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72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采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可无线操控的取样船,所述取样船上安装有第一卷线器和第二卷线器,第一卷线器上绕卷有缆绳,所述缆绳的一端设有锚,取样船上安装有罐舱,所述罐舱内设有多个取样罐,所述罐舱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罐舱的一端安装有弹性限位器,在弹性限位器的作用下使靠近U形槽的取样罐不能进入U形槽所在区域,所述罐舱上安装有缸座,缸座上安装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套设于缆绳上;所述缆绳上固定有多个取罐柱,用于解决目前在进行湖泊、水库水样采集时环境限制较大,取样时不同深度水样相互扰动、混合使得采集的样品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的问题。情况的问题。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水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水样采集是水环境监测及水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合理的水样采集方式决定了水样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代表性和合理性,因此如何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显得尤为重要。在河流、湖泊的水样采集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水上交通工具(如轮船,小艇等)到达指定地方,然后通过人工手动采集水样,但是这样的水样采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对水样的扰动较大,没法获取原位的水样。其次,不同深度的水样采集时存在不同层次相互扰动、混合问题,使得采集的样品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此外,对于一些水上交通工具没法进入的河流,湖泊,难以实现分层水样的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在进行湖泊、水库水样采集时环境限制较大,取样时不同深度水样相互扰动、混合使得采集的样品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可无线操控的取样船,所述取样船上安装有第一卷线器和第二卷线器,第一卷线器和第二卷线器均可由控制器远程控制,第一卷线器上绕卷有缆绳,所述缆绳的一端设有锚,取样船上开设有预留孔,取样船上于预留孔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导线轮,所述取样船上安装有罐舱,所述罐舱内设有多个取样罐;
[0006]所述罐舱上穿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安装有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将罐舱内的取样罐向预留孔出推动,所述罐舱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罐舱的一端安装有弹性限位器,在弹性限位器的作用下使靠近U形槽的取样罐不能进入U形槽所在区域,所述罐舱上安装有缸座,缸座上安装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导向器,伸缩缸用于带动导向器移动,所述导向器套设于缆绳上;
[0007]所述导向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筒和第一锥形罩和第二锥形罩,所述第二锥形罩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端部设有导向扩口,所述缆绳上固定有多个取罐柱,所述取罐柱与柱筒相匹配,取罐柱底端开设有锥面,取罐柱在经过导向器时通过第一锥形罩和第二锥形罩可将取罐柱导入圆柱筒内矫正位置对,取罐柱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
[0008]所述取样罐包括浮体罐和内罐,所述浮体罐上设有与连接槽相对应的连接件,浮体罐上开设有限位槽,罐舱内的相邻的取样罐通过限位槽和连接件进行连接取保最前端取样罐上连接件的位置能与被矫正的取罐柱上的连接槽进行匹配,连接件和限位槽位于浮体罐的同一直径上,所述连接件底端设有限位板、顶端设有导向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安装
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弹簧和限位楔块,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安装有限位片,取罐柱卡在连接件上后随着下降可挤压限位楔块并移动到限位楔块下方的区域,而在限位楔块的作用下可避免取罐柱自行脱离,所述内罐上安装有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内穿设有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绳的长度与缆绳上取罐柱的间距相对应,各内罐上第一牵引绳的首端和尾端相互连接,第二卷线器的卷线轮上安装有第二牵引绳,任一第一牵引绳均可与第二牵引绳连接,锚带动取样罐下降时第二卷线器释放第二牵引绳,而第二卷线器收卷时可拉动第一牵引绳将第二牵引绳带动启闭件开启取样罐。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内罐上设有第一管件,所述启闭件包括第二管件和连接架,第一牵引绳穿设于第二管件内,所述第二管件位于第一管件内,所述第二管件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二管件底部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安装有锥形塞,所述内罐上开设有与锥形塞相匹配的锥形孔。取样罐被锚固定无法上浮,由第一牵引绳拉动第二管件即可带动连杆上升使锥形塞脱离锥形孔将内罐打开,水体自锥形孔进入内罐,当收卷缆绳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第二管件立即回位,锥形塞再次将内罐封闭,避免取样罐在上升的过程中其它水层的水进入内罐内破坏样本。
