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29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能够改善在高切入状态下高进给加工或低进给加工时的切屑排出性等,能够应对从低切入加工到高切入加工及从低进给加工到高进给加工这样广泛的切削条件,能够提高切削时所谓的进给自由度。具有切削刃体(30)和接合有该切削刃体(30)的基体(20)的切削刀片。切削刃体(30)为具有长边方向(x)和与该长边方向(x)垂直的短边方向(y)的柱体形状,具有:切削刃(32),其形成于呈该柱体形状的切削刃体(30)的周侧面(30s)与上表面(30u)的交叉棱线上;凹状部(33),其形成于该切削刃体(30)的上表面(30u)中、比该切削刃(32)更远离交叉棱线的位置。基体(20)具有比切削刃体(30)的上表面(30u)更向上方突出的凸状部(24)。(30u)更向上方突出的凸状部(24)。(30u)更向上方突出的凸状部(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削刀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各种切削刀片被用作车削加工用的工具,另外,关于这种切削刀片,也已经提出了留下硬质合金的断屑槽的烧结体工具相关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在烧结体上添加断屑槽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等。进而,对于通过将超高压成形的烧结体钎焊在硬质合金基体上而形成的刀片(chip)的切屑处理性,之前已经提出了改进措施(参见专利文献1、2等)。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29197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966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现有的切削刀片仍然存在多种问题,特别是从在高切入(切入被切削材料的刀片的切削刃的长度相对较长的状态)加工的情况下,使该切削刀片在被切削材料的旋转轴方向上的进给速度相对较快时(所谓高进给时)、或者与之相反地使进给速度相对较慢时(所谓低进给时)的切屑排出性的观点来看,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切削刀片的进给自由度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举例如下。
[0009]例如,专利文献1中试图通过在车刀主体所具有的前刀面上形成切屑处理用的突起,从而以简单形状来实现高切屑处理性的钎焊车刀,但在这种对设置于硬质基体的突起部赋予了断屑槽功能的方法中,存在切削点与突起部的距离取决于烧结体的大小的特性。因此,烧结体的尺寸乃至切削刃的长度等都会受到限制。因此,很难提高低切入(切入被切削材料的刀片的刀尖长度相对较短的状态)、低进给时的切屑处理性。并且,在如专利文献1的切削工具(钎焊车刀)中,烧结体的上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存在低切入时或低进给时的切屑不会被完全处理的情况。
[0010]作为如上所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如专利文献2所述,可列举一种通过在烧结体上表面设置凹形状来对低切入、低进给条件下的切屑进行处理的技术。然而,在这种技术中,很难确保足够的深度来处理高切入、高进给条件下的切屑。当考虑到轮廓加工(切削加工的仿形加工)的情况下,对于以该轮廓加工为主的刀片(与槽加工和横向进给外径加工相对应的刀片)形状来说最重要的是高切入/低进给加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对于不包括粗加工工序的所谓一次性精加工的切屑处理是不充分的,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对于高进给加工的应对尤其不充分,可以说在这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刀片,其尤其能够改善在高切入状态下高
进给加工或低进给加工时的切屑排出性等,能够应对从低切入加工到高切入加工,以及从低进给加工到高进给加工这样广泛的切削条件,从而能够提高切削时所谓的进给自由度。
[0012]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是一种具有切削刃体和接合有该切削刃体的基体的切削刀片,其中,
[0014]切削刃体为具有长边方向和与该长边方向垂直的短边方向的柱体形状,其具有:
[0015]切削刃,其形成于呈该柱体形状的切削刃体的周侧面与上表面的交叉棱线上;以及
[0016]凹状部,其形成于该切削刃体的上表面中、比该切削刃更远离交叉棱线的位置,
[0017]基体具有比切削刃体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的凸状部。
[0018]根据如上所述方式的切削刀片,对于低切入时的切屑,可使设置于切削刃体(烧结体等)的凹状部作为断屑槽发挥作用而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对于高切入时或高进给时的切屑,可使设置于基体的凸状部作为断屑槽发挥作用而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这样构成的切削刀片,能够应对从低切入加工到高切入加工,以及从低进给加工到高进给加工这样广泛的切削条件来进行加工。
[0019]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的切削刃体可为与基体接合的超高压烧结体。
[0020]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的切削刃,可在与该切削刃垂直的剖面上与具有正前角的前刀面连接。
[0021]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凹状部可为与切削刃平行的凹形状,前刀面可随着远离切削刃而向远离上表面的方向倾斜,并且,凹状部还可进一步设置有以与该前刀面相反的角度倾斜的壁面。
[0022]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壁面上可形成有断屑槽。
[0023]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作为切削刃,可在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侧面切削刃,该侧面切削刃所形成的位置可形成在超过从作为基体的长边方向的一端的正面距离规定值的位置。
[0024]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凸状部可形成于从正面距离规定值的位置。
[0025]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的凸状部可具有俯视时相对侧面切削刃倾斜的倾斜面。
[0026]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倾斜面可形成为,随着远离正面而靠近形成有侧面切削刃的短边方向的一端侧。
[0027]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倾斜面可在俯视时相对短边方向形成60~80
°
的角度。
[0028]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倾斜面可在该正面的距离随着远离正面而增大的方向上具有5~10
°
的角度。
[0029]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凸状部可形成为,与切削刃体和基体相接的任意一面连接的形状。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示出了刀架的一例的立体图,该刀架上安装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切削刀片。
[0031]图2为放大示出图1中的框体部分的图。
[0032]图3为示出切削刀片的一例的立体图。
[0033]图4为从另一角度观察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0034]图5为从右侧观察切削刀片的切削刃的局部的图。
[0035]图6为切削刀片的俯视图。
[0036]图7为放大示出图6中的框体部分的图。
[0037]图8中,(A)为沿着切削刀片的长边方向从前端侧观察切削刀片的主视图,(B)为放大示出切削刃体的局部的图。
[0038]图9为切削刀片的左视图。
[0039]图10为切削刀片的右视图。
[0040]图11为切削刀片的仰视图。
[0041]图12中,(A)为图7中沿XII

XII线的切削刀片的剖面图,(B)为放大示出该凹状部周边部分的图。
[0042]图13为对切削刀片的一例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43]图14为示出了未接合有切削刃体的状态的基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0044]图15为放大示出图14中被圆包围部分的图。
[0045]图16中,(A)为切削刀片的俯视图,(B)为该俯视图中的B

B线的剖面图,(C)为俯视图中的C

C线的剖面图。
[0046]图17为对开槽加工时的开槽方向和横向进给加工时的横向进给方向进行简单说明的工件和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0047]图18为对开槽加工时的开槽方向和横向进给加工时的横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切削刃体和接合有所述切削刃体的基体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体为具有长边方向和与所述长边方向垂直的短边方向的柱体形状,其具有:切削刃,其形成于呈所述柱体形状的切削刃体的周侧面与上表面的交叉棱线上;以及凹状部,其形成于所述切削刃体的所述上表面中、比所述切削刃更远离所述交叉棱线的位置,所述基体具有比所述切削刃体的所述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的凸状部,作为所述切削刃,所述短边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侧面切削刃,所述侧面切削刃所形成的位置超过从作为所述基体的所述长边方向的一端的正面距离规定值的位置,所述凸状部形成于从所述正面距离所述规定值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体为与所述基体接合的超高压烧结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在与所述切削刃垂直的剖面上与具有正前角的前刀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状部为与所述切削刃平行的凹形状,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悠介佐佐木泰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泰珂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