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会议保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47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会议保密机,属于信息保密安全领域。主要由200KHz扫频锯齿波发生器、900M压控振荡器、1800M压控振荡器,900M高频功率放大器、1800M高频功率放大器、天线X1和X2、电源指示器等构成。优点在于:基本以集成芯片为主,构思精巧、器件新颖、覆盖频率宽、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覆盖了目前国内移动电话的所有频点,同时又可以根据使用场所面积的大小而调整发射功率,从而达到在指定场所覆盖所有手机信号,使手机无法通讯,保证会议进程中的信息安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会议保密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200KHz扫频锯齿波发生器、900M压控振荡器、1800M压控振荡器,900M高频功率放大器、1800M高频功率放大器、天线X1和X2、电源指示器等构成,其中,200KHz扫频锯齿波发生器: 由电容C5、C15、C16、C17、C18、反向器U6、晶体X3、可编程器件U3、电阻R1、R5这些元器件组成200KHz扫频锯齿波发生电路,可编程器件U3的6脚和晶体X3的1脚连接到+5V;可编程器件U3的5脚和晶体X3的2脚相连;可编程器件U3的7脚、11脚、28脚分别与电容C15、C16、C17相连,该三个电容的另一端全部接地;可编程器件U3的33脚与反相器U6的5脚相连;经反相后从U6的6脚输出,并与电阻R1、电容C5相连接,形成一路200KHz扫频锯齿波;可编程器件U3的23脚与反相器U6的1脚相连,经反相后从U6的2脚输出,并与电阻R5、电容C18相连接,形成第二路200KHz扫频锯齿波;电阻R5的另一端接+5V;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晶体X3的4脚接地,3脚悬空;可编程器件U3的其他管脚悬空; 900M压控振荡器:由电容C6、C7、C9、压控芯片U1组成900M高频振荡电路,压控芯片U1的5脚、6脚是电源输入端,它和电容C7、C9的一端相连,并接到+5V;压控芯片U1的4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压控芯片U1的2脚与第一路200K 扫频锯齿波相连;压控芯片U1的7脚是频率输出端,它与电容C8的一端相连,压控芯片U1的1脚悬空,8脚接地;电容C6、C7、C9的另一端接地;1800M压控振荡器:由电容C19、C20、C21、压控芯片U4组成的1800M组成高频振荡 电路,压控芯片U4的5脚、6脚和电容C20、C21的一端相连,并接到+5V;压控芯片U4的4与电容C19的一端相连;压控芯片U4的2脚与第二路200K扫频锯齿波相连;压控芯片U4的7脚与电容C12的一端相连;压控芯片U4的1脚悬空,8脚接地;电容C19、C20、C21的另一端接地。900M高频功率放大器由功放芯片U2、电容C1、C2、C10、C11、电阻R2、R4、电感L1、天线X1组成900M高频功放电路,功放芯片U2的1脚与电容C8的另一端相连;功放芯片U2的2、 5脚接地;功放芯片U2的3脚是功率调整端,它与电容C10、电感L1的一端相连;功放芯片U2的4是电源端,它与电容C1、C2、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王本中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卓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