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93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包括用于自外侧支撑夹持H型坯的外支撑夹持部,外支撑夹持部内设置内支撑夹持部,内支撑夹持部包括腹板支撑辊、球形辊推杆和球形辊,腹板支撑辊、球形辊推杆和球形辊均上下间隔且成对设置,各球形辊能动态调整,各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能周向固定且能沿轴向滑动地插设于腹板支撑辊内,各球形辊推杆的第二端连接与腹板支撑辊同轴的球形辊,各球形辊能随所述腹板支撑辊同步转动且能在球形辊推杆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各球形辊用于对H型坯R角处施加压力以抵消鼓肚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态可调的球形辊,对H型坯R角处施加压力,增强H型坯R角处支撑,解决R角及宽面鼓肚的问题。R角及宽面鼓肚的问题。R角及宽面鼓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从1964年H型钢在阿尔戈玛钢铁公司获得试验成功到1998年马鞍钢铁公司成功引入国内,再到2020年6月马钢1300
×
510
×
120mm世界最大重型异形坯投产,整整经历了56年,而随着异形坯断面尺寸的不断增大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围绕在以下几点:
[0003](1)R角裂纹增多或直接就产生开裂,主要是结晶器锥度不合适和冷却不均匀造成。
[0004](2)R角鼓肚缺陷进一步加重,主要是断面进一步扩大导致支撑框架不能对R角进行有效支撑造成。
[0005]现有技术中,专利《一种可生产超大断面异型坯或板坯的多流连铸机》(CN207267037U),公开了一种可生产超大断面异型坯或板坯的多流连铸机,多流连铸机兼具生产单重2.2t/m的异型坯、或者厚度达300mm的板坯、或者裂纹敏感钢种板坯;专利《一种H型坯连铸机扇形段检修对弧装置》(CN202824566U),公开了一种H型坯连铸机扇形段检修对弧装置,包括扇形段支撑架、基准校验装置和辅助对弧装置;基准校验装置包括基准平台和H形基准块和第一定位基准装置;辅助对弧装置包括支撑板、基面调节板和第二定位基准装置;专利《连铸坯带液芯轧制的轧辊》(CN2421094Y)公开了一种连铸坯带液芯轧制的轧辊装置。该轧辊装置使轧制的液芯连铸坯不产生裂纹,并且提高连铸效率。轧辊装置由一对水平辊和一对立辊组成,两对轧辊的轴线在同一垂直面内。装配这种轧辊的轧机可把矩形连铸坯带液芯轧成H型、槽型、更小的矩型坯,有了这些不同形状的铸坯,可减少成品轧制的轧制道次,还可减少成型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上述的三个专利并未涉及可改善H型坯R角支撑不良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0006]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通过设置动态可调的球形辊,对H型坯R角处施加压力,增强H型坯R角处支撑,解决R角及宽面鼓肚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包括用于自外侧支撑夹持H型坯的外支撑夹持部,所述外支撑夹持部内设置用于自腹板两侧及R角处支撑夹持H型坯的内支撑夹持部,所述内支撑夹持部包括腹板支撑辊、球形辊推杆和球形辊,所述腹板支撑辊、所述球形辊推杆和所述球形辊均上下间隔且成对设置,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球形辊推杆和一所述球形辊,各所述球形辊能动态调整,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能周向固定且能沿轴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腹板支撑辊内,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腹板支撑辊同轴的所述球形辊,各所述球形辊能随所述腹板支撑辊同步
转动且能在所述球形辊推杆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各所述球形辊用于对H型坯R角处施加压力以抵消鼓肚力。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腹板支撑辊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连接盲孔,各所述连接盲孔内周向固定且能轴向滑动地设置所述球形辊推杆,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套设有能沿所述连接盲孔密封滑动的第一液压密封圈,各连接盲孔内与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轴向间隔地套设第二液压密封圈,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二端能沿所述第二液压密封圈密封滑动,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和所述连接盲孔的孔底之间构成推杆外伸油腔,所述推杆外伸油腔连通第一进出油流道,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液压密封圈之间构成推杆回缩油腔,所述推杆回缩油腔连通第二进出油流道。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支撑夹持部包括固定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间隔设置2个安装环板,2个安装环板上与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一铰接透孔,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对应的第一铰接透孔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安装环板内设置顶升油路,各所述腹板支撑辊内设置顶升油环形导油槽,所述顶升油路和所述顶升油环形导油槽密封连通构成所述第一进出油流道,所述顶升油环形导油槽与所述推杆外伸油腔连通,所述顶升油路的出口用于与液压泵连通;各所述安装环板内还设置回复油路,各所述腹板支撑辊内设置回复油环形导油槽,所述回复油路和所述回复油环形导油槽密封连通构成所述第二进出油流道,所述回复油环形导油槽与所述推杆回缩油腔连通,所述回复油路的出口用于与液压泵连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两端均设置直径呈减小设置的连接凸柱,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外壁和所述连接凸柱的外壁之间构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安装环板的侧壁密封顶抵,所述顶升油环形导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各所述安装环板与所述第一台阶部顶抵的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密封环槽,各所述密封环槽内卡设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用于自侧面密封且隔离所述第一进出油流道和所述第二进出油流道。