[0011]进一步,所述内罐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锥形孔,所述连杆上与锥形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锥形塞,所述连杆上安装有限位片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到内罐内顶的间距小于锥形塞的厚度尺寸。连杆移动时内罐的顶端和底端同时开启,使水体可快速灌满内罐。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牵引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穿设于第二管件内,所述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挂扣和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上安装第一扣环。第一牵引绳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均较为方便。
[0013]进一步,所述推板上安装有防脱环,第二牵引绳穿过防脱环安装有第二扣环。第二牵引绳不会完全收入第二卷线器内,方便第一牵引绳与第二牵引绳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浮体罐上开设有布线槽,所述第一管件下端安装有绕线筒。取样罐置于罐舱内后,相邻两个取样罐之间的第一牵引绳可绕卷在绕线筒上,避免第一牵引绳随意散落。
[0015]进一步,所述弹性限位器包括设置于罐舱一端的止动腔,所述止动腔内设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与取样罐匹配的限位滑块和第二弹簧。由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滑块可遮挡罐舱内的取样罐,避免取样罐在与取罐柱连接前掉落水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通过释放缆绳在锚的作用下可带动缆绳下沉,在导向器的作用下可使取罐柱与取样罐上的连接件相匹配,在锚的重力作用下可使取罐柱卡在连接件上并将取样罐拉入水中,随着锚的逐渐下沉可将罐舱内的取样罐依次拉入水中,再通过第二卷线器收卷第二牵引绳拉动第一牵引绳带动启闭件移动打开内罐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收卷缆绳即可带动取样罐上升,当取罐柱进入导向器内后连接件可自行进入卡槽内,在卡槽的作用可使限位楔块收缩让取罐柱自连接件上脱离将取样罐取下,在浮力的作用下取样罐自行落入取样船内由取样船将其带回,取样较为方便,适用范围较广,对水体的扰动较小,各取样罐位于不同水层取样,可避免不同层次相互扰动,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体取样。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罐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入取样罐后罐舱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取样罐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取样时部分组件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水样原位采集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可无线操控的取样船(1),所述取样船(1)上安装有第一卷线器(12)和第二卷线器(13),第一卷线器(12)上绕卷有缆绳(14),所述缆绳(14)的一端设有锚(141),取样船(1)上开设有预留孔(10),取样船(1)上于预留孔(10)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导线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船(1)上安装有罐舱(2),所述罐舱(2)内设有多个取样罐(3),所述罐舱(2)上穿设有第一导向杆(28),第一导向杆(28)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81),所述第一导向杆(28)上安装有推板(27),所述罐舱(2)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20),罐舱(2)的一端安装有弹性限位器,所述罐舱(2)上安装有缸座(25),缸座(25)上安装有伸缩缸(26),伸缩缸(26)的伸缩杆上安装有导向器(4),所述导向器(4)套设于缆绳(14)上,所述导向器(4)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筒(41)和第一锥形罩(42)和第二锥形罩(43),所述第二锥形罩(43)上开设有若干卡槽(44),所述卡槽(44)的端部设有导向扩口(45),所述缆绳(14)上固定有多个取罐柱(5),所述取罐柱(5)与圆柱筒(41)相匹配,取罐柱(5)底端开设有锥面(51),取罐柱(41)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52),所述取样罐(3)包括浮体罐(31)和内罐(32),所述浮体罐(31)上设有与连接槽(52)相对应的连接件(36),浮体罐(31)上开设有限位槽(30),连接件(36)和限位槽(30)位于浮体罐(31)的同一直径上,所述连接件(36)底端设有限位板(361)、顶端设有导向锥(362),所述连接件(36)上开设有安装槽(363),所述安装槽(363)内安装有第三弹簧(371)和限位楔块(37),所述安装槽(363)的开口处安装有限位片(364),所述内罐(32)上安装有启闭件(34),所述启闭件(34)内穿设有第一牵引绳(6),第一牵引绳(6)的长度与缆绳(14)上取罐柱(5)的间距相对应,各内罐(32)上第一牵引绳(6)的首端和尾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史志华李肖肖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