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26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包括步骤:将聚氨酯软泡废料切块为立方体;使聚氨酯软泡实现选择性断键,制备出具有高端基活性的活化微粉;对破碎后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进行筛分处理;将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输送至干燥储存工序进行储存,同时对粉料进行干燥;准备聚醚多元醇和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分别计量确定其各组份的质量比;将计量步骤中称取的聚醚多元醇与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进行混合;将混合液与黑料、配合剂进行混合后倒入模具进行发泡,得到密度低、回弹高的高品质聚氨酯软泡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聚氨酯软泡回收再利用过程能耗较低且回收效率高,可以实现聚氨酯软泡高值化循环利用,降低聚氨酯软泡生产成本。降低聚氨酯软泡生产成本。降低聚氨酯软泡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软泡回收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聚氨酯材料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与此伴随的便是聚氨酯废料的数量不断激增,聚氨酯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了近年来各个相关企业的重点研究方向。目前沙发用聚氨酯生产的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模具溢料和不合格产品,如果能够将这些聚氨酯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3]近年来,虽然有新技术出现,但回收再利用效果并不明显,能耗也较高,仍没有解决高能耗、低再生品质、高污染的现状。
[0004]公开号为CN1105765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海绵废料制备成再生海绵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聚氨脂海棉废料经破碎机械破碎成粒径为1~20mm的小颗粒海绵废料;(2)对小颗粒海绵废料分批量计量;(3)逐批加胶水混合均匀;胶水添加量按重量计为海绵废料的5~20%;(4)施压粘合成再生聚氨酯海绵块。本专利技术能够使聚氨酯海绵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绵边角废料,重新制备成再生海绵块,可再次用于海绵弹簧床垫、坐垫等产品中,该技术虽然减少生产浪费,降低成本,同时减少海绵废料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但是该方法制备的再发泡制品性能较低;
[0005]公开号为CN11308796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醇解回收聚氨酯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将待回收聚氨酯材料粉碎;(2)将步骤一粉碎后聚氨酯材料与醇解剂、催化剂混合后在160℃~320℃条件下搅拌反应1h~3h;(3)将步骤(2)搅拌反应后体系降温至30℃~50℃,过滤,得到聚氨酯醇解产物。本专利技术醇解聚氨酯材料的方法虽然工序简单,并且能够降低反应能耗并防止污染环境,但所得产物分离提纯工艺装备复杂,成本较高;
[0006]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聚氨酯软泡回收再利用过程能耗较高且回收效果不佳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聚氨酯软泡回收再利用过程能耗较低且回收效率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聚氨酯余料制块,将不规则的聚氨酯余料、废料通过低温高速粉碎机破碎至边长为10

100mm的立方体,便于后续微粉活化制备工序的喂料与制备效果,后将初步破碎切块后的聚氨酯软泡废料放置于均化缓存搅拌罐,等待后续步骤的进行;
[0011]步骤二,块状物料制粉,将均化缓存搅拌罐内切块物料送入微粉活化制备装置,将初步破碎的聚氨酯软泡废料块,通过螺旋输送计量设备与密闭式输送带输送到活化制粉单元,进行聚氨酯软泡的活化制粉过程;活化制备单元共有两组双辊式强剪切设备,两组双辊式强剪切设备串联式工作,其中第一组采用上下串联排布,保证其快速剪切断链,第二组采用水平串联排布,保证低温活化与活化效果;借助双辊式强剪切设备的挤压、拉伸与剪切、破碎作用实现其选择性断链,制备出具有表面活性的活化微粉;
[0012]步骤三,粉料分级筛分,将制备好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螺旋输送进入粉料分级筛选设备,对破碎后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进行筛分处理,未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输送装置再次经过块状物料制粉步骤进行再处理,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输送至下一步骤处理;
[0013]步骤四,粉料储存干燥,将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输送至干燥储存工序进行储存,等待下一步工艺进行的同时对粉料进行干燥;
[0014]步骤五,粉、液料计量,准备多元醇和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分别计量使其各组份的质量比为:多元醇为1份,聚氨酯泡沫废料活化微粉为0.1

