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频噪音信号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46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于做载频干扰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噪音源是由CMOS集成块所构成的改进型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频谱范围为0-450KHz的脉冲信号,经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后,经滤波发射出干扰信号。该装置重量轻,体积小,便于隐藏,能长期工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适于作载频干扰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属于通信保密专用设备。通常用于通信领域中防止窃听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都是用稳定二极管做噪音源,因其信号幅度小,需经多级放大后再进行功率放大,而且频谱特性还不平坦,因此,有的噪音信号发生器还用了频率提升电路(如国产的BZY-G,BZY-G-79A,GB-811),它需要两级滤波,至少需用两个滤波器;还有的还需将频率分三段处理(14KHz-143KHz,160KHz-300KHz,300KHz-400KHz),如国产品ZSX-C就有四个滤波器,至使整机元件多,造价高,重量沉,功耗大,更重要的是体积大,不便于隐藏,使其在通信中防窃听的效果受到较大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0-450KHz频谱范围内频率特性平坦有足够幅度,体积小,便于隐藏,能连续工作的载频噪音信号发生器,以较好地满足通信方面防窃听的需要。本技术是用下述办法达到其目的的在本技术中,噪音源是由CMOS集成电路块所构成的改进型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频谱范围为0-450KHz的脉冲信号,经两级前置放大,再经一互补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进入低通滤波器,将发射频率限制在450KHz以下;当用220伏交流供电时,采用电容器降压,二级管整流供给本机直流电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载频噪音信号发生器的电原理图。由集成电路块IC1、IC2、IC3构成改进型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接于I3上的电阻R2、R3和电容器C2,用于决定噪音源的时钟频率,由集成电路块IC1、IC2、IC3产生的0-450KHz的脉冲信号,经电阻R4进入射随管BG1中进行阻抗变换,调节W可改变输出到下一级信号的幅度,BG2和BG3为两级前置放大,BG4起倒相作用,由BG5、BG7为一边和BG6、BG8为另一边组成互补推换放大,将脉冲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输送到滤波器(LC)中,滤波器(LC)一方面将频带限制在450KHz以下即可达到对该频段内的载波幅射信号进行掩盖,另一方面将脉冲信号模拟化,使窃听者无法解除噪音。二级管D2是起隔离作用,目的是增强电容器C3的自举效果,D3和C6的设置使BG6能充分导通,这样由于提升电容作用的增强,使输出信号的高电平接近电源电压的高电位,而BG6的充分导通又使输出信号的低电平接近电源电压的低电位,从而提高了功率放大器对电源电压的利用率。R7为限流电阻,该电阻可取大一点,使起限幅稳压的二极管D1工作电压偏低于IC3所要求的工作电压,目的是使IC3的时钟频率受二极管D1电压的控制,因此具有更大的随机性。若用220伏交流供电时,经电容器C10直接降压,供D8、D9、D10、D11整流用;若用48伏直流供电时,本机分别备有接线柱,供不同电源的场合使用。本技术使用电子元件少,由通常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的178个降为约50个,而且省去了各种变压器,使体积大大减小,便于隐藏,如可安装在石英钟内,使一个必须隐藏的设备,可以公开装在醒目之处,而且天线架设较为方便,不必使用环形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做载频干扰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由噪音源,前置放大,功率放大,滤波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噪音源是由CMOS集成电路块所构成的改进型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频谱范围为0—450KHz的脉冲信号;其整个噪音信号发生器只有唯一的一个滤波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适于做载频干扰用的噪音信号发生器,由噪音源,前置放大,功率放大,滤波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噪音源是由CMOS集成电路块所构成的改进型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频谱范围为0-450KHz的脉冲信号;其整个噪音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模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公安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