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4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1
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该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包含:(i)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以及(ii)预定量的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以及一种用于产生聚氨酯或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的泡沫形成组合物,该泡沫形成组合物包含:(A)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以及(B)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其中该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是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应性组分是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方法和一种包含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泡沫形成调配物。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沫和制造聚氨酯泡沫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通常,通过于如合适的催化剂和合适的发泡剂等通常使用的添加剂存在下将如异氰酸酯组分等反应性化学组分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混合来制备聚氨酯泡沫。通常,聚氨酯泡沫由两个单独的组分形成,第一组分通常称为“A侧”组分;并且第二组分通常称为“B侧”组分。当两个组分彼此接触时,A侧组分和B侧组分反应。为了制备传统的聚氨酯泡沫,第一组分或A侧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如二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酯,其在分子上具有高水平的高反应性异氰酸酯(N=C=O)官能团。第二组分或B侧含有具有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该官能团与A侧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官能团反应。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通常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羟基基团的多元醇。在一些情况下,多元醇的混合物用于实现期望的发泡特性。A侧中NCO基团与B侧中全部羟基基团的比率经常变化,以实现不同的泡沫特性。对于硬质聚氨酯泡沫(PUR泡沫),作为NCO基团与OH基团的摩尔比的异氰酸酯指数(或ISO指数)通常高于1.0,例如,硬质聚氨酯泡沫具有约1.1至1.5的ISO指数,而对于硬质聚异氰脲酸酯泡沫(PIR泡沫),ISO指数通常为至少1.5,并且更常见的是至少1.8。A侧与B侧的质量比取决于ISO指数、A侧的NCO当量分子量、B侧的羟基当量分子量;并且A侧与B侧的质量比可在4∶1至1∶4之间变化。
[0003]迄今为止,已经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例如,WO 2013/026809 A1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聚异氰酸酯与含有至少一种触变胶的多元醇反应来产生聚氨酯的方法,以解决在硬质泡沫系统中掺入共聚物多元醇的相分离问题。上述参考文献中指定的触变胶基于包括脲基团的聚酰胺于有机溶剂中的溶液。
[0004]WO 2017/155863 A1公开了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该硬质聚氨酯泡沫包括异氰酸酯与异氰酸酯反应性触变组合物的反应产物。此触变组合物基于具有特定结构和流变特性的三种聚醚多元醇的组合。三种聚醚多元醇中的第一种是邻甲苯二胺(o

TDA)类型;三种多元醇中的第二种是需要4

5官能度的多元醇;并且三种多元醇中的第三种是需要5

6官能度的多元醇。在WO 2017/155863 A1中没有使用或教导任何触变添加剂或填料。
[0005]US 2012/0183694 A1公开了一种包含流变改性剂的喷雾泡沫调配物。流变改性剂用于在调配物被喷雾之后抵抗未固化调配物的迁移率;并且允许调配物起泡沫和固化。US 2012/0183694 A1中提到了不同类型的流变改性剂,并且公开了改性纳米粘土流变改性剂对于提供抗流挂性最有效。US 2012/0183694 A1未提及任何使用流变改性剂来改善隔热特性或改善机械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该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包
含:(i)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以及(ii)预定量的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如微纤化纤维素。
[000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即组分(i)是至少一种聚酯多元醇化合物。
[0008]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即组分(i)是至少一种聚酯多元醇化合物;并且基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中100重量份的总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的总重量,聚酯多元醇化合物为至少30pts。
[0009]在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包含:(i)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以及(ii)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其中该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是纤维素醚;并且纤维素醚是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0010]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基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中100重量份的总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的总重量,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即组分(ii)为0.01pts至5pts。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产生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以下混合:(i)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以及(ii)预定量的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如微纤化纤维素。
[0012]本专利技术的仍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产生聚氨酯泡沫或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的泡沫形成组合物,该泡沫形成组合物包含:(A)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以及(B)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其中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即组分(B)包括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包含组分(B)中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泡沫形成组合物特别适用于制备聚氨酯硬质(PUR)泡沫、聚异氰脲酸酯硬质(PIR)泡沫或PIR泡沫和PUR泡沫的组合,其具有改进的绝热性能和机械韧性。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产生用于产生聚氨酯泡沫或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的泡沫形成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以下混合:(A)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以及(B)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其中该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括上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
[0014]本专利技术的甚至仍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由上述泡沫形成组合物制成的刚性聚氨酯或聚异氰脲酸酯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文中“触变改性剂”或“触变胶”意指在静止时展现出稳定形式但当搅拌时变成流体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当经受剪切速率的陡峭变化时,触变流体需要有限的时间来达到平衡粘度。此类行为通常被称为触变流,该触变流的特征在于时间依赖性剪切稀化特性。许多凝胶和胶体是触变材料。触变性的发生是因为颗粒或结构化溶质需要时间来组织,如Mewis和Wagner,“触变性(Thixotropy)”,《胶体与界面科学进展(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47

148:214

227(2009)。
[0016]本文中“原纤维”意指具有大的长径纵横比的结构材料,如纤维或细丝。原纤维倾向于具有10nm至100nm范围内的直径。原纤维通常不是单独发现的,而是作为生物系统中常见的更大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0017]“微纤化纤维素”(本文缩写为“MFC”)是纤维素聚合物,该纤维素聚合物是由葡萄
糖的重复单元制成的天然存在的线性聚合物。单一聚合物堆叠在一起形成原纤维,并且这些原纤维堆叠在一起再次形成本质上存在的纤维素纤维结构。此超分子结构由结晶区域和非晶区域组成。MFC也称为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或纤维素纳米晶体(CNC)。
[0018]如贯穿本说明书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以下给出的缩写具有以下含义:“=”意指“等于”;@意指“在”;“<”意指“小于”;“>”意指“大于”;“≤”意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包含:(i)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以及(ii)预定量的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的流动特性使得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具有剪切稀化行为,所述剪切稀化行为的特征在于在60℃和0.1弧度/秒和100弧度/秒的剪切速率下测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的粘度比介于10与3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是微纤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纤维素醚、淀粉、缔合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中100重量份的总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即组分(B)的总重量,所述至少一种触变改性剂的量为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化合物,并且存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中的所有组合的多元醇的总平均羟基官能度小于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俊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