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61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包括:注浆壳体,呈柱形多段式结构,其外圈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注浆壳体内同轴嵌入有加固筒体,且所述注浆壳体轴部设有锚杆孔壳;锚杆,同轴嵌入所述锚杆壳孔内,且所述锚杆外部套有负载筒,所述负载筒外部安装有轴向的导向凸条;滑环套座,被配置为多组,其内环壁开设有与导向凸条嵌合滑动的导向滑槽;以及扩撑组件,呈十字结构设置,并安装于滑环套座上,且所述扩撑组件中安装有分隔壳板,将注浆壳体和加固筒体分别分隔形成四组扇形的内注浆室和外注浆室,所述外注浆室中安装有径向的涨缩组件,所述扩撑组件外端部与涨缩组件侧端部相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支护
,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中,其中,以嵌入式支护巷道方式进行支护的装置中,如锚杆、锚索支护,在其长期作用支护过程中,其与其嵌入的钻孔孔壁会出现局部脱离状况,主要因素有,岩层的运动、材质的热胀冷缩等因素,使得支护杆体的初始直径与钻孔孔径的贴合度下降,从而导致支护杆体与钻孔孔壁之间的涨固综合贴合摩擦强度下降,进而导致支护杆体与钻孔孔壁产生相对滑移,造成支护杆体与岩层的抓取力度不足,使得支护杆体对巷道的支护牵拉强度下降。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包括:
[0005]注浆壳体,呈柱形多段式结构,其外圈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注浆壳体内同轴嵌入有加固筒体,且所述注浆壳体轴部设有锚杆孔壳;
[0006]锚杆,同轴嵌入所述锚杆壳孔内,且所述锚杆外部套有负载筒,所述负载筒外部安装有轴向的导向凸条;
[0007]滑环套座,被配置为多组,其内环壁开设有与导向凸条嵌合滑动的导向滑槽;以及
[0008]扩撑组件,呈十字结构设置,并安装于滑环套座上,且所述扩撑组件中安装有分隔壳板,将注浆壳体和加固筒体分别分隔形成四组扇形的内注浆室和外注浆室,所述外注浆室中安装有径向的涨缩组件,所述扩撑组件外端部与涨缩组件侧端部相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筒体筒壳上开设有透浆孔,位于内注浆室处的注浆壳体上开设有注浆孔和透气孔,且所述注浆壳体内还开设有径向且圆周分布四组的涨缩孔和容置腔,所述涨缩孔、容置腔以及锚杆孔壳内的柱形孔腔相连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涨缩组件包括:
[0011]密封罩,密封设置于内注浆室中,其内部安装径向的弹性压缩座;
[0012]顶推杆,其内端头部依次贯穿加固筒体、密封罩,并与弹性压缩座同轴固定,且所述顶推杆外部套有密封膜,所述顶推杆外端头部安装有扩弧板,所述扩弧板内开设有扩弧腔层,所述扩弧腔层的腔壁上开设有导向弧槽;
[0013]刚性连杆,呈弧形排列多组,其两端部分别铰接有刚性轴柱,所述刚性轴柱嵌入导向弧槽内;
[0014]刚性涨缩块,呈弧形排列多组,并与刚性连杆交替设置,且所述刚性涨缩块侧端部与刚性轴柱铰接连接;以及
[0015]弹性神拉杆,用于将处于最侧端部处的刚性连杆与扩弧板最侧端部相衔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刚性涨缩块由外等腰三棱体和内等腰三棱体构成,所述刚性涨缩块内贯穿开设有涨缩腔,所述涨缩腔外部密封有弹性带。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弧腔层的内外弧层面分别密封有被刚性涨缩块贯穿且密封连接的密封弧带。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等腰三棱体的高是外等腰三棱体的高的两倍。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撑组件包括:
[0020]十字套座,套于负载筒上滑动连接,所述十字套座中的径支筒内滑动嵌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端部固定有负载座一,所述负载座一上铰接有两组处于同横截面中的扩撑杆二,所述扩撑杆二外端部铰接有滑板座,所述滑板座外端部安装有转接弧板,所述转接弧板与扩撑板相衔接,面向相邻所述滑板座之间通过弹性压缩杆相衔接,且所述滑板座与涨缩孔孔壁滑动连接,所述负载座一左右端部分别与分隔壳板角端部相固定;
[0021]负载座二,被配置为多组,分别固定于滑环套座上,并通过扩撑杆一与负载座一相衔接。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压缩弹簧,用于轴向相邻扩撑组件之间的负载座二之间的衔接连接。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隔壳板外交端部还安装有导向轮。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压盖装置,所述压盖装置包括:
[0025]压盖架,安装于支护孔外端口处;
[0026]顶杆筒,贯穿压盖架轴向顶推扩撑组件,且与支护孔外端口处的一组所述扩撑组件中的负载座二相衔接;以及
