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17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尘基站,包括上盖和集尘桶,上盖与集尘桶铰接。上盖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上盖朝向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而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上盖朝向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且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集尘桶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且尘袋固定板的设置位置与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上盖盖合在集尘桶上时,尘袋固定板的顶部抵接触发机构的底部,压迫触发机构向上运动至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抵接挤压微动开关,从而触发微动开关,实现对集尘基站的合盖检测,提高集尘基站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基站


[0001]本申请涉及扫地机
,特别涉及一种集尘基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扫地机行业的蓬勃发展,配备基站的扫地机成为了扫地机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其中配备有集尘基站的扫地机,可以让消费者很长一段时间才清理一次垃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扫地机对人的依赖,深受消费者喜欢。现有的集尘基站大多都是只做了尘袋检测,没做合盖检测,当集尘基站没合上盖,集尘基站的风机启动时,用户(比如小孩子) 依然可以把手伸到集尘基站内,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集尘基站,旨在解决现有集尘基站没有合盖检测、具有安全隐患的弊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尘基站,包括上盖和集尘桶,所述上盖与所述集尘桶铰接;
[0005]所述上盖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上盖朝向所述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朝向所述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下方;
[0006]所述集尘桶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且所述尘袋固定板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0007]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集尘桶上时,所述尘袋固定板的顶部抵接所述触发机构的底部,压迫所述触发机构向上运动至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抵接挤压所述微动开关。
[000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尘基站,包括上盖和集尘桶,上盖与集尘桶铰接。上盖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上盖朝向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而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上盖朝向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且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集尘桶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且尘袋固定板的设置位置与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上盖盖合在集尘桶上时,尘袋固定板的顶部抵接触发机构的底部,压迫触发机构向上运动至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抵接挤压微动开关,从而触发微动开关,实现对集尘基站的合盖检测,提高集尘基站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集尘基站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集尘基站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0011]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集尘基站沿剖面A

A的内部剖视图;
[0012]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集尘基站内部局部B的放大结构图;
[0013]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发件和活动板的连接结构图;
[0014]其中,1、上盖;2、集尘桶;101、上安装板;102、下安装板;103、微动开关;104、弹性复位件;105、触发件;106、活动板;1051、触发板;1052、安装柱;1053、连接螺栓;1061、活动板主体;1062、限位筋。
[0015]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7]参照图1至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尘基站,包括上盖1和集尘桶2,所述上盖1与所述集尘桶2铰接;
[0018]所述上盖1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103,所述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上盖1朝向所述集尘桶2内部空间的一侧,所述微动开关10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1朝向所述集尘桶2内部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所述微动开关103的下方;
[0019]所述集尘桶2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201,且所述尘袋固定板201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0020]所述上盖1盖合在所述集尘桶2上时,所述尘袋固定板201的顶部抵接所述触发机构的底部,压迫所述触发机构向上运动至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抵接挤压所述微动开关103。
[0021]本实施例中,集尘基站包括上盖1和集尘桶2,上盖1与集尘桶2铰接,以便上盖1可以翻转盖合在集尘桶2上。上盖1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103,其中,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上盖1朝向集尘桶2内部空间的一侧,而微动开关103则固定设置在上盖1朝向集尘桶2内部空间的一侧;并且,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微动开关103的下方。集尘桶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 201,该尘袋固定板201用于固定放置与集尘桶2内的尘袋。尘袋固定板201 的设置位置与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当上盖1盖合在集尘桶2上时,集尘桶2内的尘袋固定板201的顶部抵接触发机构的底部,随着上盖1盖合在集尘桶2上的重力作用,固定安装的尘袋固定板201压迫触发机构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触发机构位于微动开关103下方的触发端与微动开关103接触,并随着运动进程对微动开关103产生压迫,从而触发微动开关103。当微动开关103被触发时,即发送相应的触发信号到集尘基站的控制系统,以使控制系统知悉上盖1已完全盖合,进而可以启动风机进行工作。当用户翻开上盖1 或者上盖1没有盖合在集尘桶2上时,触发机构不会受到尘袋固定板201的抵接压迫,在触发机构本身的复位件或重力的作用下,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不会向上运动,自然也不会抵接挤压到微动开关103,因此无法触发微动开关 103。而在集尘基站的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微动开关103的触发信号时,即会判定集尘基站的上盖1没有盖合,因此不会启动风机等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装置,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0022]本实施例中,集尘基站通过上盖1盖合时,触发机构与尘袋固定板201 因抵接产生的位移,进而触发微动开关103的方式,实现对集尘基站的合盖检测,有效提高集尘基站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还包括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所述上安装板101固定
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板102上,且所述上安装板101和所述下安装板102之间存在预设间隔;
[0024]所述上安装板101朝向所述下安装板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微动开关103部署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0025]本实施例中,上盖1还包括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上安装板101 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板102上,并且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之间存在预设间隔,从而使得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之间存在一定的安装空间,便于装配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103。具体地,上安装板101朝向下安装板102 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微动开关103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即微动开关 103部署在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将微动开关 103部署在上安装板101和下安装板102之间的安装空间内,使得下安装板 102能够对微动开关103的触发形成保护,避免因微动开关103的弹片被外部物体挤压、从而导致微动开关103被误触发(比如微动开关103没有下安装板102保护时,打开的上盖1可能会因为其他物体挤压到微动开关103的弹片从而导致微动开关103被误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集尘桶,所述上盖与所述集尘桶铰接;所述上盖包括触发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触发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上盖朝向所述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朝向所述集尘桶内部空间的一侧,且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位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下方;所述集尘桶内部固定设置有尘袋固定板,且所述尘袋固定板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触发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集尘桶上时,所述尘袋固定板的顶部抵接所述触发机构的底部,压迫所述触发机构向上运动至所述触发机构的触发端抵接挤压所述微动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板上,且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之间存在预设间隔;所述上安装板朝向所述下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微动开关部署在所述第一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触发件和活动板,所述上安装板朝向所述下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触发件活动部署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安装板抵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下端与所述触发件抵接;所述活动板贯穿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触发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板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