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67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混合面料基层、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分别设置在混合面料基层的两侧,混合面料基层由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75~85:4~8:1~5:5~10:5~10的质量比共混而成,春亚纺面料表层和混合面料基层共同作用,以使得本抗紫外线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大大增强,且紫外线屏蔽剂不是直接涂抹在面料表面,而是直接与聚酯纤维进行混合,使得紫外线屏蔽剂在清洗的过程中不会掉落,解决了涤纶面料表面的紫外线屏蔽剂逐渐清洗掉落从而影响了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的问题。紫外线能力的问题。紫外线能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在制作成面料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容易清洗、晒干较快等特点,但涤纶的抗紫外线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03]目前有一种抗紫外线面料,通过在涤纶面料的表面涂有紫外线屏蔽剂,从而增加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
[0004]但上述抗紫外线面料在进行多次清洗之后,涤纶面料表面的紫外线屏蔽剂逐渐被清洗而掉落,从而影响了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涤纶面料表面的紫外线屏蔽剂逐渐清洗掉落从而影响了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包括混合面料基层、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所述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面料基层的两侧;
[0007]所述混合面料基层由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75~85:4~8:1~5:5~10:5~10的质量比共混而成。
[0008]其中,所述紫外线屏蔽剂由氧化锌、氧化镁、三氧化二铝、高岭土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其混合而成,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羟基四甲氧基二苯甲酮、二羟基四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或二羟基四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按上述比例将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共混制得混合面料基层;
[0011]分别对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进行制备;
[0012]采用干式复合法对春亚纺面料表层、混合面料基层和桑蚕丝面料表层依次进行复合连接。
[0013]其中,在所述采用干式复合法对春亚纺面料表层、混合面料基层和桑蚕丝面料表层依次进行复合连接的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0014]将复合连接后的面料浸入抗紫外线浸轧液中得到抗紫外线面料。
[0015]其中,所述按上述比例将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共混制得混合面料基层的具体步骤为:
[0016]按上述比例将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置入温度为120℃~150℃的聚酯纤维液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17]对混合物进行纺丝得到混合纺丝丝线;
[0018]将混合纺丝丝线进行编制得到混合面料基层。
[0019]其中,所述将复合连接后的面料浸入抗紫外线浸轧液中得到抗紫外线面料的具体步骤为:
[0020]将紫外线屏蔽剂、树脂和柔软剂进行混合制得抗紫外线浸轧液;
[0021]将复合连接后的面料浸入抗紫外线浸轧液中,浸泡时间为20h;
[0022]将浸泡完成后的面料从抗紫外线浸轧液缓慢取出,并对面料进行烘干,使面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得到抗紫外线面料。
[0023]其中,所述抗紫外线浸轧液由紫外线屏蔽剂、树脂和柔软剂按60~80:10~15:5~1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在聚酯纤维中加入了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提高了涤纶纤维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同时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设置在所述混合面料基层的外部,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采用春亚纺面料制成,春亚纺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和所述混合面料基层共同作用,以使得本抗紫外线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大大增强,且紫外线屏蔽剂不是直接涂抹在面料表面,而是直接与聚酯纤维进行混合,使得紫外线屏蔽剂在清洗的过程中不会掉落,解决了涤纶面料表面的紫外线屏蔽剂逐渐清洗掉落从而影响了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紫外线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9]101

混合面料基层、102

桑蚕丝面料表层、103

春亚纺面料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包括混合面料基层101、桑蚕丝面料表层102和春亚纺面料表层103,所述桑蚕丝面料表层102和春亚纺面料表层103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面料基层101的两侧;
[0032]所述混合面料基层101由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75~85:4~8:1~5:5~10:5~10的质量比共混而成;
[0033]所述紫外线屏蔽剂由氧化锌、氧化镁、三氧化二铝、高岭土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其混合而成,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羟基四甲氧基二苯甲酮、二羟基四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或二羟基四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
[0034]所述混合面料基层101设置在所述桑蚕丝面料表层102和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103之间,所述桑蚕丝面料表层102采用桑蚕丝制成,亲和皮肤,能够提高人体舒适性,所述混合
面料基层101由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制成,在聚酯纤维中加入了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提高了涤纶纤维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同时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103设置在所述混合面料基层101的外部,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103采用春亚纺面料制成,春亚纺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所述春亚纺面料表层103和所述混合面料基层101共同作用,以使得本抗紫外线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大大增强,且紫外线屏蔽剂不是直接涂抹在面料表面,而是直接与聚酯纤维进行混合,使得紫外线屏蔽剂在清洗的过程中不会掉落,解决了涤纶面料表面的紫外线屏蔽剂逐渐清洗掉落从而影响了涤纶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的问题。
[0035]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0036]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01:按上述比例将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共混制得混合面料基层101;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上述比例将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置入温度为120℃~150℃的聚酯纤维液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进行纺丝得到混合纺丝丝线,将混合纺丝丝线进行编制得到混合面料基层101。
[0039]S102:分别对桑蚕丝面料表层102和春亚纺面料表层103进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面料基层、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所述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面料基层的两侧;所述混合面料基层由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75~85:4~8:1~5:5~10:5~10的质量比共混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屏蔽剂由氧化锌、氧化镁、三氧化二铝、高岭土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其混合而成,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羟基四甲氧基二苯甲酮、二羟基四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或二羟基四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3.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比例将聚酯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紫外线屏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共混制得混合面料基层;分别对桑蚕丝面料表层和春亚纺面料表层进行制备;采用干式复合法对春亚纺面料表层、混合面料基层和桑蚕丝面料表层依次进行复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干式复合法对春亚纺面料表层、混合面料基层和桑蚕丝面料表层依次进行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洁瑞雅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