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42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业车具备:车轮驱动箱,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以及车轮,以能够被驱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该作业车的目的在于,能在对防止因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润滑油而导致的堵塞的应对结构进行简化的同时,防止因润滑油而导致的排气部的堵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业车具备:筒部(21),从车轮驱动箱(14)向车轮驱动箱(14)的外部突出设置,供车轮驱动箱(14)的输入轴(19)插通。筒部(21)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突出设置。车轮驱动箱(14)的排气部(27)在筒部(21)的周壁中位于比车轮驱动箱(14)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X)高的位置的部位向筒部(21)的内部开口。的位置的部位向筒部(21)的内部开口。的位置的部位向筒部(21)的内部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
技术介绍
1〕
[0003]作业车具备:车轮驱动箱,以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以及车轮,以能够被驱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作为这种作业车,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机。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机中,具备作为车轮驱动箱的后车轴箱和作为车轮的后轮。
[0004]在上述的作业车中,当具备从车轮驱动箱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排气的排气部时,若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内部的润滑油进入排气部,则排气部会堵塞。
[0005]〔
技术介绍
2〕
[0006]作业车具备:车轮驱动箱,以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车轮,支承于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以及齿轮机构,容纳于车轮驱动箱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向横向两个端部的所述车轮传递动力。作为这样作业车,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机。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乘坐型插秧机中,具备作为车轮驱动箱的后车轴箱和作为车轮的后轮,具备具有固定于输入轴的锥齿轮和固定于传动轴的锥齿轮的齿轮机构。
[0007]在上述的作业车中,当在车轮驱动箱的横端部具备从车轮驱动箱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排气的排气部时,被车轮溅起的泥土会进入排气部的空气排出口而导致排气部堵塞。即使为了能防止被车轮溅起的泥土所导致的排气部的堵塞而在车轮驱动箱的中间部具备排气部,若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内部的润滑油因齿轮机构的旋转的齿轮的搅拌飞溅而进入排气部,排气部也会堵塞。
[0008]现有技术文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3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技术问题1〕
[0013]与
技术介绍
1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车,能在对防止因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润滑油而导致的堵塞的应对结构进行简化的同时,防止因润滑油而导致的排气部的堵塞。
[0015]〔技术问题2〕
[0016]与
技术介绍
2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车,能防止因被车轮溅起的泥土、被齿轮溅起的润滑油而导致的排气部的堵塞,并且简化防堵塞结构。
[001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方案1〕
[0020]与技术问题1对应的方案如下。
[0021]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具备:车轮驱动箱,以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车轮,以能够被驱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输入轴,从所述车轮驱动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外部突出,向所述车轮驱动箱输入动力;筒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外部突出设置,供所述输入轴插通;以及排气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排气,所述筒部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突出设置,所述排气部与所述筒部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部的位于所述筒部的开口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周壁中位于比所述车轮驱动箱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高的位置的部位。
[0022]根据本结构,与需要具备使车轮驱动箱支承于机体的连结部等而难以确保空置空间的车轮驱动箱相比,从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的筒部更容易设置排气部。此外,筒部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从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因此容易使排气部的位于筒部的开口的位置比车轮驱动箱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高。若将使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润滑油的油面的位置与车轮驱动箱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相同的量的润滑油贮存于车轮驱动箱,则能满足用来预先贮存于车轮驱动箱的润滑油的量,润滑油不易进入位于比满足了需要量的量的润滑油的油面的位置高的位置的排气部的开口,因此仅通过以下的简单结构就能完成作为防堵塞的应对结构,并且能防止因润滑油而导致的排气部的堵塞:使筒部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从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使排气部在筒部中位于比车轮驱动箱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高的位置的部位向筒部开口。
[0023]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筒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所述行驶机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突出设置。
[0024]根据本结构,容易将排气部设置于向机体横向内侧远离车轮的位置,因此容易使被车轮溅起的泥土难以进入排气部的空气排出口。
[0025]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部具备:贯通孔,设于所述周壁;以及能弯曲的管部,与所述贯通孔连通。
[0026]根据本结构,即使在筒部附近存在传动系统等构件,也能以通过管部的弯曲而绕过构件的状态配备排气部,因此容易将排气部的空气排出口配置于期望的部位。
[0027]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轮驱动箱具备:中箱部,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具备所述筒部;以及沿机体上下方向设置的横箱部,从所述中箱部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朝下延伸,在其下部支承有所述车轮。
[0028]根据本结构,在比中箱部低的位置支承有车轮,因此中箱部的对地高度变高,能提高机体的最低离地高度。
[0029]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变速箱,以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车轮驱动箱的状态,相对于所述车轮驱动箱设于所述筒部所在侧;输出轴,从所述变速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所在侧突出设置并且位于比所述输入轴高的位置;以及旋转轴,将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联动连结,所述输入轴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
[0030]根据本结构,旋转轴以越靠输出轴侧越位于高处的倾斜状态连结输入轴和输出
轴,与将输入轴以水平姿势从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相比,能使旋转轴的倾斜角变缓。
[0031]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万向接头,连结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输出轴,具备:连结构件,具有外嵌于所述旋转轴所具备的花键轴部和所述输入轴所具备的花键轴部的花键孔,连结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输入轴。
[0032]根据本结构,通过结构比万向接头简单的连结构件来连结旋转轴和输入轴,因此能通过价格便宜的动力传递结构从输出轴向输入轴传递动力。
[0033]〔方案2〕
[0034]与技术问题2对应的方案如下。
[0035]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具备:车轮驱动箱,以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车轮,支承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齿轮机构,容纳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向所述横向两个端部的所述车轮传递动力;筒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所述中间部向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外部突出设置,供所述齿轮机构的输入轴插通;轴承,以外嵌于所述输入轴并内嵌于所述筒部的状态设于所述筒部与所述输入轴之间;以及排气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排气,所述排气部与所述筒部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部的位于所述筒部的开口配置于所述筒部中位于比所述轴承靠所述筒部的突出端侧的部位。
[0036]根据本结构,与在车轮驱动箱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具备排气部相比,容易将排气部的空气排出口配置于在机体宽度方向上远离车轮的位置,因此即使泥土被车轮溅起也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车轮驱动箱,以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车轮,以能够被驱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横向两个端部;输入轴,从所述车轮驱动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外部突出,向所述车轮驱动箱输入动力;筒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外部突出设置,供所述输入轴插通;以及排气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内部向外部进行排气,所述筒部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突出设置,所述排气部与所述筒部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部的位于所述筒部的开口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周壁中位于比所述车轮驱动箱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高的位置的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筒部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的所述行驶机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突出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具备:贯通孔,设于所述周壁;以及能弯曲的管部,与所述贯通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驱动箱具备:中箱部,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具备所述筒部;以及沿机体上下方向设置的横箱部,从所述中箱部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朝下延伸,在其下部支承有所述车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变速箱,以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车轮驱动箱的状态,相对于所述车轮驱动箱设于所述筒部所在侧;输出轴,从所述变速箱向所述车轮驱动箱所在侧突出设置并且位于比所述输入轴高的位置;以及旋转轴,将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联动连结,所述输入轴以越靠突出端侧越位于高的位置的倾斜状态从所述车轮驱动箱突出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备:万向接头,连结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输出轴,具备:连结构件,具有外嵌于所述旋转轴所具备的花键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哲平小林鉴明北井浩昭奥井贵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