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单元及感应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27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4
线圈单元及感应加热烹调器。本公开的线圈单元具备相对于加热区域配置的多个线圈构件。加热区域具有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由从加热区域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边界线和划定加热区域的外周的外周线划定。多个线圈构件分别配置于多个线圈配置区域中的对应的一个区域。多个线圈构件分别具有线圈线,所述线圈线沿着多个边界线中的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将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连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单元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0001]本公开涉及线圈单元以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3

6967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多个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多个加热线圈、操作部和控制部。
[0003]多个加热线圈包括第一加热线圈和比第一加热线圈更远离温度检测部配置的第二加热线圈。操作部输出将被加热物预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的预热运转的指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得在接收到该指示后至预热结束为止,在预热运转中供给至第二加热线圈的总电能大于供给至第一加热线圈的总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近年来,感应加热烹调器谋求更高效地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的线圈单元以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0005]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线圈单元。本方式的线圈单元具备相对于加热区域配置的多个线圈构件(coil piece)。加热区域具有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由从加热区域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边界线和划定加热区域的外周的外周线划定。
[0006]多个线圈构件分别配置于多个线圈配置区域中的对应的一个区域。多个线圈构件分别具有线圈线,所述线圈线沿着多个边界线中的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将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连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
[0007]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是感应加热烹调器。本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和配置在顶板的下方的线圈单元。
[0008]线圈单元具备相对于加热区域配置的多个线圈构件。加热区域具有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由从加热区域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边界线和划定加热区域的外周的外周线划定。
[0009]多个线圈构件分别配置于多个线圈配置区域中的对应的一个区域。多个线圈构件分别具有线圈线,所述线圈线沿着多个边界线中的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将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连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
[0010]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的线圈单元以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
[0013]图3是表示构成图2所示的线圈单元的线圈构件的概略的放大图。
[0014]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
[0015]图5是表示构成图4所示的线圈单元的线圈构件的概略的放大图。
[0016]图6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17]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
[0018]图8是表示构成图7所示的线圈单元的线圈构件的概略的放大图。
[0019]图9是实施方式3的线圈单元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20]图10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1]图11是表示构成图10所示的线圈单元的线圈构件的概略的放大图。
[0022]图12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23]图1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4]图14是表示构成图13所示的线圈单元的线圈构件的概略的放大图。
[0025]图1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线圈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至本公开的经过)
[0027]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配置在加热区域的中央的第一加热线圈和配置在第一加热线圈的周围的多个第二加热线圈。
[0028]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对加热区域的中央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仅使用第一加热线圈,在对加热区域的整体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使用第一加热线圈以及第二加热线圈。
[0029]然而,近年来,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谋求更高效地进行加热。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第一加热线圈与第二加热线圈之间形成有不均匀的间隙。在这样的结构中,谋求抑制加热不均。
[0030]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考虑了这样的结构:将加热区域分割成呈放射状相邻配置的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沿着划定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的线配置多个线圈构件。
[0031]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是线圈单元。本方式的线圈单元具备相对于加热区域配置的多个线圈构件。加热区域具有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由从加热区域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边界线和划定加热区域的外周的外周线划定。
[0032]多个线圈构件分别配置于多个线圈配置区域中的对应的一个区域。多个线圈构件分别具有线圈线,所述线圈线沿着多个边界线中的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将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连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而配置。
[0033]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线圈线具有沿着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外周线配置的第一线圈线部。线圈线还具有配置于第一线圈线部的内侧的第二线圈线部。
[0034]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第二线圈线部沿着第一线圈线部的内侧配置。
[0035]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三方式的基础上,第二线圈线部的线宽比第一线圈线部的线宽大。
[0036]在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二方式~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
上,在加热区域的中心的附近且第一线圈线部与第二线圈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37]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线圈单元在第五方式的基础上,还具备配置于第一间隙的铁氧体部件。铁氧体部件跨着多个线圈构件中的相邻的2个线圈构件而配置。
[0038]在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二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线圈线还具有配置于第二线圈线部的内侧的第三线圈线部。
[0039]在本公开的第八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七方式的基础上,第三线圈线部沿着第二线圈线部的内侧配置。
[0040]在本公开的第九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七方式的基础上,第三线圈线部配置在被第二线圈线部包围的内侧区域的靠中央的位置。
[0041]本公开的第十方式的线圈单元在第九方式的基础上,在加热区域的中心附近且第二线圈线部与第三线圈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线圈单元还具备配置于第二间隙的温度传感器。
[0042]在本公开的第十一方式的线圈单元中,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线圈线部与第二线圈线部之间的距离随着从加热区域的中心接近外周而变大。
[0043]本公开的第十二方式的线圈单元在第十一方式的基础上,线圈线还具有配置于第二线圈线部的内侧的第三线圈线部。第三线圈线部被配置在比加热区域的中心靠外周的位置。在加热区域的中心的附近且第二线圈线部与第三线圈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线圈单元还具备配置于第三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单元,其具备相对于加热区域配置的多个线圈构件,其中,所述加热区域具有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由从所述加热区域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边界线和划定所述加热区域的外周的外周线划定,所述多个线圈构件配置于所述多个线圈配置区域,所述多个线圈构件分别具有线圈线,所述线圈线沿着所述多个边界线中的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将所述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连结的外周线的一部分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线圈线具有:第一线圈线部,其沿着所述对应的相邻的2个边界线和所述外周线配置;和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线部的内侧的第二线圈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线部沿着所述第一线圈线部的内侧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线部的线宽比所述第一线圈线部的线宽大。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在所述加热区域的所述中心的附近且所述第一线圈线部与所述第二线圈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线圈单元还具备配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的铁氧体部件,所述铁氧体部件跨着所述多个线圈构件中的相邻的2个线圈构件而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线圈线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线圈线部的内侧的第三线圈线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线部沿着所述第二线圈线部的内侧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第三线圈线部配置在被所述第二线圈线部包围的内侧区域的靠中央的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在所述加热区域的所述中心附近且所述第二线圈线部与所述第三线圈线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线圈单元还具备配置于所述第二间隙的温度传感器。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线部与所述第二线圈线部之间的距离随着从所述加热区域的所述中心接近外周而变大。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