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37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变压器和调速器,基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拍打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拍打机构来控制拍打杆拍打髌骨,利用变压器和调速器对电机进行转速控制,可以对根据需求调节拍打速度对髌骨进行拍打按摩,而且设置了角度调节机构来根据不同人群和环境适应性调整拍打杆的角度,解决了通常的方法是使用手部对髌骨进行手动拍打按摩,这种按摩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轻松,但当按摩力度和时间发生改变,人们自身的持久力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按摩量没有达标时就感到疲劳,违背了放松的初衷的问题,具备可以自动拍打按摩髌骨的优点。具备可以自动拍打按摩髌骨的优点。具备可以自动拍打按摩髌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拍打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拍打按摩装置
,具体为一种拍打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髌骨是股四头肌肌腱中形成的一块籽骨,也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呈扁粟状,位于皮下,容易摸到,该骨上宽为底,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光滑;能上、下、左、右移动,对膝关节起保护作用髌骨后面光滑覆有软骨与股骨髌面相接,前面粗糙。在运动过后需要对髌骨拍打按摩放松时,通常的方法是使用手部对髌骨进行手动拍打按摩,这种按摩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轻松,但当按摩力度和时间发生改变,人们自身的持久力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按摩量没有达标时就感到疲劳,违背了放松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具备可以自动拍打按摩髌骨的优点,解决了通常的方法是使用手部对髌骨进行手动拍打按摩,这种按摩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轻松,但当按摩力度和时间发生改变,人们自身的持久力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按摩量没有达标时就感到疲劳,违背了放松的初衷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变压器和调速器,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拍打机构;
[0005]所述拍打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和变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左侧的前端铰接有传动杆,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铰接有位于传动杆后方的拍打杆,所述传动杆的后端与拍打杆铰接,所述变压器和调速器均与电机电性连接;
[000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座顶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与底板铰接,所述底板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两个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贯穿支撑块并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螺套的两侧均铰接有驱动杆,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连接块铰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拍打杆包括与支撑板铰接的固定杆,所述传动杆的后端与固定杆铰接,所述固定杆的背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拍打块。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杆背面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活动杆的表面,所述固定套与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
若干个凹槽竖向排列在活动杆的两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靠近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套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一压簧的一端卡接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推块,所述推块远离压板的一端与限位块贴合,所述压板靠近固定套一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远离压板的一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块,所述固定杆的背面开设有第一T形槽,所述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块,所述拍打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活动杆表面顶端的杆套,所述杆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端延伸至拍打块的两侧,所述杆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簧,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第三压簧的底端与承载块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拍打机构来控制拍打杆拍打髌骨,利用变压器和调速器对电机进行转速控制,可以对根据需求调节拍打速度对髌骨进行拍打按摩,而且设置了角度调节机构来根据不同人群和环境适应性调整拍打杆的角度,解决了通常的方法是使用手部对髌骨进行手动拍打按摩,这种按摩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轻松,但当按摩力度和时间发生改变,人们自身的持久力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按摩量没有达标时就感到疲劳,违背了放松的初衷的问题,具备可以自动拍打按摩髌骨的优点。
[0014]2、本技术通过将拍打杆设置为固定杆、活动杆和拍打块,活动杆可以在固定杆的表面进行移动来调节拍打块的长度,从而增强拍打块对不同人群和环境的适应性,可以让拍打块可以进行长距离拍打。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在活动杆移动调节后,通过第一压簧拉动限位块卡进限位孔内进行固定,增加调节后的稳定性,避免调节后活动杆出现不稳的情况,且限位块和限位孔的数量较多,在调节后通过多个限位块与限位孔进行配合固定,稳定性较强。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T形块和第一T形槽,在移动时,可以加强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稳定性,增强调节后拍打时的稳定性。
[0017]5、本技术通过第二T形块和第二T形槽,拍打块为球形,在拍打时受形状限制,只能对局部部位进行拍打,可通过此结构将不同形状的拍打块安装在活动杆顶端,这样就可以增强拍打杆的适应性能力,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拍打。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拍打块安装完毕后,可能会从活动杆顶端脱落,通过利用第三压簧推动杆套和定位块上移将拍打块挡住,从而防止拍打块在拍打时从活动杆顶端脱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的左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位孔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高度调节机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限位机构的左视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连接机构左视示意图。
[0026]图中:1、基座;2、变压器;3、调速器;4、角度调节机构;41、底板;42、放置板;43、支撑腿;44、支撑块;45、螺杆;46、手轮;47、螺套;48、驱动杆;49、连接块;5、拍打机构;51、支撑板;52、电机;53、变速器;54、偏心轮;55、传动杆;56、拍打杆;561、固定杆;562、活动杆;563、拍打块;6、高度调节机构;61、固定套;62、凹槽;63、第一压簧;64、限位块;65、限位孔;66、压板;67、推块;68、第二压簧;7、第一T形块;8、第一T形槽;9、第二T形块;10、第二T形槽;11、限位机构;111、杆套;112、定位块;113、第三压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变压器(2)和调速器(3),所述基座(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拍打机构(5);所述拍打机构(5)包括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2)和变速器(53),所述电机(52)的输出端与变速器(5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53)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板(5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偏心轮(54),所述偏心轮(54)左侧的前端铰接有传动杆(55),所述支撑板(51)的左侧铰接有位于传动杆(55)后方的拍打杆(56),所述传动杆(55)的后端与拍打杆(56)铰接,所述变压器(2)和调速器(3)均与电机(52)电性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座(1)顶部的底板(41),所述底板(4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42),所述支撑板(51)的底部与放置板(4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42)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3),所述支撑腿(43)的底端与底板(41)铰接,所述底板(4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4),且两个支撑块(44)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45),所述螺杆(45)的前端贯穿支撑块(44)并固定连接有手轮(46),所述螺杆(4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47),所述螺套(47)的底部与底板(41)滑动连接,所述螺套(47)的两侧均铰接有驱动杆(48),所述放置板(42)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9),所述驱动杆(48)的顶端与连接块(49)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杆(56)包括与支撑板(51)铰接的固定杆(561),所述传动杆(55)的后端与固定杆(561)铰接,所述固定杆(561)的背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杆(562),所述活动杆(56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拍打块(5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拍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61)与活动杆(56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珈宜李峰文永兵郭艳幸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郭维淮正骨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