005]优选的,所述拱形气肋单元由三根气肋组成,且相邻两个拱形气肋单元之间通过拉链拼接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拱形气肋单元底端的立柱之间通过篷布连接,使其形成自平衡体系。
[0007]优选的,所述绕线盘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侧板,两块所述侧板通过限位柱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转盘,所述缆风绳缠绕在所述转盘上。
[0008]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的外侧,且旋转轴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把手。
[0009]优选的,靠近所述把手的侧板外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把手与卡扣相适配。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比较于传统的气肋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气肋单元,标准化结构设计,三根气肋作为一个单元,单元直接可以通过拉链拼接等方式进行快速的拼装,可以进行无限制的拓展,来实现结构形式的灵活多变。
[0011]2、相比较于传统的拱形气肋,本专利技术下端立柱有向外的倾角,立柱底端通过地布相连接可以形成自平衡体系。
[0012]3、本专利技术为全气肋组合、结构整体性强,采用全气肋方案,结构各部位均匀受力,力学性能优良,抗风雪变形能力好。
[0013]4、本专利技术结构构件与保温一体化,基于气肋密闭空气绝热性好的特点,实现帐篷的自保温与隔热性能,提升帐篷内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中拱形气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中拱形气肋单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拱形气肋单元;2、拉筋;3、地布;4、缆风绳;5、山墙;6、拉环;7、充气阀;8、减压阀;9、拉链;10、绕线盘;101、侧板;102、限位柱;103、转盘;104、旋转轴;105、把手;10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参照图1

5,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包括拱形气肋单元1、拉筋2、地布3、缆风绳4、山墙5、拉环6、充气阀7、减压阀8,拱形气肋单元1由三根气肋组成,三根气肋作为一个密闭单元,地布3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1的最底端,且相邻两个拱形气肋单元1之间通过拉链9拼接而成,拱形气肋单元1下部为向外倾斜的立柱,立柱上部连接有过渡段,过渡段上设有拉环6,拉环6热合在气肋表面,且拉环6上连接有缆风绳4,缆风绳4上设置有绕线盘10,缆风绳4与地面成45
°
夹角,通过地钉锚固在地面,拱形气肋单元1底端的立柱之间通过篷布连接,使其形成自平衡体系;绕线盘10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侧板101,两块侧板101通过限位柱102固定连接,且
两块侧板101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04,旋转轴104上设置有转盘103,缆风绳4缠绕在转盘103上,旋转轴104的一端延伸至侧板101的外侧,且旋转轴104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把手105,靠近把手105的侧板101外壁上设置有卡扣106,把手105与卡扣106相适配,通过绕线盘10可根据需要对缆风绳4的长度进行调节,并在其固定后对缆风绳4进行收紧,且通过对把手105卡接在卡扣106中,可对缆风绳4进行固定;拱形气肋单元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之间相切,拉筋2位于相切面,通过拉筋2使拱形气肋单元1约束出椭圆形截面,每个单元中间两条拉筋2平面内每隔20cm有一个十字形开口,底端不与地布3连接,最底端距离地布3有10cm;山墙5热合在前后端气肋的最外侧拱轴线上,且山墙5内开有2m
×
2m的洞门;充气阀7、减压阀8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1下部立柱侧面,其中充气阀7可配合充气棒实现快速充气功能,同时可安装自动补气装置,以避免由于气体热胀冷缩所带来的气压变化问题,减压阀8可释放气肋内部由于自动补气所造成的过高的气压,两者配合共同实现气肋内部气压值的稳定。
[0020]本实施例中,可将帐篷主体平铺与地面,通过充气棒进行充气,在10分钟以内完成充气搭建过程,充气过程简单,不需要额外的人工辅助操作,同时气肋结构具有低内压特点,内部气压达到700Pa即可正常使用,充气完成后,通过缆风绳4与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风效果。该结构具有自平衡的特点,在天气状况良好的野外,不需设置缆风绳4,即可满足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同时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可以将多个帐篷进行拼接。以实现结构的拓展功能。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包括拱形气肋单元(1)、拉筋(2)、地布(3)、缆风绳(4)、山墙(5)、拉环(6)、充气阀(7)、减压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气肋单元(1)下部为向外倾斜的立柱,立柱上部连接有过渡段;所述拱形气肋单元(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之间相切,所述拉筋(2)位于相切面,通过拉筋(2)使拱形气肋单元(1)约束出椭圆形截面;所述地布(3)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1)的最底端;所述过渡段上设有拉环(6),拉环(6)热合在气肋表面,且拉环(6)上连接有缆风绳(4),缆风绳(4)上设置有绕线盘(10);所述山墙(5)热合在前后端气肋的最外侧拱轴线上,且山墙(5)内开有洞门;所述充气阀(7)、减压阀(8)热合在拱形气肋单元(1)下部立柱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肋单元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气肋单元(1)由三根气肋组成,且相邻两个拱形气肋单元(1)之间通过拉链(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逢春李雄彦赵润生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华润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