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
技术介绍
[0002]怀孕以后孕妇的盆底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松弛,并且剖腹产后盆底肌损害也很大,如果女性在前期做了阴道试产,也将对盆底肌造成伤害,甚至是子宫脱垂等盆底肌松弛的现象,因此孕妇在产后一般需要做盆底肌的康复治疗,而孕妇进行的盆底肌康复治疗通常是进行提肛训练。
[0003]提肛训练是指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通过医护人员引导,或借助器械辅助引导孕妇进行提肛训练,有助于提高孕妇的盆底肌修复效果和康复速度,然而孕妇在进行提肛训练过程中,需要利用肛部的括约肌的提升力量,将大腿往复提升起,若孕妇不能掌握正确的训练姿态,错用腹部施力进行抬腿提肛运动,经历过剖腹产手术的孕妇的腹部切口易受到再次损伤的风险,从而出现切口缝合处撕裂、红肿等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若经历过剖腹产手术的孕妇不能掌握正确的训练姿态,错用腹部施力进行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包括有移动床架(1)、床体(2)和护栏(3);移动床架(1)的上侧安装有床体(2);移动床架(1)的前侧固接有护栏(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划船式传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提肛训练单元和腹部加压单元;护栏(3)的后侧连接有划船式传动单元;护栏(3)的前侧连接有纵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的中部连接有提肛训练单元;提肛训练单元连接床体(2);划船式传动单元的中部连接有腹部加压单元;孕妇手握划船式传动单元,借助孕妇的手臂划动动作给纵向移动单元输送动力,通过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提肛训练单元,帮助孕妇完成提肛工作,孕妇在划动划船式传动单元期间,划船式传动单元联动腹部加压单元对孕妇腹部施加紧绷压力,引导孕妇以正确的姿态受训;护栏(3)的前侧固接有两个收纳提肛训练单元的收纳支架(4),两个收纳支架(4)的中部各开设有一个插接推杆(301)的插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其特征是,划船式传动单元包括有第一转轴(101)、第一转盘(102)、第一传动臂(103)、握杆(104)和拉簧(105);移动床架(1)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转盘(102);两个第一转盘(102)的上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臂(103);两个第一传动臂(103)的上侧分别通过转轴各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握杆(104);两组握杆(104)与第一传动臂(103)之间各固接有一个拉簧(105);第一转轴(101)连接纵向移动单元;第一转轴(101)连接腹部加压单元。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其特征是,纵向移动单元包括有第二转轴(201)、第一传动轮(202)、第二传动轮(203)、第二转盘(204)、第二传动臂(205)、滑杆(206)、滑轨(207)、第一滑块(208)和第二滑块(209);移动床架(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01);第一转轴(101)的中部固接有第一传动轮(202);第二转轴(201)的中部固接有第二传动轮(203);第一传动轮(202)与第二传动轮(203)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第二转轴(201)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转盘(204);两个第二转盘(204)的上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传动臂(205);两个第二传动臂(205)的上侧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208);两个第一滑块(208)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滑杆(206);移动床架(1)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滑轨(207);两个滑轨(207)的前侧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209);两个第二滑块(209)各转动连接一个滑杆(206);两个滑杆(206)均连接有提肛训练单元。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妇产科护理用便于盆底肌修复的移动床,其特征是,包括有提肛训练单元推杆(301)、安装架(302)、前轮(303)、后轮(304)、第一直齿轮(305)、第三转轴(306)、按摩轮(307)、第二直齿轮(312)和揉压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