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50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合成了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Z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氯离子荧光传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离子是水环境中常见的阴离子,而水溶液中过高的氯离子极易发生激化反应,与水中存在的其他化合物生成致癌物质,例如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卤乙烯等。另外,氯离子在人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物离子。例如人体分泌的汗液中就含有大量氯离子,可以通过监测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开发能应用于环境和生物体中氯离子检测的手段非常重要。其中荧光传感,因其成本低、检测限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备受关注和研究。
[0003]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MOFs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多孔材料,具有更高的孔隙率、更大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功能更加多样化的特点。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有机配体和客体分子可以调节MOFs的发光性能。同样的,基于MOFs可修饰的特点,可以在MOFs中引入响应单元,实现对各类离子、生物分子、气体等物质的荧光传感。
[0004]虽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荧光传感方面的报道有很多,但是针对氯离子传感的报道还很少见。另外,在水体中氯离子的检测通常会受到其他物质干扰,导致对目标物的选择性差、检测限高,因此获得更加稳定、响应速度快、灵敏的MOFs荧光传感材料值得被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锆盐、有机配体、去离子水和冰醋酸,按摩尔比锆盐、有机配体、去离子水和冰醋酸 =1 : 0.5~2.5 : 250~350 : 52.5~73.5,加入圆底烧瓶中充分混合后,在80~100℃油浴锅中搅拌反应20~36 h,获得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2) 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乙醇对沉淀物分别洗涤3~5次,置于60℃下烘干备用;(3)称取所述的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三价铕盐和一价银盐,超声溶解后,置于60~100 ℃烘箱中,避光反应24~48 h;(4)冷却至室温后,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乙醇对沉淀物分别洗涤3~5次后,常温下
避光干燥,得到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g
+
/Eu
3+@
Zr

NDC

PMA。
[000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之比为1:50~150,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与三价铕盐、一价银盐的质量之比为1:3~10:1~3。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锆盐为Zr(NO3)4·
5H2O、ZrCl4和ZrOCl2·
8H2O中的一种。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有机配体为均苯四酸和1,4

萘二甲酸的混合物,所述均苯四酸和1,4

萘二甲酸的摩尔比为7~12:1。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三价铕盐为Eu(NO3)3·
6H2O。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一价银盐为AgNO3。
[0012]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得。
[0013]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g
+
/Eu
3+@
Zr

NDC

PMA在水溶液中对氯离子传感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如下: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离子水溶液,浓度范围在0~1500 μM,取不同浓度的氯离子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并向其中加入1 mg Ag
+
/Eu
3+@
Zr

NDC

PMA荧光材料。350 nm紫外激发下,检测614 nm和433 nm处荧光强度的变化,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 433 nm与614 nm处荧光峰强比(I
433
/I
614
)呈线性关系,据此可以定量计算出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0014]本专利技术对氯离子传感的机理是:配体1,4

萘二甲酸在433 nm发射蓝光,Eu
3+
在614 nm发射红光,同时引入了氯离子反应位点Ag
+
,其会与Cl

反应生成AgCl沉淀,减少了Ag
+
对Eu
3+
的荧光增强作用,配体向Eu
3+
传能减少,433 nm与614 nm处峰强比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氯离子的比率型荧光传感。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结晶度较高,制得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良好。
[0016]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同时具有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和配体的荧光。该材料的发光性能对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有很强的依赖,能用于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比率型荧光传感。比率型的探针克服了以往单发射荧光探针稳定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差异影响的缺陷。
[0017]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在0

1.5 mM范围内对氯离子进行荧光响应,发射峰强度变化明显,检测限达48 μM,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相当快的响应速度。
[0018]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光肉眼可见,随着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升高,发光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可以实现氯离子传感的实时成像和原位检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X射线图谱,图中分别显示了模拟的高稳定性金属有机骨架UiO

66和所合成的荧光材料Ag+/Eu
3+
@Zr

NDC

PMA的X射线图谱。
[0020]图2是实施例1合成的Ag
+
/Eu
3+@
Zr

NDC

PMA的荧光光谱随氯离子浓度(0

1.5 mM)的变化。
[0021]图3是实施例1合成的Ag
+
/Eu
3+@
Zr

ND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摩尔比1 : 0.5~2.5 : 250~350 : 52.5~73.5称取锆盐、有机配体、去离子水和冰醋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充分混合后,在80℃~100 ℃下搅拌反应获得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2)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乙醇分别对沉淀物洗涤烘干备用;(3)称取所述的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r

NDC

PMA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三价铕盐和一价银盐,超声溶解后,置于60℃~100 ℃烘箱中,避光反应24h~48 h;(4)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乙醇分别对沉淀物洗涤后,常温下避光干燥,得到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g+/Eu3+@Zr

NDC

PM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反应时间为20h

36h;步骤(2)中洗涤次数为3次

5次,烘干温度小于60℃;步骤(4)中洗涤次数为3次

5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氯离子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含有未配位羧基的双配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玲玲曹春邱毅伟沈小明夏贤梦匡翠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