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654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了夹持基质袋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相互转动设置,设置成多层,可以尽可能多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多层的框架间隔相差比较大,通风顺畅,不易积水,框架设置成能够旋转的结构,且在设置有多组的情况下,通过在框架下方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行统一的控制,能够保证木耳在生长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保持生长时所需的环境条件。保持生长时所需的环境条件。保持生长时所需的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黑木耳是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目前黑木耳可以实现人工培养,黑木耳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种植条件。
[0003]木耳的种植基质一般制作成袋状,接种后,放置在耳场内,温湿条件控制得当即可,目前的种植厂内,一般是将基质斜铺在钢丝上,且基质直接和地表接触,容易引起地表细菌感染,造成基质发霉发酵,不能够正常的培育出木耳,且基质一般只铺设一层,但是占地面积却非常大,土地利用率不高。
[0004]耳场一般都是设置在室外,因此基质袋难免会受到雨打风吹,特别是在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种植时,雨水很容易将生长出的木耳损坏,且长时间的运输浸泡会使木耳的生长受到影响,且容易导致培养基质腐烂变质,造成损失,且目前的一些耳场,仅仅有一些简单的防雨设施,甚至是没有防雨设施,不能在出现极端天气时保护好已经生长的木耳,因此露天的耳场内,没有或者少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木耳不仅生长缓慢,而且产量也不高。
[0005]由于在耳场内,基质袋的放置的方向是倾斜布置的,这样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光照环境,但是在倾斜布置的状态下,下方的基质内更容易积水,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的话会影响到基质的质量和木耳的伸长,因此下方的基质更容易变质腐烂,但是对于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基质来说,排水却十分困难,处理起来也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便于喷水时,基质袋上喷水均匀,可以将基质袋底部的多余积水挤压排出,在恶劣的天气时,将篷布展开遮雨,防止木耳被淋坏。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了夹持基质袋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相互转动设置,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可伸入到基质袋底端内部且外形能够收缩和膨胀的装插组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框架的侧边固定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遮雨机构。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插台,所述插台上滑动设置有顶头,所述顶头和插台之间设置有可向内收缩和向外扩张对基质袋进行挤压的弹性扩展件。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头的端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拉杆,所述拉绳的端部连接有拉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铰接设置有辅助支杆,所述辅助支杆上固定设置有可插入到基质袋内部的探测器;所述固定架上还滑动设置有可将基质袋套住的套环,所述套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支杆相卡紧的卡扣。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滑轴,所述滑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推动所述滑轴回弹复位的弹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所述齿轮一端的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转动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挂钩卡住的台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侧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部转动设置有卷绕篷布的第一收纳筒和卷绕引导绳的第二收纳筒,所述第一收纳筒和所述第二收纳筒连接有驱动源;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和篷布之间相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引导绳之间固定连接,在导轨的外侧面上还设置了便于引导绳运动的导向组件。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设置有若干层,每层之间通过支撑柱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设置了水管,所述水管进水端连接水源;所述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框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框架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可以对所述框架进行支撑的收集盆。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封箱,所述封箱上转动设置有驱动所述框架旋转的棘轮,所述棘轮上缠绕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绳,驱动绳的两端连接驱动源,在封箱上设置有对驱动绳支撑和分隔开来的分隔片。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设置成多层,可以尽可能多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多层的框架间隔相差比较大,通风顺畅,不易积水,框架设置成能够旋转的结构,且在设置有多组的情况下,通过在框架下方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行统一的控制,能够保证木耳在生长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保持生长时所需的环境条件。
[0018]2、将基质袋放置在固定架上,可以减少和地面的直接接触,能减少基质袋的积水腐烂等情况,可以在喷水的时候,通过拉动滑轴,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固定架和基质袋旋转,可以保证在喷水的时候,基质袋的两侧边也能够被喷洒到,进而使基质袋上喷的水均匀。
[0019]3、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装插组件,可以在放置基质袋的时候,将装插组件插入到基质袋内部,使基质放置稳定,当基质袋内部充满积水,或者水分过多的时候,可以通过拉动顶头,使弹性扩展件发生膨胀,从而在弹性扩展件和固定架之间的挤压下,将基质袋内多
余的水分挤出,保证基质袋内的水分,减少基质袋内因为积水发生变质腐烂的情况,保证木耳的正常生长。
[0020]4、通过设置的遮雨机构,可以在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将篷布展开挡雨,晴天时收起来,篷布的展开和收起可自动的完成,对于大规模种植的耳场,可以实现快速的遮雨操作,保护木耳不会受到损坏,便于自动化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中H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4中G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种植基质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框架;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固定架;131、辅助支杆;132、探测器;133、套环;134、卡扣;14、装插组件;141、插台;142、顶头;143、弹性扩展件;15、齿轮;16、拉绳;17、拉杆;18、滑轴;19、连接套;20、挂钩;21、限位杆;22、台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包括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设置了夹持基质袋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与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相互转动设置,所述固定架(13)的下端设置有可伸入到基质袋底端内部且外形能够收缩和膨胀的装插组件(14);所述固定架(13)的上端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连接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的驱动组件;所述框架(10)的侧边固定设置导轨(23),所述导轨(23)上设置有遮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插组件(14)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3)上的插台(141),所述插台(141)上滑动设置有顶头(142),所述顶头(142)和插台(141)之间设置有可向内收缩和向外扩张以对基质袋进行挤压的弹性扩展件(1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142)的端部连接有拉绳(16),所述拉绳(16)穿过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的拉杆(17),所述拉绳(16)的端部连接有拉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上铰接设置有辅助支杆(131),所述辅助支杆(131)上固定设置有可插入到基质袋内部的探测器(132);所述固定架(13)上还滑动设置有可将基质袋套住的套环(133),所述套环(13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支杆(131)相卡紧的卡扣(1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生态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滑轴(18),所述滑轴(1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5)之间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滑轴(1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设置推动所述滑轴(18)回弹复位的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刘昭柠左菂威刘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神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