0.3份;
[0015]步骤六,粉、液均化混合,将计量步骤中称取的多元醇与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投入均化混合工序进行混合,使活化微粉与多元醇充分均化混合;
[0016]步骤七,合格料缓存,将混合好的物料输送至带有持续搅拌装置的储料罐,储料罐中带有持续搅拌装置,防止混合液在储料罐中出现沉降的现象,为后续加入主线进行发泡生产做准备;
[0017]步骤八,聚氨酯发泡,所述聚氨酯发泡工序是将混合液与黑料、配合剂进行混合后倒入模具进行发泡,具体工艺为准备黑料、配合剂和混合料,其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黑料为1份,叔胺类催化剂为0.005

0.03份,有机金属盐类催化剂为0.01

0.04份,泡沫稳定剂为0.02

0.03份,胺类催化剂为0.001

0.004份,发泡剂为0.2

0.5份,混合料为2

3份,所述黑料为异氰酸酯,所述混合料为多元醇与活化微粉搅拌混合所得的产物,将称重好的黑料、配合剂和混合料加入发泡单元进行发泡,后经固化定型,熟化停放24h,得到密度低、回弹高的高品质聚氨酯软泡制品;聚氨酯泡沫废料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温度在20

100℃,优选为40

80℃。
[0018]可选的,聚氨酯泡沫废料在进入步骤一和步骤二之前,均需要进行金属探测和金属剔除,防止聚氨酯软泡废料中带有的金属对装置造成破坏。
[0019]可选的,步骤一中能够采用锤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双轴撕碎机、对辊破碎机和带有横刀、纵刀的单轴破碎机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实现聚氨酯软泡废料制块;所述步骤一包括,聚氨酯软泡废料经输送带输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切块,切块后的物料经斗式提升机输送至均化缓存搅拌罐,并最终经均化缓存搅拌罐通过计量螺旋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与一步骤设备连接的输送带处。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二微粉活化制备可以通过开炼机、精炼机、压延机等双辊或多辊式结构设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实现,优选为精炼机,其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可以为一台或多台,优选为4~6台;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处输送来的块状聚氨酯软泡废料依次输送至纵向串联双辊制粉装置和横向串联双辊制粉装置进行活化微粉的制作。
[0021]可选的,所述步骤三能够通过空气分级、气流筛分、直线振动筛或旋振筛的一种或
多种组合来实现,优选空气分级实现粉料分级筛分,合格粉料输送至下一步骤设备处,不合格粉料重新输送至横向串联双辊制粉装置再次制粉处理,直至所有物料均合格。
[0022]可选的,所述步骤四能够通过微波法干燥、气流式干燥、离心式喷雾干燥、闪蒸式干燥、真空传导式干燥或热风循环式干燥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实现,优选为微波法干燥实现粉料储存干燥。
[0023]可选的,所述步骤五能够通过减量式计量仓、间歇式斗式秤、板式流量计、科里奥利流量计、螺旋电子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聚氨酯余料制块,将聚氨酯软泡废料初步切块处理为规则的立方体,后将初步破碎切块后的聚氨酯软泡废料放置于均化缓存搅拌罐,等待后续步骤的进行;步骤二,块状物料制粉,将均化缓存搅拌罐内切块物料送入微粉活化制备装置,通过双辊或多辊式结构装置机械力场的拉伸、剪切、挤压作用,使聚氨酯软泡实现选择性断键,制备出具有高端基活性的活化微粉;步骤三,粉料分级筛分,将制备好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螺旋输送进入粉料分级筛选设备,对破碎后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进行筛分处理,未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输送装置再次经过块状物料制粉步骤进行再处理,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输送至下一步骤处理;步骤四,粉料储存干燥,将达到粒径要求的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输送至干燥储存工序进行储存,等待下一步工艺进行的同时对粉料进行干燥;步骤五,粉、液料计量,准备多元醇和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通过分别计量使其各组份的质量比为:多元醇为1份,聚氨酯泡沫废料活化微粉为0.1

0.3份;步骤六,粉、液均化混合,将计量步骤中称取的多元醇与聚氨酯软泡活化微粉投入均化混合工序进行混合,使活化微粉与多元醇充分均化混合;步骤七,合格料缓存,将混合好的物料输送至带有持续搅拌装置的储料罐,为后续加入主线进行发泡生产做准备;步骤八,聚氨酯发泡,将混合液与黑料、配合剂进行混合后倒入模具进行发泡,得到密度低、回弹高的高品质聚氨酯软泡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泡沫废料在进入步骤一和步骤二之前,均需要进行金属探测和金属剔除,防止聚氨酯软泡废料中带有的金属对装置造成破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氨酯软泡的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王文超任东辉郝宽发郭修瑞刘扶民刘海超刘功旭郭守运白立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