[0027]可嵌入顶杆筒内衔接拼接的顶杆。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特定的注浆壳体,并在注浆壳体中设置涨缩组件,形成浆体、刚性体相结合的支护结构,进而通过浆体涨缩形变的内能转换为刚性体的弹性势能,并最终转化为刚性体的形变量,从而保证支护孔壁与形成的支护体之间的紧密贴合顶压强度,同时,尤其是通过刚性扩缩块的结构设置,使得支护孔壁与支护体端部的嵌抓牢固强度大幅提高进而提高巷道支护强度。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锚杆支护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锚杆支护横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

A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刚性涨缩块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涨缩组件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5]图中:1、锚杆;2、负载筒;3、导向凸条;4、滑环套座;5、导向凹槽;6、扩撑组件;7、注浆壳体;8、涨缩组件;9、透气孔;10、注浆孔;11、压盖装置;61、十字套座;62、导向柱;63、负
载座一;64、扩撑杆一;65、负载座二;66、压缩弹簧;67、扩撑杆二;68、滑板座;69、弹性压缩杆;610、导向轮;611、转接弧板;81、扩弧板;82、扩弧腔层;83、导向弧槽;84、刚性连杆;85、刚性涨缩块;86、弹性伸拉杆;87、顶推杆;88、密封膜;89、弹性压缩座;810、密封罩;811、弹性带;812、涨缩腔;71、涨缩孔;72、容置腔;73、加固筒体;74、透浆孔;111、压盖架;112、顶杆筒;113、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参照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包括:
[0037]注浆壳体7,呈柱形多段式结构,其外圈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注浆壳体7内同轴嵌入有加固筒体73,且所述注浆壳体7轴部设有锚杆孔壳;
[0038]锚杆1,同轴嵌入所述锚杆壳孔内,且所述锚杆1外部套有负载筒2,所述负载筒2外部安装有轴向的导向凸条3;
[0039]滑环套座4,被配置为多组,其内环壁开设有与导向凸条3嵌合滑动的导向滑槽5;以及
[0040]扩撑组件6,呈十字结构设置,并安装于滑环套座4上,且所述扩撑组件6中安装有分隔壳板,将注浆壳体7和加固筒体73分别分隔形成四组扇形的内注浆室和外注浆室,所述外注浆室中安装有径向的涨缩组件8,所述扩撑组件6外端部与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注浆壳体(7),呈柱形多段式结构,其外圈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注浆壳体(7)内同轴嵌入有加固筒体(73),且所述注浆壳体(7)轴部设有锚杆孔壳;锚杆(1),同轴嵌入所述锚杆壳孔内,且所述锚杆(1)外部套有负载筒(2),所述负载筒(2)外部安装有轴向的导向凸条(3);滑环套座(4),被配置为多组,其内环壁开设有与导向凸条(3)嵌合滑动的导向滑槽(5);以及扩撑组件(6),呈十字结构设置,并安装于滑环套座(4)上,且所述扩撑组件(6)中安装有分隔壳板,将注浆壳体(7)和加固筒体(73)分别分隔形成四组扇形的内注浆室和外注浆室,所述外注浆室中安装有径向的涨缩组件(8),所述扩撑组件(6)外端部与涨缩组件(8)侧端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筒体(73)筒壳上开设有透浆孔(74),位于内注浆室处的注浆壳体(7)上开设有注浆孔(10)和透气孔(9),且所述注浆壳体(7)内还开设有径向且圆周分布四组的涨缩孔(71)和容置腔(72),所述涨缩孔(71)、容置腔(72)以及锚杆孔壳内的柱形孔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缩组件(8)包括:密封罩(810),密封设置于内注浆室中,其内部安装径向的弹性压缩座(89);顶推杆(87),其内端头部依次贯穿加固筒体(73)、密封罩(810),并与弹性压缩座(89)同轴固定,且所述顶推杆(87)外部套有密封膜(88),所述顶推杆(87)外端头部安装有扩弧板(81),所述扩弧板(81)内开设有扩弧腔层(82),所述扩弧腔层(82)的腔壁上开设有导向弧槽(83);刚性连杆(84),呈弧形排列多组,其两端部分别铰接有刚性轴柱,所述刚性轴柱嵌入导向弧槽(83)内;刚性涨缩块(85),呈弧形排列多组,并与刚性连杆(84)交替设置,且所述刚性涨缩块(85)侧端部与刚性轴柱铰接连接;以及弹性神拉杆(86),用于将处于最侧端部处的刚性连杆(84)与扩弧板(81)最侧端部相衔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俊程东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