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安装环板与各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顶抵滚动设置滚珠。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连接凸柱上套设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套设于各所述第一铰接透孔内,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两端位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侧还套设第一止回螺母;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的外侧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用于轴向顶抵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翼板侧面支撑辊,所述翼板侧面支撑辊的内侧分别铰接1对上下间隔的翼板内外侧支撑辊。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辊推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椭圆或跑道形,所述连接盲孔的横截面与所述球形辊推杆的横截面匹配设置。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辊推杆为两个圆形杆组成的推杆组,所述连接盲孔的横截面与所述球形辊推杆的横截面匹配设置。
[0018]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通过设置动态可调的球形辊,对H型坯R角处施
加压力,增强H型坯R角处支撑,抑制R角处的鼓肚变形,进而解决R角及宽面鼓肚的问题;球形辊能在球形辊推杆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可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实现不换支撑辊而兼容不同腹板宽度的H型坯,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

A处剖视图。
[0023]图3:为图2中B

B处剖视图。
[0024]图4:为图2中Ⅰ处放大图。
[0025]图5:为H型坯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0、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自外侧支撑夹持H型坯的外支撑夹持部,所述外支撑夹持部内设置用于自腹板两侧及R角处支撑夹持H型坯的内支撑夹持部,所述内支撑夹持部包括腹板支撑辊、球形辊推杆和球形辊,所述腹板支撑辊、所述球形辊推杆和所述球形辊均上下间隔且成对设置,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球形辊推杆和一所述球形辊,各所述球形辊能动态调整,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能周向固定且能沿轴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腹板支撑辊内,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腹板支撑辊同轴的所述球形辊,各所述球形辊能随所述腹板支撑辊同步转动且能在所述球形辊推杆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各所述球形辊用于对H型坯R角处施加压力以抵消鼓肚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腹板支撑辊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连接盲孔,各所述连接盲孔内周向固定且能轴向滑动地设置所述球形辊推杆,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一端套设有能沿所述连接盲孔密封滑动的第一液压密封圈,各连接盲孔内与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轴向间隔地套设第二液压密封圈,各所述球形辊推杆的第二端能沿所述第二液压密封圈密封滑动,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和所述连接盲孔的孔底之间构成推杆外伸油腔,所述推杆外伸油腔连通第一进出油流道,所述第一液压密封圈和所述第二液压密封圈之间构成推杆回缩油腔,所述推杆回缩油腔连通第二进出油流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夹持部包括固定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间隔设置2个安装环板,2个安装环板上与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一铰接透孔,各所述腹板支撑辊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对应的第一铰接透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H型坯支撑辊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环板内设置顶升油路,各所述腹板支撑辊内设置顶升油环形导油槽,所述顶升油路和所述顶升油环形导油槽密封连通构成所述第一进出油流道,所述顶升油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少武张温永常海潘宏涛李佳辉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