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05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包括连接筒,连接筒的内侧分别依次安装有隔板和漏液板,漏液板和隔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漏液板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密封盖,连接筒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延伸管与连接筒之间安装有海绵球,延伸管的外侧设置有微缩擦头,微缩擦头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延伸管进行连接,连接筒内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圆锥形凹槽,连接筒内侧的底部向外侧扩张,连接筒内侧中央至内侧顶部的直径逐渐增加,隔板固定连接在连接筒内侧的中央,连接筒为一种透明塑料筒,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
,具体涉及了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喉科主要包括在耳鼻咽喉科内,耳鼻咽喉科是主要诊断耳、鼻、咽和喉及相关头颈区域的外壳学科,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耳鼻咽喉科的范畴已经扩展到了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和测颅底外科。
[0003]现有的外耳道在清洗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清洗过程中不断滴入消毒药水保证外耳道的湿润以及清洗效果,防止在清洗时对用户的内耳道造成刮伤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步骤繁琐,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具备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外耳道清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分别依次安装有隔板和漏液板,所述漏液板和隔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所述漏液板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拉杆和密封盖,所述连接筒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连接筒之间安装有海绵球,所述延伸管的外侧设置有微缩擦头,所述微缩擦头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延伸管进行连接。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筒内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圆锥形凹槽,所述连接筒内侧的底部向外侧扩张,所述连接筒内侧中央至内侧顶部的直径逐渐增加,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连接筒内侧的中央,所述连接筒为一种透明塑料筒。/>[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观察连接筒内消毒药水的含量,防止消毒药水过多浸湿用户耳道。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顶部的边缘处以隔板的中心为圆点等距离开设有贯穿隔板的滴孔,所述第一外螺纹环固定连接在隔板顶部的中央,所述漏液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漏液板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在第一外螺纹环的顶部,且漏液板的外侧与连接筒的内侧贴合。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简化了药水添加的步骤,使工作人员只需要拧动漏液板对其高度进行改变,消毒药水就会自行随着缝隙滴入延伸管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液板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弧形凸起,所述伸缩拉杆固定连接在漏液板的顶部,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在伸缩拉杆顶部的中央,所述密封盖活动插接在连接筒的内侧。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增加了消毒药水滴入连接筒内侧底部的效率,同时密封盖配合连接筒形成密封,防止消毒药水在使用时造成泄露。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绵球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螺纹环,所述连接筒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海绵球通过第二外螺纹环螺纹连接在连接筒的底部,所述连接筒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连接筒的输液孔。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消毒药水在滴入延伸管内部时能同时对海绵球进行浸湿,第二外螺纹环方便了对海绵球进行更换,保证海绵球的干净程度。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管的底部贯穿海绵球并延伸至海绵球的底部,所述延伸管为一种乳胶管,所述延伸管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微缩擦头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件,所述微缩擦头通过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在延伸管内侧的底部,所述微缩擦头表面的底部向外侧呈弧形扩张。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乳胶管制成的延伸管防止了使用时划伤用户的耳道,同时微缩擦头底部的弧形扩张能将赃物更好的携带出来,防止堆积在耳道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通过输液孔和延伸管,配合海绵球和微缩擦头,使工作人员在对用户的内耳道进行清洗时不需要一直进行消毒药水的滴入,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保证了用户耳道内的湿润度,方便对赃物进行清理,通过隔板和滴孔,配合漏液板和第一外螺纹环,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漏液板的高度,控制消毒药水进入延伸管内的量,防止消毒药水过多影响用户体验,同时方便操作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清洗过程中不断滴入消毒药水保证内耳道湿润,从而方便内耳道清洗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输液孔,配合海绵球,使工作人员对用户的内耳道进行清洗时,也可以同时对耳部轮廓进行简单清洗,增加了清洗效果,通过第二外螺纹环,配合螺纹连接件,使清洗装置每次使用完成后都可以对微缩擦头和海绵球进行更换,方便清洗装置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输液孔与连接筒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隔板与滴孔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连接筒;2、隔板;3、滴孔;4、第一外螺纹环;5、漏液板;6、螺纹槽;7、伸缩拉杆;8、密封盖;9、输液孔;10、海绵球;11、第二外螺纹环;12、延伸管;13、螺纹连接件;14、微缩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包括连接筒1,连接筒1的内侧分别依次安装有隔板2和漏液板5,漏液板5和隔板2之间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4,漏液板5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拉杆7和密封盖8,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12,延伸管12与连接筒1之间安装有海绵球10,延伸管12的外侧设置有微缩擦头14,微缩擦头14通过螺纹连接件13与延伸管12进行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外耳道清洗步骤繁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0029]请参阅图1,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圆锥形凹槽,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向外侧扩张,连接筒1内侧中央至内侧顶部的直径逐渐增加,隔板2固定连接在连接筒1内侧的中央,连接筒1为一种透明塑料筒,方便了工作人员观察连接筒1内消毒药水的含量,防止消毒药水过多浸湿用户耳道。
[0030]请参阅图3,隔板2顶部的边缘处以隔板2的中心为圆点等距离开设有贯穿隔板2的滴孔3,第一外螺纹环4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包括连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的内侧分别依次安装有隔板(2)和漏液板(5),所述漏液板(5)和隔板(2)之间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4),所述漏液板(5)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拉杆(7)和密封盖(8);所述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12),所述延伸管(12)与连接筒(1)之间安装有海绵球(10),所述延伸管(12)的外侧设置有微缩擦头(14),所述微缩擦头(14)通过螺纹连接件(13)与延伸管(12)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圆锥形凹槽,所述连接筒(1)内侧的底部向外侧扩张,所述连接筒(1)内侧中央至内侧顶部的直径逐渐增加,所述隔板(2)固定连接在连接筒(1)内侧的中央,所述连接筒(1)为一种透明塑料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科临床外耳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顶部的边缘处以隔板(2)的中心为圆点等距离开设有贯穿隔板(2)的滴孔(3),所述第一外螺纹环(4)固定连接在隔板(2)顶部的中央,所述漏液板(5)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螺纹槽(6),所述漏液板(5)通过螺纹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嘉虹裴嘉红刘永军马桂芳李天舒陈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