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8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热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表面开设有敷药口,所述底层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刺面魔术贴,所述底层的底部远离刺面魔术贴的一端设置有毛面魔术贴;换药结构,便于更换药膏的所述换药结构设置于底层的顶部;限位结构,对换药结构进行限位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换药结构的表面;通过设置换药结构、底层、刺面魔术贴、毛面魔术贴,能够通过翻卷覆盖层的方式进行更换药膏以及查看患者病灶处吸收情况,无须撕下整体装置,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同时能够使更换后的药膏与之前药膏敷贴的位置一致,避免了二次敷贴药膏位置出现偏移降低治疗效果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热贴
,特别的涉及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
[0003]目前,现有的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通常采用直接粘贴在患者病灶处,需要更换药膏或查看病灶处吸收药膏情况时需要将装置整体撕下,在撕开过程中会脱落患者毛发,导致患者不适造成患者的抵触,不利于患者持续进行治疗,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改善了现有装置直接粘贴在患者皮肤,更换时需要撕下导致患者不适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表面开设有敷药口,所述底层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刺面魔术贴,所述底层的底部远离刺面魔术贴的一端设置有毛面魔术贴;换药结构,便于更换药膏的所述换药结构设置于底层的顶部;限位结构,对换药结构进行限位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换药结构的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换药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层顶部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一端与底层的顶部粘连,所述覆盖层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覆盖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载壳,所述装载壳的内部设置有可更换的发热包。
[0007]优选的,所述覆盖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装载壳外侧的海绵块,所述海绵块与敷药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海绵块的表面开设有豁口。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覆盖层一侧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医用橡胶材料构件,所述连接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拨片。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中部凸起形成收紧口。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底层顶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出相邻所述限位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球。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换药结构、底层、刺面魔术贴、毛面魔术贴,能够通过翻卷覆盖层的方式进行更换药膏以及查看患者病灶处吸收情况,无须撕下整体装置,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同时能够使更换后的药膏与之前药膏敷贴的位置一致,避免了二次敷贴药膏位置出现偏移降低治疗效果的情况;
[0013]2、通过设置限位结构,能够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对覆盖层的位置进行限位,
避免正常运动下覆盖层翻卷脱落的情况,橡胶材料构件的连接条具有一定的形变复位能力,配合限位球对覆盖层进行限位时,能够在收卷口的作用下防止连接条与限位球脱离,避免正常运动下覆盖层翻卷脱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换药结构与限位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0018]图中:1、底层;101、刺面魔术贴;102、毛面魔术贴;2、限位结构;3、换药结构;201、连接条;202、限位孔;203、连接杆;204、限位球;205、拨片;301、覆盖层;302、海绵块;303、装载壳;304、发热包;305、豁口;30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具体实施时:如图1

4所示,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包括:底层1,底层1的表面开设有敷药口,底层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刺面魔术贴101,底层1的底部远离刺面魔术贴101的一端设置有毛面魔术贴102;换药结构3,便于更换药膏的换药结构3设置于底层1的顶部;限位结构2,对换药结构3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2设置于换药结构3的表面,使用该装置时,可将敷药口对准病灶处,再将底层1上的毛面魔术贴102绕患者病灶处关节一周与刺面魔术贴101粘连,进而固定该装置的位置。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换药结构3包括设置于底层1顶部的覆盖层301,覆盖层301的一端与底层1的顶部粘连,覆盖层30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306,覆盖层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载壳303,装载壳303的内部设置有可更换的发热包304,覆盖层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装载壳303外侧的海绵块302,海绵块302与敷药口的内壁相接触,海绵块302的表面开设有豁口305,海绵块302与装载壳303之间形成药膏腔,将需要使用的药膏涂抹于药膏腔,覆盖层301为柔性材料构件,能够通过拿取未与底层1粘连的一端翻卷使覆盖层301沿着与底层1的粘连处抬起,从而漏出敷药口,以便观察病灶处吸收情况,同时可将使用后的药膏从药膏腔内清理出,再添加新的药膏再将覆盖层301复位后即可完成换药护理,避免了传统采用粘连方式的药膏贴需要撕开观察病灶处药膏吸收情况,再重新贴敷药膏的反复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造成的不适感,操作简便,通过设置发热包304,能够在敷贴过程中发热包304的热量通过装载壳303传递,进而能够达到使患者更好的吸收药膏的效果,同时海绵块302与透气孔306的设置,能够在热敷治疗过程中对病灶处保持良好的透气,同时海绵块302能够吸收病灶处附近的汗液,减少出汗影响病灶处吸收药膏的效果,甚至导致装置整体脱落的情况。
[00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覆盖层301一侧的连接条
201,连接条201为医用橡胶材料构件,连接条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拨片205,可通过拨片205快速拉动连接条201带动覆盖层301翻转,进而达到快速露出敷药口观察病灶处的效果,连接条20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202,限位孔202的内壁中部凸起形成收紧口,限位结构2还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底层1顶部的连接杆203,连接杆203的一端贯穿出相邻限位孔202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球204,当过拨片205快速拉动连接条201带动覆盖层301翻转,限位球204能够挤压限位孔202,医用橡胶材料构件的连接条201能够在一定程度的形变并复位,从而在拉力的作用下限位孔202受到限位球204的挤压变形,使限位球204能够穿过限位孔202,从而解除对连接条201的限位,完成换药护理工作后,再通过拨片205使连接条201带动覆盖层301复位,使更换的药膏重新对病灶处敷贴,同时能够挡住敷药口避免外界细菌侵扰,此时限位球204位于限位孔202的下端开口处,通过按压连接条201,在压力的作用下限位孔202能够被限位球204挤压变形,从而从限位孔202下端开口处穿过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1),所述底层(1)的表面开设有敷药口,所述底层(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刺面魔术贴(101),所述底层(1)的底部远离刺面魔术贴(101)的一端设置有毛面魔术贴(102);换药结构(3),便于更换药膏的所述换药结构(3)设置于底层(1)的顶部;限位结构(2),对换药结构(3)进行限位的所述限位结构(2)设置于换药结构(3)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药结构(3)包括设置于底层(1)顶部的覆盖层(301),所述覆盖层(301)的一端与底层(1)的顶部粘连,所述覆盖层(30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306),所述覆盖层(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载壳(303),所述装载壳(303)的内部设置有可更换的发热包(3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藏医外治药膏贴敷疗法发热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美才让张金魁候娜娜周拉太杨军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北夏格尔藏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